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故事:我是霸王(4)——过江东

朗读这篇文章

乌江渡口,霜浓侵衣,风声呜咽,烈烈如刀,掠过枯树败草间。

遥天万里,江水东流,朝阳下,半江瑟瑟,半江红浪翻滚,寒气竟似千万把无形的冰剑,恃风凌人。幸而,江流并不甚急。

记得前两年,我专门自驾来此。这里距南京不过80公里的车程,地处苏皖交界,两省仅一河之隔,那条河即为乌江。那时颇为失望,江面远不如今日之广,江水也远不如今日之清。两千年后,其仅退化为一条不起眼的小河沟,一座石桥横跨其上。

乌江两岸,都称乌江镇,一为南京浦口乌江镇,一为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们习惯称之为南乌江镇和北乌江镇。在北乌江镇,有大牌坊一座,上书“乌江”二字,往里走,还有一个霸王祠。

脑海中,记忆如打印机,咔咔咔将那悲壮的信息打出: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项羽在此自刎身亡,乌江自此驰名天下。

“大王,这是乌江亭亭长,他说有一条船可渡乌江!”牛瑞语带惊喜,带着一位须发花白的老者来至我的面前。

我抬起头,端详他,约摸六十几的年纪,满额的皱纹,黝黑的脸颊,双手皲裂,如古松的枯枝。

我承认,一直以来,我对这位距我两千多年的老人颇有好感。

是他,力劝项羽渡乌江过江东,重整旗鼓,再逐中原。是他,得到了项羽的临终馈赠——乌骓马。也正因为有了他的衬托,项羽的故事才更加悲壮,更加震撼人心。

可是,项羽却脸皮太薄,自言无言再见江东父老,而转身与汉军奋战,最后,自刎于此。故而,李清照才有诗赞项羽: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然而,我不需要精神鼓励,再美的诗词,我也视为粪土。今天,乌江,我非过不可。

因为,我爱看书,已稍通人生处世之道。李宗吾的“厚黑学”我可看了好几遍。人,尤其是政治人物,要想成功,必须心黑脸皮厚。诸如刘备,他的成功靠得就是脸皮厚;又如曹操,他的成功靠得便是心黑。而项羽鸿门宴上放过了刘邦,那是心不黑。乌江边宁愿自刎也不过江东,那是脸皮不够厚。吃一堑长一智,我绝不会在同一个地方摔跟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保命要紧,脸皮值几个钱?

“大王,事不宜迟,请速速上船,让非烟带几个兄弟护卫,我和牛瑞带其他兄弟断后,以防汉军追兵赶到。”蒲柳已安排好了一切,匆匆前来禀报。

“江东虽然小,但土地纵横各有一千里,民众有几十万,也足够称王啦。希望大王快快渡江。现在只有我这儿有船,汉军到了,没法渡过去。”乌江亭长躬身说道。

这番话语,和《史记》记载真是一字不差,我一时愣了,呆呆地微笑着看着他。

“大王,请随小老儿上船,速速渡江,莫看小老儿年纪大,但船技可不差,保证大王一根汗毛也不损,平安到达江东。”乌江亭长,抬首看我,见我不作声,又催促道。他似为见过世面之人,见了我,一点也不胆怯。

“那有劳老人家了,船太小,马匹不能过江了,我的这匹乌骓就赠与你了。”我笑着回道,心中却想:《史记》中记载,项王渡过淮河后到达阴陵,迷了路,去问一个农夫,却被他欺骗向左,陷进了大沼泽地中,这才被汉兵追上,最终命丧乌江。为何此农夫欺骗项羽?也许项羽霸王之气太过凌人,有失礼貌?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关键时刻,我可得牢记。

此刻,因担心夜长梦多,我无暇多想,正欲上船,忽然想起了乌骓这一日一夜的相伴,眼前的离别竟使我双目湿润了,走到它的身边,抚摸着它的脸,抚摸着它的鬃毛,莫名哼起了《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哼着哼着,忽然觉得自己哼唱的不伦不类,有点好笑,而在一边,非烟却早已泣不成声:“大王,您——您又想起虞娘娘了吗?”

