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查令十字街84号]读后感

朗读这篇文章

时隔一年半,这本放在枕边吃灰的小书终于被我看完了,感触良多且信息量很大。
首先是这本书的由来,它的前作就是那本著名的[查令十字街84号],更是一本爱书人的必读圣经,它记录了两位大洋彼岸的从未谋面的知己长达20年的书信往来和精神寄托。这份缘起于二战刚结束时,美国纽约的一位海莲汉芙小姐向英国伦敦查令十字街的一家‘‘马克思与科恩书店‘‘写信咨询购买旧书,老板弗兰克刚好是一位能与她匹敌的爱书人,于是两人便成为了朋友。后来书店的店员因为店长经常把信念给他们听,便也偷偷给海莲写信,向她描述这个书店的‘‘芳容‘‘,希望她少买点书省钱到伦敦来亲自参观他们的书店,并且提供住宿。可惜海莲潦倒半生没能如愿到伦敦,尤其是她得知弗兰克去世,她写信给弗兰克的妻子说‘‘请代替我为书店献上一吻,因为我亏欠她良多。‘‘对于这段经历,她后来提到其实那些书在纽约多半也能买到,但她因为想要维持这段友谊,没有另辟蹊径,买了20年的书,她无愧于心的坚持了下来。
海莲一直收藏着弗兰克和他的家人朋友们的来信,后来她根据那些回信加上自己的回忆重新创作了当年自己些出去的信填补完整,写成了这本[查令十字街84号],在美国出版后大受欢迎,随后英国也出版了这本书,出版商联系作者希望她能去伦敦站牌。于是海莲终于下定决心买了去伦敦的机票,凑够了足够在伦敦呆三个星期的费用,拖着个猛犸象般笨重的手提箱去了伦敦。她收到过几份热心伦敦书迷寄给她的明信片,有的说在她的纤纤玉足迈出机舱前就会第一时间迎接她,有的告诉她已经安排了旅馆,并提醒她要写日记,因为她不可能记得这次的所有快活的经历,于是她的日记本就成了这本书。
刚出机场,弗兰克的妻子诺拉和女儿希拉就找到了她,虽然从未见过。她们盯着每一个出来的女人,直到看到一位身材纤小,长裤套装,看上去有点激动的非凡女子,就这样找到了她。当晚她在旅馆睡下还隐隐有些担心,这样的街道房屋哪里都有,毕竟伦敦可是她唯一想去的‘‘朝圣之地‘‘,如果失望了怎么办?不过才过了一晚她的疑虑就打消了,因为伦敦相比纽约真的太安静适合居住了,连消防车过路的声音都是很低的‘‘噗噗‘‘声,就像水下的一头海象在哭泣。
当她踏上查令十字街,那个她一直想看到的书店却已经被清空,书店名的白色字母被撕下扔在地上,她沿着扶梯而下,心里想着一个人,他已经死了,她在心里默默对他说‘‘怎么样?弗兰克,我最终还是来到了这里。‘‘
事实证明,她的这趟伦敦之行远比想象中的还要完美。她参观了伦敦郊区美不胜收的‘‘玫瑰园‘‘评选,小镇每家人包括诺拉家的院子都栽满了玫瑰,一路上都是奶油般绚丽的芬芳的玫瑰;她观看了伦敦塔傍晚的行军锁门仪式,这个仪式700年来从未漏过一个夜晚,哪怕是二战时四分之一的城市被德军飞机炸毁的时候也没断过。她参观了莎士比亚故居和狄更斯故居,看了莎翁的喜剧[仲夏夜之梦],还有一位专门为名人画肖像的娇小画家埃娜为她画像,埃娜认为这幅肖像将来可以卖20万英镑,作者说如果真那样的话自己要分一半。
海莲还有一个很想看的地方就是演员教堂,但她迷路了,一位年轻男子为她带路,他自称是一个失业演员,还问她是不是演员,海莲回答自己年轻时是一个失意的剧作家,他带了路就走了,海莲有点后悔没问他的名字,但转而一想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这是一间十七世纪建成的教堂,很多名人在这里接受洗礼和做礼拜,伊格金斯教授正是在这间教堂的门廊下遇到那位卖花女伊莉莎并且发生了一段动人故事,后来萧伯纳把这个故事改编成了脍炙人口的戏剧[卖花女],也就是后来赫本出演的电影[窈窕淑女]的原型。海莲本以为会在英国喜剧女王埃伦特里的骨灰前哭的稀里哗啦,然而她真看到的时候却是嘴角微微含笑,阅读那些著名的演员和剧作家的匾牌也是一副灿亮快乐的景象。而正当她跨到门边之际,突然目光撞见一个近处的匾牌,上面写着‘‘费雯丽 1967年‘‘,她发现自己突然感动的泪流满面。
她最后一个告别的地方就是弗兰克的书店,她带走了地上散落的几个白色的店名字母,但也自嘲‘‘东西带回去也不可能贴在自己家里的墙上,最后还是会扔掉。‘‘诺拉赶来送给她几张书店曾经营业时拍的照片,还有一张弗兰克的照片。她想起自己曾在信中对他说‘‘你是什么鬼丈夫,竟然把别的女人写的的信带回家。‘‘她对诺拉说‘‘如果他不那么做,你就会担心其他的原因。‘‘诺拉点点头说‘‘弗兰克也经常那么说。‘‘诺拉还把家里剩下几朵没凋谢的玫瑰送给海莲带回家。
在离开的前一天晚上,海莲用窗帘遮住了外面的雨水,梳妆台空无一物,地上是她摊开的行李箱,和来的那晚如出一辙。
第二天诺拉送她上了飞机,飞机起飞的瞬间,她想要抓住什么,但抓住的只是幻影,好像一切都没发生过,她就要回到自己的那个世界了。她默默地念道‘‘安息吧,玛丽贝利‘‘。这是她的一位英国祖先的名字。
在初看这本书的时候,我还纳闷这不是海莲第一次来查令十字街吗?为什么书名却用‘‘重返‘‘这个词。直到今天才突然想到,她通过那些信件已经对这片土地有了美好的想象,除了伦敦,她永远不会想去世界的其他地方,甚至有点害怕自己真的踏上这片土地会破坏掉自己的美好想象。然而当她真的经历了这一切,却发现原来有时现实真的会比自己想象中的更加美好,甚至美好的有些虚幻,像一切都没发生过一般,这样来看,用[重返]这个词,还是让书名充满了意味。peace

图片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重返查令十字街84号]读后感

赞 (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