《为什么我们爱得这么累》读后感:为什么我们彼此相爱,却要互相伤害?

朗读这篇文章

《为什么我们爱得这么累

原著 | 加藤谛三

解读 | 愈姑娘

在这个偌大的城市,每个人都是孤独的个体,每个人都在寻找爱情,试图用爱来化解内心的不安感。然而,爱情这件事情,拥有太多的不确定性。

你喜欢的人,可能不喜欢你;喜欢你的人,你不喜欢。人与人之间想要找到一个契合的灵魂,需要太多的缘分和运气。有时候,坠入一段恋情,全身心投入,却以惨淡收场。于是,我们总在受伤和失去,徘徊和犹豫。

那么,该如何让我们爱的人爱上我们?如何在受伤时走出泥淖?如何拥有一份幸福的爱情关系呢?《为什么我们爱得这么累》这本书将会为大家解决以上问题。

本书的作者加藤谛三,是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心理学导师,他曾出版过享誉国际的畅销书《我们为何如此不安》。而《为什么我们爱得这么累》是加藤谛三第一次针对两性关系进行完整系统的总结,也是他毕生研究的成果。

这本书深入浅出,并非是无病呻吟的心灵鸡汤,而是一剂幸福的猛药良方。通过本书,我们可以清晰看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缺点,并用科学的方法消除内心的烦恼、焦虑和不安,让积极的情绪和行为引导自己在情感的道路上越来越美满,让你爱的得心应手,缔结幸福的两性关系。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本书。

为什么你的恋爱总不顺利?

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人恋爱不顺利。

有人说是因为你没遇见对的人,因为外在的一切困苦都是内在的投射,你处理不好恋爱关系,一定是你自身出了一些问题,比如你有心理依赖和自恋的心理,追求不切实际的爱,爱情最后自然以失败收场。

书中有这样的一对情侣,他们一起去逛街,在一家高级服装店,他们看到了另一对情侣二话不说就把自己喜欢的衣服买走了。这时候女朋友说了一句:“有钱人真好啊。”

结果那一瞬间,男生就不高兴了。原因是他的自恋心理遭受了伤害,从而心情难以好转。

自恋狂总渴求无条件的爱和称赞,如果另一半没有满足他,他就会情绪大变。

而他也无法说出自己不开心的原因,因为他不想在恋人面前展现出自己是一个容易被一件小事伤害的人。

于是,他发泄的方式是大骂服装店那对男女,而女朋友蒙在鼓里,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没过多久,女朋友就和他分手了。

当自恋狂的女朋友,相当于要当他的妈妈,要时刻照顾到他的情绪,可是恋人不是妈妈,不会给予你无条件的爱。

无论是依赖性强的人,还是自恋狂,都是无法顺利恋爱的。

因为他们都在追求无条件的爱,只想要被爱,却不懂如何爱人。这样的人想要谈一场顺利的恋爱,就要解决自己内心的纠葛。

对依赖性强的人来说,要斩断幼儿般依赖心理,抛弃那些想要依赖谁的思想。要从人格上独立起来,为自己的情绪负责,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而不是一味的把责任推卸给恋人。

对自恋狂来说,一定要克服自己的自恋心理,就是要从自我世界中得以解放,明白这个世界上没有无条件的爱。

这个过程很痛苦,但是只有战胜痛苦,真正看到其他人的存在,这才是真正的爱。

人都是通过爱别人逐渐得以改造的,通过爱别人,人才会不断获得成长。

把自卑感和爱情搞混的人

书中有这样一位男性的故事,他是一位特别有个性和聪明的男人,但是高中时期,成绩却平平。

因为课本上的知识除了他自己认为重要的,其他的都学不进去。而他认为重要的,很多时候,却不在考试范围内。

他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成绩的不突出,让他变得自卑,最后只能上一所普通的大学。

在一个派对上,他认识了一位东京大学的女大学生,她不漂亮,从小还被男生嘲笑是丑八怪,因此,她对自己的外貌很自卑。

这样的两个人却被彼此深深的吸引,他爱她的学识,她爱他帅气的外表。

这两个人一下子迸发出的感情,无比热烈,在公园约会10小时,短得就像一秒。

他们两个都力争赞美对方,其实这正是自卑感在作祟。但是他们没意识到这一点,反而认定对方是世界上最优秀的人。

其实,他们并不是因为对方出色而称赞对方,而是因为自身的孤独感和自卑感。

随着他们交往时间增加,他们进入彼此生活的范围越来越广。两个人之间的新鲜感和激情也逐渐褪去,当他看到她和男同学讲话时,他心里会产生嫉妒,从而对她的憎恨也慢慢变得强烈了。

