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摘抄及赏析 - 读《金瓶梅》而生怜悯心者,菩萨也

朗读这篇文章

读《金瓶梅》而生怜悯心者,菩萨也;生畏惧心者,君子也;生欢喜心者,小人也;生效法心者,乃禽兽耳。

———《金瓶梅》序 ​​​​


精彩点评:

1,虽然没读过,但我应该会是禽兽吧

2,真正读了之后就不会这么想了 金瓶梅是真正意义上的伟大作品 一个朝代的潮起潮落

3,金瓶梅是真正意义上的伟大作品。它奇就奇在 作者非常冷静的描述了明末时期那个奢靡但衰败的社会。并没有刻意丑化任何角色,却让人深刻的体会到了那个吃人的官(及商)场环境,也非常深度了解刨了人性的丑恶的一面。但最后不管是多坏的角色,死的时候读者心里都会一颤甚至落泪,苍凉感油然而生。

4,金瓶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本由文人自己创作的小说,在红楼梦之前与三国水浒西游并称明朝四大奇书,脂砚斋在批红楼的时候说过,“红楼梦深得金瓶壼奥”,毛主席也说过,“没有金瓶梅就没有红楼梦。”让其颇受争议的黄色内容不管是在哪个版本里都占不到3%,更何况中国大陆能买到的金瓶梅基本都是删减版。

5,生出家心……表面闹哄哄,内里空落落,总感觉作者是在劝人出家

6,《金》的作者叫笑笑生,感觉他一整本书都是在用笔讽刺嘲笑明末衰世的荒唐苍凉

7,世人都说西门庆是个无情的浪子,可是他又和贾宝玉差距多大呢?他冷漠、贪婪、贪色如命、肆意纵欲,终归还是遮不住自知的软弱与自私。李瓶儿死后,他最终还是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的“嚎啕大哭、肝胆剧痛”,因为他心里知道是自己的软弱和自私害死了李瓶儿,再也不会有人这么爱自己。故色欲麻木,加速死亡

8,菩萨,无论什么,不都是怜悯心嘛?君子,无论什么,对规律不都是畏惧心嘛?小人,禽兽,不都一直是嘛

9,杨思敏版的金瓶梅,推荐大家仔细研究体悟。本剧剧情跌宕起伏,情节扣人心弦,将封建地主阶级荒淫无耻的生活方式揭露得入木三分,对在伦理礼制和个人情欲中挣扎的底层妇女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个别画面纵有争议,但仍瑕不掩瑜。世人解听不解赏,长飙风中自来往。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金瓶梅》摘抄及赏析 - 读《金瓶梅》而生怜悯心者,菩萨也

赞 (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