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 文学理论导论(四)

朗读这篇文章

原创 徐栖 小蚂蚁和小蜻蜓
这个课程的系列出乎我意料地长,几乎每一堂课都有一次推送的笔记长度,所以我现在也没有想好,到底要不要一直这样更新下去,还是缩略一些。最近刚刚回国还没有彻底安定下来,一切都有点懵圈。在此特地感谢你们的不嫌弃~爱你们❤

四、形式主义
之前我们说到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不同之处。文学批评在很大程度上和文学的评价体系有关,而这和我们今天所讲的形式主义是联系密切的。今天我们将带着一种理论的倾向性来阅读本周的内容,把注意力里放在“什么是诗歌”、“为了阅读诗歌我们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这些问题上。

这里我们要提到两位理论家,我们经常说的“Wimsatt和Beardsley”。Wimsatt在新批评流派相当兴盛的耶鲁教书(这个公开课就是耶鲁大学的公开课)。这个流派相当大程度上影响了之后的文学批评学派。之后我们还要再讲一讲布鲁克斯。

现在让我们回到正题。如果没有新批评的阅读方法,大概在座没有人会有耐心坐在中学语文课上,而这种简单易行又拥有精确体系的方法就是“细读(close reading)”。在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到T.S.艾略特,他把这种方法叫做“挤柠檬法”,说的是细读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而细读很显然是非常有用的,这真的让大多数人拥有了一种理解看起来比较复杂文本的一种渠道——而且这种渠道真的促进了他们的思考。新批评使得英语课程真的引人思考了。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先入为主的批评方式呢?我们将会看到理论是怎么把自己固定在某种形式里的。柏拉图曾经说过,要把诗人赶出理想国,因为他们都是拙劣的模仿者[i],使现实的事物远离了理想而变得丑陋不堪。而亚里士多德试图反驳柏拉图,他认为柏拉图犯了一个归类学上的错误,现实是事物实际存在的样子(实然),而诗歌描写的是事物应该的样子(应然)。亚里士多德应该算得上是对于形式的多元思考之父。

伊丽莎白时期的文学家Sidney认为,除了诗之外,其他所有的学科都是服务性学科:“只有一种艺术当它传播到人间时不带有自然的痕迹(There is no art but one delivered to mankind that hath not the worksof nature for his principal object.)。”根据这个理论,所有看起来高于诗歌的学科(神学、哲学)都被划归为了服务性学科,“那唯一受到羞辱而被认为定会受自然牵绊的诗人用他自己的活力和创造力制造出另一个自然。他不曾承认过什么,因此也从未说谎(Only the poet disdaining to be tied to any such subjection lifted upwith the vigor of his own invention doth grow in effect another nature. He nothing affirms and therefore never lieth.)。”也就是说,诗人并没有摹仿什么,他只对自己所创造出的世界负责。

然而世界在那之后并不是没有发生变化。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谈到了“判断力”在其中判断美的标准。康德并没有读过Sidney却和其一脉相承。Sidney(作为神职人员)在传统宗教思维中建立体系并认为诗歌在某种程度上介于神学与其他学科之间,而康德的观点也认为,我们对于美的判断并不在所有事情之上,而是拥有某种特殊的气质:“一切美好的事物都与人的欲望有关,它们带给前者(也就是美的事物)病态的满足,带给后者纯粹的、实际的满足,这些都不仅仅由现实的客体来决定,而也是由我们对客观事物的认知决定的(Pleasant and the good both have a reference to the faculty of desire and they bring with them the former a satisfaction pathologically conditioned; the latter a pure, practical purposeful satisfaction which is determined not merelyby the representation of the object but also by the represented connection of the subject with the existence of the object.)。”也就是说,是我的主观意志决定了我对事物的看法,但同时,美是存在于事物自身的,而不仅仅是我们的看法。康德说:“品位是一种判断事物或方法的感官作用,它表现为彻底的、公正的满足或不满足(Taste is the faculty of the judging of an object or method of representing it by an entirely disinterested satisfaction or dissatisfaction.)。”“美是事物存在的目的,尽管这种合目的性并不是显而易见的(Beauty is the form of the purposiveness of an object so far as it is perceived in it without any representation of a purpose.)。” [ii]