慢慢的,他的嫉妒心变得越来越强了,连她都无法忍受了。

她和伙伴们开心的聊天,对他来说就是背叛。尽管她只是聊天,没做什么。可是在当天的约会中,他却始终不开心,说话带刺,只能不欢而散。

反过来,她看到他和女同学讲话,反应也是一样的。

其实,他们两个人对对方是否爱着自己都没有自信。他们都很没有安全感,所以才会产生嫉妒,他们担心恋人会喜欢上别的异性。强烈的自卑感在他们内心作祟。

形成自卑的原因有两个,首先是缺乏归属感,其次是增强的依赖心理。

这个例子中的两个人都是孤独并且有强烈依赖心理的人。他们之间的爱情越热烈,越说明他们俩的孤独和依赖心理有多强烈。

他们俩的嫉妒心理使两人的关系从天堂变成了地狱,最后,两人还是分手了。因为他们都没办法做到和对方真正的亲密。

当一对恋人从热恋的意乱情迷中清醒过来之后,两个人之间亲密的维系就要开诚布公地敞开心扉,而有严重自卑感的人是做不到这点的。

他们的爱情很热烈,但是他们不是真心爱对方。

正如例子里的男生,他只不过是为了让别人见识下,自己也能找到东大的女生。

因为自己成绩差带来的自卑感,投射在了恋人身上,带着对其他人的怨恨,想要争口气给别人看。

他和她恋爱不过是为了消除自己内心的怨恨,治愈自己的自卑。而女生则贪恋他帅气的外表。

因为太过孤独,两个人都想要满足自己“对亲密的渴望”而失去了理智,因此他们觉得自己“喜欢”上了,其实,他们喜欢的并不是恋人本身。

如果是真的喜欢对方才建立的恋爱关系,在结束的时候就不会混乱。成熟的感情就是如此,彼此进步,彼此为对方成为更好的人。就算有某种程度的混乱,也不会闹到不欢而散的地步。

无法自然的走向结束的恋爱关系,那说明两人不是因为喜欢对方而开始的,而是为了解决自己内心的问题,才和对方在一起。

如果那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就会变得不满,进而也会以分手收场。感情就是如此,我们要学会在爱中修行。

人都是受伤过后才能成长

书中写到这样一位女性,她马上就要过24岁生日了。可是未婚夫特别忙,连续的加班让他疲惫不堪,他根本没心思给她过生日。

可是到了生日那天,他还是推掉了所有工作,给她买了丝巾作为礼物,带她去了银座的高级餐厅。

他以为女朋友会开心,可是女朋友并没有,连菜都没有吃完。他很失望,他内心对女朋友谴责的情绪越发强烈:我明明为你做了这么多,你凭什么不开心。

可是女朋友要的不是生日礼物,不是高级餐厅,她想要的是理解和陪伴。

以前的生日,都是她父亲帮她过的,现在父亲离世了,每到生日这天,她都愁绪万千。可是未婚夫并不理解她的感受,只想着自己工作的辛苦。

未婚夫打着爱的旗号,是真的爱她吗?不,真正的爱不是站在自己的立场去为对方考虑,而是站在对方的立场为对方考虑。

只有两个人互相理解对方,那爱才能成立。

而现实生活中,更多的爱都是糊涂的爱,就是为了给对方并不想要的东西,硬是咬着牙努力,还要对方感谢自己。

有位丈夫想给妻子买辆车,为了存钱,他玩命加班、推掉酒局。

后来,当他把新车交到妻子的手里时,妻子却并不开心。

丈夫很难受,他觉得自己是知名企业的员工,还给妻子买车,他为妻子这么努力,为何她却看不到呢。

可是他不懂的是,妻子想要的根本不是车,如果可以的话,她更想去小城市生活,更想和丈夫讨论她喜欢的作家。

丈夫所给的,和妻子想要的,完全是两码事。

事实上,一个人如果不了解自己的爱人,就算把自己的全部给对方,也无法给对方幸福。你给对方的好,反而是一种困扰。

这种糊涂的爱还表现在亲子关系里,孩子根本不喜欢的事,父母为他做了,还生气的说:“我为你做了这么多,你不明白吗?”

如果母亲能理解孩子,尊重他的想法,为他保驾护航而不是占为己有,亲子关系就不会有那么多怨怼。

上司与下属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上司为下属无能一筹莫展,下属对上司不理解自己感到愤怒,结果两个人互不理解、互相怨恨着工作。

如果上司能够了解下属的过往经历,能平等的和他交流,那么上司是可以理解下属的。

无论是恋爱关系、夫妻关系、亲子关系、还是上司和下属的关系,究竟要如何才能理解对方呢?想要理解对方,就必须要对对方感兴趣,期待对方能做到的事,不强求。

有所期待的,是可以期待的事情,这让每个人都能够幸福。但这也要求我们要了解对方的特性、过往经历,从而理解别人。

此外,我们还要学会去爱。这就要求我们能够接纳对方的全部,包括对方的优点和缺点。

并且,还要求我们能克服依赖和自恋,克服自己性情不成熟的部分,哪怕自己的评价会受到损害,哪怕对自己来说很不愉快,但如果那是对方为了他自己的成长所希望的,也会容许他去做。

被爱不能给予人生存的意义,然而去爱却能够给人以生命的价值,给他的人生赋予意义。

如何获得爱的能力?

