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李洱、王笛点评十大好书百本长书单

朗读这篇文章

原创 李洱、王笛

实行导师制的2019年度十大好书,是《晶报·深港书评》对年度好书评选的又一次创新。每一次变化,都代表了我们对于年度好书评选的态度——既要公平、公正、公开,也要求被监督、具有权威的解读,更重要的是鼓励好作品能够持续出版。我们所选的两位导师,是从2018年度的十大好书作者中选出来的,他们分别是虚构类好书《应物兄》的作者李洱、非虚构类好书《袍哥》的作者王笛。

2019年度十大好书的长书单(虚构和非虚构各50本)出来后,两位导师利用春节假期进行阅读与点评,各自发表了对长书单的看法。

此外,众盼已久的短书单也将于明日公布。敬请期待(^▽^)

▲点击图片查看十大好书评选长书单

「虚构类导师」

李洱 LI ER
中国先锋文学之后最重要的代表性作家。著有长篇小说《花腔》《石榴树上结樱桃》等,出版有《李洱作品集》(八卷)。《花腔》2003年入围第六届茅盾文学奖,2010年被评为“新时期文学三十年”(1979—2009)中国十佳长篇小说。主要作品被译为英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韩语等在海外出版。长篇小说《应物兄》获2018年度《晶报·深港书评》虚构类十大好书。

对长书单的点评中,李洱总结了2019年中文出版的状况,也谈到了如阿来、麦家、池莉等持续创作的作家的写作风格,他尤其对青年作家着墨甚多,可以看出李洱对文学未来的期待,并对一些作家有所评价。最后李洱对什么是经典文学做出了阐述。

新人作品让我感受到文学新的可能性
李洱/文

2020年春天,这无限循环中的又一个庚子年的春天,将永载史册。当我应邀评点入选的50部虚构作品的时候,北京郊外正是大雪弥天。彻骨的寒冷没能阻止疫情的传播,无数人的目光都投向了那座九省通衢之地,那么多可悲可叹又可泣可歌的事件正在人间上演。显然,阅读文学作品所需要的那份宁静,此时此刻很难光顾书桌。

这是一种特殊的“境况性现实”。正如萨义德所说,作家、诗人的创作实践以及文学批评,都已经无数次证明:虚构作品都自有其特殊的“境况性现实”,它由言说者和听众在内的话语情境所支持。按照萨义德的说法,文学是在一个特殊场合的激励中写成的,写作、出版和传播作为一个事件,又将导致另外事件的发生,比如文学批评和来自媒体的评价。

眼前这50本虚构作品,既然是从浩如烟海的作品中精心选出,我相信它们能在很大程度上代表2019年的中文出版水平。其中有些作品刚出版时我已一睹为快,个别作品却至今未能详读,其文本内部到底蕴藏着怎样的宝藏,自然令人兴趣不减。有些作家大多数读者早己耳熟能详,而有些作家我则是首次听说。不过,所谓的新人既然能够脱颖而出,想必已在文学之海中泅渡多年。

在日益飞速发展的时代,一个持续写作的人,显然值得充分尊重。在2019年,我注意到阿来、邓一光、麦家、刘庆邦、张柠、池莉等作家,继续保持足够的活力。他们鲜明的创作风格,使他们能够被一眼认出。加缪说,艺术家对取之于现实的因素重新分配,并且通过言语手段做出了修正,这种修正就叫风格,它使再创造的世界具有了统一性和一定限度。通过这些成名作家的写作,你可以看到文学对天灾人祸保留着足够的记忆,并有可能从神话思维那里得到启示;当硝烟散去,虽然创痛仍将继续在人类心底发酵,但仁慈已经漫上心头;在世俗的现代社会讲述传奇,似乎意味着古老的讲故事的方法仍未远去;而在一个被充分注意到的道德化的日常生活中,一代人的成长必将笼罩着驱散不尽的伦理烟云;从上世纪90年代延续至今的对日常生活的描述,在新世纪的今天依然可能焕发出诗性。

稍加留意,或许就可以发现,这些作品几乎代表着当代作家是在不同方向上持续发力。但我想多说一句的是,台湾的童伟格和大陆的黄孝阳,虽然都是汉语写作,但作品却呈现出微妙的差异。我之所以做出这种比较,是因为他们的写作思路似乎有某种相同之处,但因为语境的不同,他们的风格又各呈异态。我只说一点,轻与重的关系,在他们的作品中几乎被做出了完全相反的处理。这似乎提醒我们,任何一位作家的写作,都有要放在更多的维度上考察。

