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读后感:本性真的难移?

朗读这篇文章

丁甲 一品名著

有句老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那么人的本性真的难移吗?在此我想借助西游取经人物来谈一下。
在西天取经之中有唐僧、悟空、八戒、沙僧、白龙马师徒四人。这四人中,除了唐僧是从始至终均心如止水、一心向善之外,其他几人均有个由恶变善的过程,而且悟空、八戒、沙僧更是由最初的为恶多端转为成就一番功业。孙悟空起初大闹天宫地府、偷盗抢掠,以“老子天下第一”的思想行事;猪八戒调戏嫦娥,打入凡间后杀死孕育他的母猪和其他小猪,以人为食;沙僧霸占黄沙河,拦路吃人;白龙马焚烧龙珠。而最终他们却走上了一心向佛的取经路,并且劣迹越多的积极贡献越大,可谓大恶终成大善,小恶终成小善。难道本性不但可移,亦可彻底改变?
私以为:流传至今的“本性难移”是对的,悟空等人的由恶转善并只是本性的善被最大化的发挥,本性的恶被最大化的抑制,不是恶变成了善。以悟空为例,其被监禁数百年,在惩戒与教育并举的方法下,其邪念被压制,从善的种子萌芽生根。再到被释放后,在取经的磨练和唐僧大善的引导、监督下,其内心善的树苗茁壮成长,恶念的空间被进一步压缩。但也只是得到了最大化的抑制,不可能消除。这一点在取经中杀人和背离师傅的一段事情中得到了印证。直至到了西天,其善已经发展成参天大树,并结出善果,其恶被深深压埋在土地。但是,如果有一天善树倒了,其恶念依然会腾空而出。正如本领越强的人,做起坏事的危害越大一样。此时善越大,恶亦越大。
近代的侵华日军,可谓罪恶滔天、恶贯满盈,犯下了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不可饶恕的错误。然而错误的根源是当时的日本政府把日本人人性恶的一面最大化的聚集和释放,日本社会普遍形成的对中国及中国人的轻视与仇视。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人都变成了魔鬼,而他们本性中的善被压制到无法形成善举的程度。
拿我们来说,再善良的人偶尔也会在大脑中蹦出邪恶的想法,再公正的人也会有私心。我们所能做的唯有引导大家从善、行善,形成公正、奉献的社会氛围,弘扬社会正气,宣传正能量,将不好的念头深埋大地或扼杀在萌芽状态,才能实现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变成美好明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西游记》读后感:本性真的难移?

赞 (0) 打赏

评论 0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