正说话间,忽听远处马蹄声急骤如雨,尘土飞扬。我不禁大惊,莫非冥冥注定,我终究难逃此劫?D、D、D…..马蹄声踩着我的心,瞬间,咬牙恨想:以后,假如有以后,无论汉语拼音还是英文字母,都拒绝谈D,阴影面积实在太大。

不能再哼歌,不能再多想,大丈夫当机立断,三十六计,走为上策。我一拍乌骓马背,轻声说道:“今天就此别过了,乌骓,你自寻你的生路去吧。”乌骓似懂我意,仰天嘶鸣,以头蹭我的胸,去不舍离去。

我也管不了那么多了,跟着亭长匆匆跑向江边渡口船边。乌江亭长亲身一跃便上了船,以长篙撑别船尾,叫道:“大王,快上船”!我正欲上船,一回头,身边仅有四名兵士,非烟竟不在身边,忙大喊:“非烟,快速上船!”非烟远处应答:“大王,您先速速渡江,我等殿后!”

我犹豫数秒,返身跨上了船,罢罢罢,非烟,反正你我也不是一个时代的人,事到如今,我也顾不得你了。乌江亭长以长篙轻轻一点,船便离了岸。

忽听岸上人喊马嘶,一阵喧闹,又静寂无声,只听得非烟一声怒喝:“吕马童,你好无耻,没想到你真的背叛了大王!”忽然,我心中一凛,竟愧疚起来,愧对非烟对我的忠诚,男人怎能让女人保护而偷生?再者,昨夜途中曾答应非烟,带她一起过江东,让她回乡伴她父母,怎可言而无信?而且,我有点好奇,那个肢解了我的叛徒——吕马童到底长得什么样子?

“老人家,麻烦把船回岸,如您恩惠,可稍等片刻,我去去就回。”我对亭长说。“大王,万万不可回岸,此时不走,只怕机会再难得到!”乌江亭长一脸焦急,近乎乞求。

“可我终究不能失信于一个女人,丢下了兄弟们而独活,日后我有何脸面见世人?”这话似曾相识,项羽好像也曾说过类似的话,会不会我的最终结局也如项羽,命丧于脸皮薄?话刚说完,我便有些后悔,而乌江亭长却被我感动,不再作声,竹篙一点,船已泊岸。

我踉跄爬上了岸,甩开几位兵士的搀扶,立稳大声道:“非烟,蒲将军,牛将军,兄弟们,你们且退后,我们同甘苦共患难,舍去你们,我岂可独活?“话刚说完,忽觉腿部有点发抖,原来眼前黑压压,如乌云,全是汉军,估计超过了千人。蒲柳、牛瑞、非烟正率二十名兄弟则剑拔弩张,怒目而视。这画面,有点尴尬,恰如一只龇牙咧嘴的狗正面对着一只冷眼相对的霸王龙。

但此时,我已无路可退,人生终究是个死,死有何惧?我终究要死个瞑目!何人是吕马童?我不妨试一试。

于是,我大声喝道:“这,不是老朋友吕马童吗?别来无恙?”言毕,我便留意观察,何人脸色发红,表情慌张。只见阵前一位轻甲汉将,手持长枪,表情尴尬,扭头低声对身边的那位年长些的军官说:“这就是项王。”哦,原来他就是吕马童,我盯着他狠狠地看了他几眼,他约二十五六岁的年纪,那面容颇为英俊,竟酷似黄晓明,而身边那位年长些、唇上浓髭者一定便是是王翳了。

我正欲答言,一边非烟早已怒骂:“忘恩负义的吕马童,四年前,你还和我谈起,与项王同生死,共患难,如今,你容颜未变,心已死,竟卖主求荣!莫非你的话等同狗屁?”吕马童面红耳赤,垂首不言,一边王翳却回道:“你是何人,何出此言?吕马童跟着项王三年,仅为一马夫而已,何曾重用?而他刚投汉王两年,便被授为骑司马。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

我听了,却难置可否,吕马童究竟是项羽才未尽用,还是另有原因,我确实不知。而一边非烟早已难耐,飞身跃马,长身探臂,铁剑的利口直击吕马童。吕马童却似浑然不动,或是无防,还是别有他因?