坦率地说,我的目光常常会被那些文学新人所吸引,因为我总是想看到一种新的语言方式,新的讲述故事的方式。借用布鲁姆的话说,我想看到一种“建立在内在听觉和活力充沛的心灵之上的”文学。对于热爱汉语写作的人来说,这是一种精神上的甘甜。我想,在2019年,林培源、蔡东、王苏辛、胡迁等人的写作,让我感受了某种新的可能性。任何时代,文学新人总是在两难中成长起来的:既要对已有的文学实践保持尊重,这不仅是文学史得以延续的标志,更大的意义上是对已有文明成果的继承,同时又要破茧化蝶,以反叛的姿态完成自己,然后呢?然后当然才是最重要的一步,即突破自己,有如凤凰涅槃。林培源和蔡东的写作,都带着显见的知性色彩。对二十世纪重要的短篇小说谱系的认识,以及相对较长的文学训练,使他们的叙述敢于在黝暗和光明的中间地带徐徐展开,如同深潭对瀑布的反照。他们无疑都有令人钦羡的写作前景。胡迁的写作,不妨理解为影像现实在小说文本中的折射,或许是作家电影以某种方式的延续。而王苏辛的写作,相对于笔下人物生存的艰辛和逼仄,其文本却有力地显示了年轻作家少有的疏朗和广阔,并因此获得了文学的力量。

值得多说一句的是,新一代女性写作者不再纠缠于男性与女性的性别之战。需要承认那是个重要的写作领域,但又必须承认至少在这个时代它已不是最重要的写作领域。或许应该记住乔叟的讽喻性名言:上帝,假如女人写下了许多故事,如同僧侣们写下了大量的圣喻,她们定会记下男人们的更多罪状,要让所有亚当的子孙都弥补不完。

尽管知道对外国作家的出版和关注,已经成了我们经久不息的传统,但看到入选作品中有一半是外国作家的作品,我还是略感吃惊。但值得欣喜的是,入选作品中有几部短篇小说集。这似乎说明了我们的读者对短篇小说具有浓郁的阅读兴趣。无论中外,短篇小说总是保持着对人类生活中某些关键时刻的凝视。它转瞬即逝,但因为浓缩着深沉的情感而意味深长,它充满着反转和吊诡,仿佛历史和现实的一个注脚。

与中国作家相比,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外国作家对历史故事的兴趣似乎从未减弱,因为那是他们相象力和思辩力驰骋的彊域。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们并不是要借故讽今,对他们来说压根就没有这个必要,也没有这个麻烦。或许还存在着另一个理由,那就是他们更加强烈地感受到历史就是现实。我也注意到,入选作家中有的来自东欧,包括去年获得诺奖的托卡尔丘克。我无法免俗地读了托尔卡丘克的两部小说,我得承认至少在叙事层面,她的小说在逃脱小说固有叙述逻辑之时,又小心而机智地建立起了另一套逻辑:在那里,神话、历史与现实,小品、虚构与非虚构,借由视角、人物与情绪,进行了巧妙的勾连。我同时也乐于承认,阅读东欧作家的作品,总会产生一种奇妙地贴己感。

我在这篇貌似评点文章的开头引用了萨义德的一句话。这个犹太人,这个马克思主义者,这个白血病患者,这个已逝的亡灵,曾对马克思的《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推崇备至。他说,屹立在路易·波拿巴背后的,不是他的父亲,而是他那身为伟大皇帝的伯父,这就像1848年之前不是1847年,而只有1789年,以及在笑剧之前是悲剧。按马克思的话说,借用历史研究、批评、讽刺和诙谐等武器,给拿破仑的奇谈以打击。文学作为一种历史的特殊参与者,不仅以自己的方式介入现实,而且成为一个时代的见证。至于它们当中有哪部作品可以成为经典,那就没有人能说得清了。

一个公认的事实是,经典意味着取消知识和意见的界线,并且已成为永恒的传承工具。但在奔向永恒的途中,你得随手写下我们这个时代的知识和意见,首先让它成为见证,并让读者耳闻目睹这些见证。

「非虚构类导师」

王笛 WANG DI
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历史学博士。澳门大学历史系杰出教授、澳门大学历史系主任。著有《跨出封闭的世界:长江上游区域社会研究,1644~1911》《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1900~1950》《袍哥:1940年代川西乡村的暴力与秩序》《消失的古城:清末民初成都的日常生活记忆》。其中《袍哥》获2018年度《晶报·深港书评》非虚构类十大好书。

做为非虚构写作的著名学者,王笛有独到的见解。在这篇点评文章中,王笛说明了自己的写作观点,同时也对这份长书单的特点进行了归纳总结。尽管非虚构作品仍以译作为重,但王笛也看到了榜单上原创书籍的亮点,并一一进行了评述。

这份书单有四大特点
王笛/文

这50本初选书都是好书,历史题材占大多数。其中外文翻译占主流,共37本,国内作者13本,这个分布也大概反映了西方特别是英文世界在非虚构写作方面的强势。不过最近一些年,中国的非虚构写作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我觉得这些候选书都在不同程度上有四个共同的特点:首先是讲好故事,把故事讲精彩,有看头;其次是好的题材,新颖而独特,有启发,有吸引力;第三是写作的技巧,有叙事的连贯性、系统性,乃至写作上的创新;第四是有思想,有社会担当,有影响力。

