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味深长的石头故事

朗读这篇文章

意味深长的石头故事

作者:张玉庭

A

女娲炼石补天后,有没有留下多余的五色石?有。
请听曹雪芹《红楼梦》的第一回:女娲炼石补天时,剩下一块未用,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此石自经锻炼,灵性已通,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已无才入选,就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一日遇茫茫大士,渺渺真人谈及红尘中荣华富贵,不觉动了凡心,于是蒙两位大师施法,将其缩成扇坠大小的一块美玉,再镌上文字携至人间走了一遭。此石经历的这段故事,便是《石头记》。尤其引人关注的是,这块被缩小了的石头,便是宝玉出世时嘴里衔着的那块通灵宝玉,其上镌有“莫失莫忘,仙寿恒昌”“一除邪崇,二疗冤疾,三知祸福”等字样,且有这宝贝时宝玉便聪明无比,一但丢了,也就立刻疯疯癫癫。再细想,只有嘴里含有五色石的宝玉才是一个极勇敢的反封建反传统的斗士,这其间包含的道理,不是挺发人深省吗?

B

请再留意另一块石头。
相传远古时期,南方部落首领蚩尤与黄帝争夺天下,蚩尤头生利角,金石皆不能挡,颇有些所向披靡。黄帝也因此屡屡败北。一日,蚩尤临泰山时得意地吹牛:“吾角坚利无比,天下谁人敢当?”女娲闻之笑笑,立即投一炼石于泰山,其上有字:“泰山石敢当。”蚩尤以角冲撞。那角立刻断成了两截。于是黄帝大获全胜。后来,人们盖房时常在房基处埋上一块大石或将一石砌于墙内,曰“石敢当”,便是取此辟邪之意。再细想想这块被称为“石敢当”的五色石,其坚不可摧,其不负使命,那顽强,那可靠,那坚韧,不是极让人肃然起敬吗?

C

也有妙用石头讲道理的。
请听科学家巴甫洛夫讲的故事。夜深了,一位巴格达商人走在黑漆漆的山路上,突然有个神秘的声音传来:“弯下腰,请多拣些小石子,明天会有用的!”商人决定执行这一指令,便弯腰拣起几颗石子。到了第二天,当商人从口袋中掏出“石子”看时,才发现那所谓的“石子”原来是一块块亮晶晶的宝石!自然,也正是这些宝石,使他立即变得后悔不迭:天!昨晚怎么就没有多拣些呢!
尤其发人深省的是,他在讲完故事后说:“教育就是这么回事--当我们长大成人了,才明白以前学的科学知识都是珍贵的宝石,但同时我们也会觉得可惜,因为我们学的毕竟太少了!”
不是吗?教育送给人的明明是瑰丽的“宝石”,可偏偏有人因为犯“傻”而麻木不仁、视而不见。那些拒绝过教育忽视过教育或低估过教育的人,也就迟早会在某一天幡然悔悟:“啊!当初我怎么就那么傻呢!”
当然,这个故事,也是关于“什么才叫后悔”的一个最精彩最深刻的解释。

D

更有个提法叫“蚌病成珠”,讲的也是石头的故事。
有那么一天,仿佛是鬼使神差,一颗尖硬的小石子突然掉进河蚌柔软的身体里,那石子尖利如刀,从此把可怜的河蚌折磨得昼夜难眠,但它并没有拒绝那个痛苦,而是把它紧紧地咬住,就这么过了一年又一年,直到把那个惊心动魄的痛苦变成了一颗璀灿无比的珍珠!
啊!这就是珍珠的来历!它不是来自欢乐,而恰恰来自痛苦!
是的,当痛苦不期而至,那是诗神正在悄悄地敲门:“笃!”“笃笃!”
开开门!迎接它!千万别拒绝它!
如果你只顾泪汪汪地长嘘短叹,以至全然没听到那个亲切的敲门声,白白地让诗神与你失之交臂,那么,我也就只能说一声“遗憾”了!
怪不得有个命题叫“痛苦出诗人”,怪不得有句名言叫“磨难是一所最好的学校”,只要细品这个与小石子有关的“蚌病成珠”的故事,我们就全明白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意味深长的石头故事

赞 (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