一旁王翳却忽然自马背腾身而起,身在半空,急出右足,踢向非烟手腕。且以长戟远刺,非烟本来冲动,此次再难避过,嗤的一响,非烟小腿中戟,登时血如泉涌。

此时此刻,千翻滋味涌上我心头,嫉妒,疑惑,愤怒,难过?

无暇细思,救人要紧。仓朗朗,竟一把拔出胯下宝剑,不及横刺,便向王翳投去,青光闪动,迅疾如电,仅是瞬间,竟将王翳穿胸而过,众人愕然,空气仿佛凝结。

我瞪大双眼,张大嘴巴,摊开双掌,惊异我为何竟有如此神力!那边,蒲柳早已冲上前去,一把抱起非烟,大喊:“大王,快渡乌江!”

我这才醒悟,却又顺手从地下捡起一只长残戟,折身怒喝:“不怕死的,且上前来!”

附《史记.项羽本纪》片段译文:

汉五年(前202),汉王追赶项王到阳夏南边,让部队驻扎下来,并和淮阴侯韩信、建成侯彭越约好日期会合,共同攻打楚军。

汉军到达固陵,而韩信、彭越的部队没有来会合。楚军攻打汉军,把汉军打得大败。汉王又逃回营垒,掘深壕沟坚守。

汉王问张良道:“诸侯不遵守约定,怎么办?”张良回答说:“楚军快被打垮了,韩信和彭越还没有得到分封的地盘,所以,他们不来是很自然的。君王如果能和他们共分天下,就可以让他们立刻前来。如果不能,形势就难以预料了。君王如果把从陈县以东到海滨一带地方都给韩信,把睢阳以北到穀城的地方给彭越;使他们各自为自己而战,楚军就容易打败了。”汉王说:“好。”

于是派出使者告诉韩信、彭越说:“你们跟汉王合力击楚,打败楚军之后,从陈县往东至海滨一带地方给齐王,睢阳以北至穀城的地方给彭相国。”使者到达之后,韩信、彭越都说:“我们今天就带兵出发。”于是韩信从齐国起行,刘贾的部队从寿春和他同时进发,屠戮了城父,到达垓下。大司马周殷叛离楚王,以舒县的兵力屠戮了六县,发动九江兵力,随同刘贾、彭越一起会师在垓下,逼向项王。

项王的部队在垓下修筑了营垒,兵少粮尽,汉军及诸侯兵把他团团包围了好几层。深夜,听到汉军在四面唱着楚地的歌,项王大为吃惊,说:“难道汉已经完全取得了楚地?怎么楚国人这么多呢?”项王连夜起来,在帐中饮酒。

有美人名虞,一直受宠跟在项王身边;有骏马名骓,项王一直骑着。这时候,项王不禁慷慨悲歌,自己作诗吟唱道:“力量能拔山啊,英雄气概举世无双,时运不济呀骓马不再往前闯!骓马不往前闯啊可怎么办,虞姬呀虞姬,怎么安排你呀才妥善?”项王唱了几遍,美人虞姬在一旁应和。项王眼泪一道道流下来,左右侍者也都跟着落泪,没有一个人能抬起头来看他。

于是项王骑上马,部下壮士八百多人骑马跟在后面,趁夜突破重围,向南冲出,飞驰而逃。天快亮的时候,汉军才发觉,命令骑将灌婴带领五千骑兵去追赶。项王渡过淮河,部下壮士能跟上的只剩下一百多人了。项王到达阴陵,迷了路,去问一个农夫,农夫骗他说:“向左边走。”项王带人向左,陷进了大沼泽地中。因此,汉兵追上了他们。项王又带着骑兵向东,到达东城,这时就只剩下二十八人。