中文原创的候选书本中,大多是历史题材,其中许知远的《青年变革者》,以“笔端常带感情”的写法,生动描述了中国近代的改良思想家和活动家梁启超的成长之路;《南京传》是文学家叶兆言对南京历史的史诗般的展示;郭建龙的《汴京之围》则是对北宋靖康之变的前因后果,写出了为什么一个王朝从所谓的盛世,只用了三年时间便彻底崩溃;在《显微镜下的大明》中,作者马伯庸则从故纸堆中,翻捡出明代基层发生的六个尘封已久的故事,从真实的、我们历史学家不关注的细节里,让我们看到了一幅幅极其鲜活的政治生态;《购物凶猛》的作者孙骁骥把中国人全球疯狂购物这样一个奇观,放到整个20世纪的大背景下,追寻其来龙去脉,从而建构出一部生动有趣的20世纪中国消费史;李礼的《求变者》则以近代史上的若干著名的改良人物为中心,把他们的经历和故事放到特定的地理空间,是一本深刻的思想旅行的历史随笔。

在候选书中,写中国现实的书非常少,《寂静的孩子》便显得分外珍贵。作者袁凌采访各地的留守、疾病、贫穷、失学、随迁、单亲的儿童,让我们知道了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那些面临生活磨难的孩子的故事。中国写现实社会的非虚构非常少,但我认为,主要不是我们的作家对现实缺乏关怀,原因肯定是复杂的。

翻译作品中有几本是关于中国题材的。谢健的《帝国之裘》考察了清帝对于北部边疆的想象、进贡体系、自然环境、奢侈品贸易等互动关系,为我们理解清朝边疆历史提供了新颖的视角;《午夜北平》的作者保罗·法兰奇像一个侦探,把1937年北京城里一桩英国女郎的谋杀分尸谜案,梳理得清清楚楚,引人入胜;从钱锁桥的《林语堂传》,我们看到林语堂不仅仅是文学家,而且也是批评家、哲学家、思想家等多重身份,作者勾画了一个天才作家的立体画像。

然而对现实社会的拷问,重头还是翻译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到,从这些选出的写现实的题材,多是批判性的。批判性的写作,才能激发我们的思考,特别是美国作者对制度和国家权力的批判,如《美国的代价》揭露了美国反恐后面不为人知的内幕,人们付出代价,从巨额美元的浪费到权力的滥用;《因为性别》则讲述了十位妇女在遭遇职场性别歧视后,勇敢地以法律为武器,提起法律诉讼的十个典型案件,它们改变美国女性职场环境。

坏血 The Night Is Young

还有对社会黑暗和丑恶的揭露,如《坏血》的作者约翰·卡雷鲁通过对当代白富美神话伊丽莎白·霍姆斯所创立的企业的深度调查,揭穿了其所谓革命性的血液检测技术,即通过一滴血上进行上百项目的检测,不过是一个惊天的骗局。有的是人性的思考,一种特殊的职业,就是一个观察社会和人的窗口,如《好好告别》的作者凯特琳·道蒂,根据她在殡葬业的经历,写下了我们每个人都会面对但又一无所知的关于与死者打交道的故事。还有书对正义的坚守,如《否认》的作者黛博拉·利普斯塔特教授,被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戴维·厄文以诽谤罪告上法庭,详细生动讲述了“与大屠杀否认者在法庭的日子”;还有如戴伦·麦加维《英国下层阶级的愤怒》,贴近英国下层阶级民众的生活,揭示他们贫困的真相。候选书中对现实社会的批判的优秀非虚构还包括《权贵》和《用后即弃的人:全球经济中的新奴隶制》等。

但是历史题材在翻译的非虚构作品中,也是占了非常大的比重。有的书提供了认识历史的独特视角,充满着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如《黑羊与灰鹰》根据巴尔干旅行的见闻,通过对当地居民生存现状的见证中,追溯巴尔干的历史,揭示这个地区各民族命运。有的是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如斯文·贝克特的《棉花帝国》,以棉花作为研究对象,将贩卖黑奴、贸易、美国南北战争、印度棉花种植等逻辑联系在了一起,清楚展示了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有的则选取历史的某一个切片,《大恶臭》作者罗斯玛丽·阿什顿以1858年伦敦泰晤士河由于污染而出现整个城市的大恶臭的事件,讲述了达尔文、狄更斯和时任财政大臣在那一年有趣而曲折的经历。

历史题材还有《黄金、香料与殖民地》《死屋:沙皇统治时期的西伯利亚流放制度》《印象巴黎:印象派的诞生及其对世界的革命性影响》《曾经辉煌:底特律的故事》《伊斯坦布尔三城记》等,都是非常优秀而耐读的佳作。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导师李洱、王笛点评十大好书百本长书单

赞 (0) 打赏

评论 0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