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言推理]观后感 -看到“多重人格”,就想到[勿言推理]的她

朗读这篇文章

中午看了一期B站up“白同学哟”关于多重人格的视频,发现原来多种人格这种症状之下隐藏了这样的一座巨大的脑洞冰山,也就是多重意识(灵魂),它可能会颠覆我们对于肉体的认知。

白同学先是以电影[三面夏娃]背后的真实故事为例,一位妇女看一位医生,她的症状是会间歇式“断片”,醒来会发现自己衣着性感。说着她就精神恍惚突然像换了个人,让医生递给她一支烟,原来她就是觉醒的另一重人格-黑夏娃。有趣的是黑夏娃知道另一个“白夏娃”的存在,而白夏娃对黑夏娃一无所知。医生通过对她催眠,唤醒了第三重人格-三面夏娃,她拥有黑白夏娃的记忆。这种唤醒多重人格的催眠方法被称为DID,最著名的案例莫过于“24个比利”,一个罪犯本该被判死刑,结果警察通过DID发现他体内有24个人格,这些人格智商迥异,年龄甚至性格和能力特质都不一样,甚至还有性别都不一样,最小的人格是个三岁女孩。

以上白同学的案例让我想起今年看过的一部比较喜欢的推理剧[勿言推理],男主作为一个头脑灵活的大学生,多次帮助当地的警局破案。不过他不是工藤新一那样的本格侦探,而是偏社会派(根据犯罪心理逆推过程)的侦探。这部十多集的剧每周更新两集,其中比较精彩的部分我觉得就是他遇到徕卡桑的部分。

主角因为不小心滚下山坡住院,在医院一位大叔给他一本沉思录,发现这本书里隐藏了暗号。比如他在地上看到粉笔字写着的数字,这些数字刚好对应书中某个字的坐标,这样连起来就可以得到发信人传达的信息。他顺着信息找到了一个树下许愿的神秘女子-徕卡。徕卡可以自由的说出一串数字,他得不停地翻书才能听懂她在说什么,这也意味着她已经记下了沉思录的每一个字和所在的页码,拥有天才般的记忆力。

徕卡平时不苟言笑,但阳光下把手插在大衣兜里的她也显得孤独且帅气,手无缚鸡之力的男主就像她的跟班弟弟,她的推理能力不亚于男主,一些日常小案件常常被她用来测试男主的智商,偶尔两人会在医院旁边的小菜园旁边的清水沟泡脚。圣诞节她在精品店挑了一个草莓小挂坠送给男主,没想到这个手机挂坠是个GPS,一次男主被绑架被神不知鬼不觉潜入仓库的她救了。我都佩服这样的奇女子,然而她知道自己就要消失了。

原来徕卡是一个叫千夜子的女孩为了保护柔弱的自己产生的一个性格相反的人格,千夜子并不知道徕卡的存在。徕卡却很了解千夜子,她知道千夜子一旦康复自己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徕卡消失的前一晚和男主告别,两人吃了一顿烤肉,这时她唯一笑的一次,两人都被对方的吃相逗乐了。分别前,她告诉他明天可以去看千夜子出院,但不要和她打招呼,因为千夜子不认识他。

第二天他见到了在轮椅上被医生推出医院大厅的东张西望的千夜子,男主还是和她打了招呼,她眼神里并没有认识他的痕迹。他很伤心的来到大路上 ,一位暗恋他女警调查出了这件事在等他,为了告诉他:我想和你做朋友,不是以警察的身份。男主朝她鞠躬表达感谢,失去徕卡的他得到了一个年长的女性朋友,虽然可能只大不到5岁。

耐人寻味的一个细节是千夜子是不能站起来的,而徕卡却能像正常人一样自由活动。看了白同学的视频我才意识到这点:最早的双重人格有记载的是19世纪的一个瘫痪病人,他的另一个人格出现时,瘫痪就不药而愈。因此,人的信念很可能会对身体产生很大的作用,用白同学的话来说就是因教施材。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勿言推理]观后感 -看到“多重人格”,就想到[勿言推理]的她

赞 (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