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生死场》读后感

朗读这篇文章

《生死场》
萧红
人民文学出版社

挺喜欢萧红的,觉得她虽然个人经历很坎坷,但是文字还是那么纯洁,美好,温暖。以前读过她的《呼兰河传》特别喜欢,感觉可以和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放在一块,都是说童年,都好看。《生死场》是萧红24岁的时候写的作品,鲁迅称它是“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的一幅“力透纸背”的图画。是说抗日战争下人民的生存状态,像动物一样生,像动物一样死。这篇文字读起来很怪异,而且色彩也很奇怪。其实,盛世,乱世,哪里不是生死场?

作者:松风


文章存档:《生死场》读后感

系列文章:
《生死场》读后感 【笔风太美了,残酷的现实诗意的描述。可见作者的人生态度。】
《生死场》读后感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再微弱的光芒也能照亮黑暗】
《生死场》读后感 【人和动物一样,一起忙着生,忙着死】
《生死场》读后感 【为村庄的每个人都揪着心心疼着,愤怒着】
《生死场》读后感 【生死场依旧是生死场,人们依旧在生于死之间顽强地挣扎着】
《生死场》读后感 【最终金枝要出家做尼姑,但尼姑庵还没修好就已人去楼空】
《生死场》读后感 【人总是向往自由的,无自由的人生谈何人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萧红《生死场》读后感

赞 (0) 打赏

评论 0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