人只有靠自己能够肯定自己的时候,才能去爱别人。

当一个人还需要其他人的称赞和尊敬的时候,当一个人还很害怕被别人讨厌的时候,是没办法去爱别人的。

有一位夫人,她很得意地向邻居们夸耀,自从结婚以来,她从来不给丈夫做早饭。她甚至吩咐疲惫回到家的丈夫为自己沏茶,由此向别人展现自己是如何被丈夫宠爱的,从而获得情绪的稳定。

对她来说,恋人或丈夫不过是为了让自己的情绪达到稳定的道具而已。

还有不少人希望别人对自己说“好可怜啊。”

有一位在两兄弟家庭成长起来的弟弟,经常和恋人说,自己小时候被父母差别对待,把自己描述成悲剧的主人公,以此来获得恋人的同情。

这种诉说,更是在向恋人索取无条件的爱。

以上讲述的两个主人公,都无法靠自己来坚定内心。他们活在想象的世界里,丧失了对现实的感觉。

他们被“伟大的大恋爱”夺去了心智,他们无法为当下这个瞬间而快乐,他们不珍惜当下与对方在一起的时间。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人生负责,而不是企图让恋人为我们缺失的部分负责。

情绪的稳定和内心的安宁,只能从我们的内心求取。

爱情不是做慈善,不是为了拯救谁而存在的。如果爱,就珍惜与对方有关的一切,不要等到失去了再来懊悔。

人只有自立起来,才能够去爱别人。

有一位叫做A的女孩子,别人对她的评价是:脸皮薄,总是让着别人。A上大学后,喜欢上了社团的社长,但是他已经有未婚妻了。

有一次社团演出,活动结束后,社长和未婚妻睡在一个房间,A竟然闯进了他们的房间,让女生出去,并让社长和她睡。

所有人都不能理解A的行为。其实,她的行为是完全能够被解释的,因为A坠入爱河后,她的眼中不再有别人了。

在这件事之前,制约她行为的是他人的眼光。为了讨好别人,她可以过分迁就他人。

然而当她恋上社长后,其他人的眼光就不再存在了,那么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等她对社长的爱慕之情过去后,其他人会再次变得重要。

从中我们可以知道,其实A是一个性情不成熟的人,所以她的行为缺乏一致性。

性情上不成熟的人,对已拥有的东西无法放手,其实就是害怕被拒绝。

而一个性情成熟的人,即使遭受拒绝也不会受伤,他懂得真正的爱是成全而不是占有,他没有那么多执念,他懂得适可而止,懂得温柔的对待这个世界。

所有恋爱的问题都是我们内心的问题

爱情是人生最难的课题,每个人都在追求爱情的路上跌跌撞撞。

以为自己在爱着,可有时候却发现自己根本没有在爱;以为自己被某个人爱着,却发现实际上对方完全不爱自己;尽管相信彼此是相爱的,却怎么也相处不好;有时候发现两人想要的东西不一样,也只能勉强的硬撑着。

没有人的恋爱是一帆风顺的,我们每个人都是边受伤边成长。

谈过一些恋爱后,才发现所有恋爱的难题,其实都是我们内心的投射。

因为依赖心太强,所以想寻找无条件的爱;因为太过自恋,所以无法站在对方的角度看待问题;因为太过自卑,所以对方和异性说一句话都会发狂;因为内心不够坚定,所以要得到对方的肯定……

只有解决自己内心的问题,恋爱才会变得容易些。

如果两个有同样内心纠葛的人在一起,势必会让彼此伤痕累累。两个想要自我救赎的人才能真正得到拯救。

爱一个人是要理解对方,而不是寻求对方的理解。所以爱是痛苦的,是难以承受的。那些拥有爱的能力的人,都是坚强到能忍耐孤独的。

被爱是与生俱来的,而去爱却是需要学习的。

等吵过一些架,失过一些恋,我们才学会克服自己性情不成熟的部分,慢慢成长为一个懂得如何去爱的人,也开始明白《圣经》里写的: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求自己的益处,爱是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是永不止息。

*文:愈姑娘。慈怀每天一本书签约作者,不想朝九晚五、想浪迹天涯的少女。公众号:我是愈姑娘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为什么我们爱得这么累》读后感:为什么我们彼此相爱,却要互相伤害?

赞 (0) 打赏

评论 0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