汉军骑兵追赶上来的有几千人。项王自己估计不能逃脱了,对他的骑兵说:“我带兵起义至今已经八年,亲自打了七十多仗,我所抵挡的敌人都被打垮,我所攻击的敌人无不降服,从来没有失败过,因而能够称霸,据有天下。可是如今终于被困在这里,这是上天要灭亡我,决不是作战的过错。今天肯定得决心战死了,我愿意给诸位打个痛痛快快的仗,一定胜它三回,给诸位冲破重围,斩杀汉将,砍倒军旗,让诸位知道的确是上天要灭亡我,决不是作战的过错。”

于是把骑兵分成四队,面朝四个方向。汉军把他们包围起几层。项王对骑兵们说:“我来给你们拿下一员汉将!”命令四面骑士驱马飞奔而下,约定冲到山的东边,分作三处集合。于是项王高声呼喊着冲了下去,汉军像草木随风倒伏一样溃败了,项王杀掉了一名汉将。

这时,赤泉侯杨喜为汉军骑将,在后面追赶项王,项王瞪大眼睛呵叱他,赤泉侯连人带马都吓坏了,倒退了好几里。项王与他的骑兵在三处会合了。汉军不知项王的去向,就把部队分为三路,再次包围上来。项王驱马冲了上去,又斩了一名汉军都尉,杀死有百八十人,聚拢骑兵,仅仅损失了两个人。项王问骑兵们道:“怎么样?”骑兵们都敬服地说:“正像大王说的那样。”

这时候,项王想要向东渡过乌江。乌江亭长正停船靠岸等在那里,对项王说:“江东虽然小,但土地纵横各有一千里,民众有几十万,也足够称王啦。希望大王快快渡江。现在只有我这儿有船,汉军到了,没法渡过去。”项王笑了笑说:“上天要灭亡我,我还渡乌江干什么!再说我和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西征,如今没有一个人回来,纵使江东父老兄弟怜爱我让我做王,我又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纵使他们不说什么,我项籍难道心中没有愧吗?”

于是,他对亭长说:“我知道您是位忠厚长者,我骑着这匹马征战了五年,所向无敌,曾经日行千里,我不忍心杀掉它,把它送给您吧。”

然后他命令骑兵都下马步行,手持短兵器与追兵交战。光项羽一个人就杀掉汉军几百人。项王身上也有十几处负伤。

项王回头看见汉军骑司马吕马童,说:“你不是我的老相识吗?”马童这时才跟项王打了个对脸儿,于是指给王翳说:“这就是项王。”项王说:“我听说汉王用黄金千斤,封邑万户悬赏征求我的脑袋,我就把这份好处送你吧!”说完,自刎而死。

王翳拿下项王的头,其他骑兵互相践踏争抢项王的躯体,由于相争而被杀死的有几十人。最后,郎中骑将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争得一个肢体。五人到一块把肢体拼合,正好都对。因此把项羽的土地分成五块;封吕马童为中水侯,封王翳为杜衍侯,封杨喜为赤泉侯,封杨武为吴防侯,封吕胜为涅阳侯。

项王已死,楚地全都投降了汉王,只有鲁县不降服。

汉王率领天下之兵想要屠戮鲁城,但考虑到他们恪守礼义,为君主守节不惜一死,就拿着项王的头给鲁人看,鲁地父老这才投降。

当初,楚怀王封项籍为鲁公,等他死后,鲁国又最后投降,所以,按照鲁公这一封号的礼仪把项王安葬在穀城。汉王给他发丧,哭了一通后才离去。

项氏宗族各旁枝,汉王都不加杀戮。封项伯为射阳侯。桃侯、平皋侯、玄武侯都属于项氏,汉王赐姓刘。

尊敬的读者:
本文系coffeeEssays原创内容。

精选留言

两千年来,项羽鸿门宴上不杀刘邦,都被当做他因此失去天下,最终国破身亡的最主要原因。多少后世英雄人杰,都将项羽当做鞭策自己的反面典型: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王老师穿越楚汉时代,为了非烟不肯独自渡江逃命,表现出了霸王的义气,在古汉代及现实生活中,都值得点赞。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项羽故事:我是霸王(4)——过江东

赞 (0) 打赏

评论 0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