康德对于“合目的性”和“目的性”两个概念进行了区分。目的性指的是某种事物对我们来说有哪些具体的用处,而“合目的性”指的是事物自己存在的目的与其他人无关,这是一个内部的呼应,每一个动态的部分只为自身的整体存在而存在。这是一种形态/形式的概念,是事物展示自己的方式(美的事物也可以有目的性,但是这样就不是审美的概念了,我们暂且不论)。

现在我们进入另一位理论家:塞缪尔·柯尔律治。他是康德的忠实追随者:“美应该放置在哪里?它在愉悦/快感之上,而在善之下,因为这两者都必须和个人兴趣/私趣相关,它们都作用于愿望,并激发人对真实存在的图像或观点的欲望。美在纯粹的思考和直觉中完美呈现,无论它表现为虚构的阿波罗还是真实的安提诺乌斯(The beautiful is at once distinguished both from the agreeable which is beneath it and from the good which is above it, for both these necessarily have an interest attached to them. Both act on the will and excite a desire for the actual existence of the image or idea contemplated, while the sense of beauty rests gratified in the mere contemplation or intuition regardless whether it be a fictitious Apolloor a real Antinous.)。”

艺术是无用的,我们不用去思考用艺术来做什么,在艺术面前我们可以保持绝对公正,可以控制住我们的主观想法和需求,我们和我们的主观需求和平共处。这是一件好事。当我们了解“美”是世界上非常珍贵的东西,但不会喜欢或讨厌它,这会让我们重新认识自己的价值,自由由此而生。

接下来我们讨论新批评的另一位创始人兰瑟姆(Ransom),“新批评”一词就得名自他的同名专著。新批评流派由一些坚持思想独立的理论家组成,他们认为艺术作品是独立的客观存在,所以可以被赏析。兰瑟姆的某些观点不过是把康德和柯尔律治换了个说法:“美的经验超越了强大的道德意志,正如它超越动物本性一样。事实上,后两者处于一种竞争协作的关系中(The experience called beauty is beyond the powerful ethical will preciselyas it is beyond the animal passion. Indeed, these last two are competitive and coordinate.)。”换句话说,道德意志和动物本性都建立在兴趣/私趣(interest)的基础之上。

Wimsatt一直反对他称为“浪漫解读文学”的方法(the romantic understanding of literature),这种方法把诗歌当成了一种表达方式,认为一些有天赋的诗人用诗歌赋予情感以形式。(他和伽达默尔有相同之处,他们都在乎读者如何理解,而并不特别在意作者)文本可以自己说话而不需要作者(所谓的“诗歌意志自由”),如果读者不能理解这首诗歌/如果诗歌的含义没有在诗歌中清晰表达,那么我们就不能说这是一首好诗。在Wimsatt看来,即使一首不知道作者的小诗,我们在读诗的时候都会在其中找到一个“叙述者”,因为每一首诗都是一个“自己的世界”。这也是为什么,在新批评理论家眼里,诗要优于其他各种文学形式。Wimsatt在一个脚注中提到了一个非常反直观、非常犀利的观点:“在诗产生后,语言的意思也就跟着产生了,这种意思如果和原始的形式不同就不该有对作者意图的顾虑(And the history of words after a poem is written may contribute meanings which if relevant to the original pattern should not be ruled out by a scruple aboutintention.)。”用这样的观点来看,“上帝举起了他的plastic 胳膊”的例子里,我们新的理解反而给整首诗提供了一种生动性。

[i]简单粗暴地说,柏拉图认为我们生活的世界是对于理想模型的拙劣模仿,而艺术是对于我们生活世界的拙劣模仿。
[ii]这段可以和《当代美学》课程关于康德的部分一起看~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读书笔记 | 文学理论导论(四)

赞 (0) 打赏

评论 0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