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伯庸《长安十二时辰》(上)(下)读后感

朗读这篇文章

作者:孔鲤

《长安十二时辰》写的是大唐天宝三年长安城的一天,在这一天的十二个时辰里,主角张小敬穿梭于长安城的边边角角,成功阻止了一次恐怖袭击,扭转了一场政治变局。

张小敬,这个听起来很现代的名字,其实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姚汝能在《安禄山事迹》里记载说:「骑士张小敬先射国忠落马,便即枭首,屠割其尸。」张小敬是铲除杨国忠的骑士,但为何姚汝能特地点明他的名字,我们不得而知,无论是张小敬还是姚汝能,他们两个人在历史长河中只出现了这一瞬,惊鸿一瞥,然后迅速湮没。

其实何至于张小敬、姚汝能这些只留下名字的人,即便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人物们,在史书上也不过只有寥寥几千字的痕迹,而这就已经是他们的一生。

历史中的蚍蜉们。

从主题来看,本书其实和《绣春刀》电影想表达的内容是一样的,但是本书显然更复杂,也更需要扎实的历史基础。从长安城入手,了解整个长安城的分布,并了解长安百姓的衣食住行,这时再进行代入思考,才会布下一个又一个局出来,而发生在十二个时辰也就是一天之内的这个故事,往往情节之紧凑,节奏之紧张,是非常考验功底的。作者办到了,这让人读来颇有滋味。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马伯庸《长安十二时辰》(上)(下)读后感

赞 (0) 打赏

评论 0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