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桥《一纸平安》读后感

朗读这篇文章

作者:陈涛

乍读董桥,
就觉着捡到了宝,
还不止一块。

老爷子是那散花的天女,
一路撒,
我是那害了花痴的少年,
一路拣。

按图索骥,
又认识更多作者。

他们清一色花枝招展,
对我淫笑连连。

那段时间,
我于书最不择食,
原也不宽裕的书架
最终沦为好些可能永远也不会去读的书的收容所。

是董桥骗了我,
还是我误解了董桥?

先生是谦谦君子,
笔下容不得一丝烟火、半点不洁,
骂街自是不屑,
直笔褒贬,
也恐沾着是非。

可桥公到底是会做文章的,
知道一味叫好不成,
偶尔也挤出一个白眼、吐上几口唾沫,
以为调和。

骂人而不失优雅,
政客与政府自然是首选对象,
《英华沉浮录》六册,
尽多这类文章。

董式骂人最讲火候,
煎牛扒,
只要三分熟。

近代文人里面,
大概只有鲁迅钟爱全熟的牛扒,
而且还大快朵颐。

这在董桥看来,
简直是有辱斯文,
一个不留神,
便发了不平之鸣:
“鲁迅的小说是一流的,杂文我却不喜欢。”

孔庆东在孔祠里都难得这么克己,
可在董桥,
已无异于口诛笔伐。

董桥笔下永远只有“董桥”二字,
鲁迅笔下却是“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董桥注定成不了鲁迅,
成不了司马迁,
因为无法忘我,太过自持。

一个作家,
从来不喝大酒,
即使喝酒,
也不敢借酒找个男人打一架,
找个女人撩一撩,
终了不过一书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董桥《一纸平安》读后感

赞 (0) 打赏

评论 0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