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英美文学:莱蒙托夫《帆》

朗读这篇文章

@斩首之邀

#文学打假#
#莱蒙托夫#

今天是俄罗斯黄金时代的杰出诗人莱蒙托夫诞辰205周年纪念,提起他,很多人或许会先想到他大名鼎鼎的诗篇《帆》。哪怕不知作者,想必很多人也听过:“一只船孤独地航行在海上/它既不寻求幸福/也不逃避幸福/它只是向前航行/底下是沉静碧蓝的大海/而头顶是金色的太阳/将要直面的/与已成过往的/较之深埋于它内心的皆为微沫。”
但是这段中文译诗,却压根不是莱蒙托夫的俄语原文真相。
甚至我曾经也以为莱蒙托夫的原诗就这么写的,还跟风装小清新好几年🌚。直到我看了这首诗的英译:

A lone white sail shows for an instant
Where gleams the sea, an azure streak.
What left it in its homeland distant?
In alien parts what does it seek?

The billow play, the mast bends creaking,
The wind, impatient, moans and sighs…
It is not joy that it is seeking,
Nor is it happiness it flies.

The blue wave dance, they dance and tremble,
The sun’s bright ray caress the seas.
And yet for storm it begs, the rebel,
As if in storm lurked calm and peace!

这英译本和第一段提供的中文差别也太大了吧?但英国的俄译在世界上也极其优秀,应该不会犯与中文出入太大的事故。于是我又找找看这首诗有无其他中译本参考,因而我找到以下几个译本:

x度百科版:《帆》
蔚蓝的海面雾霭茫茫
孤独的帆儿闪着白光!…..
它到遥远的异地找什么?
它把什么抛在了故乡?……
呼啸的海风翻卷着波浪,
桅樯弓着腰在嘎吱作响……
唉!它不是在寻找幸福,
也不是逃离幸福的乐疆。
下面涌着清澈的碧流,
上头洒着金色的阳光……
不安分的帆儿却祈求风暴,
仿佛风暴里才有宁静之邦。

当然x度百科也不一定就对,于是我又看看有无专业翻译老师的译本对比:

余振译本《帆》
大海上淡蓝色的云雾里,
有一片孤帆闪耀着白光!……
它寻求着什么,在迢迢异地?
它抛下什么,在它的故乡?……
波浪在汹涌——海风在狂呼,
桅杆弓起腰轧轧地作响……
唉!它不是在寻求幸福,
也不是逃避幸福而奔向他方!
下面是比蓝天还清澄的碧波,
上面是那金黄色的阳光……
而它,不安的,在祈求风暴,
仿佛是在风暴中才有着安详!

顾蕴璞译本《帆》
蔚蓝的海面雾霭茫茫,
孤独的帆儿闪着白光!
到遥远的异地它寻找什么?
它把什么抛弃在故乡?
呼啸的海风翻卷着波浪,
桅杆弓着腰嘎吱作响……
它不是在寻找幸福,
也不是在从幸福中逃亡!
底下是比蓝天清澈的碧流,
头上泼洒金灿灿的阳光……
不安分的帆儿却渴求风暴,
仿佛风暴里有宁静蕴藏!

以防万一,我又找到俄语原文。发现英译和余振、顾蕴璞包括百科版中译本均能和原文对上号。
那么开头那段:“一只船孤独地航行在海上/它既不寻求幸福/也不逃避幸福/它只是向前航行/底下是沉静碧蓝的大海/而头顶是金色的太阳/将要直面的/与已成过往的/较之深埋于它内心的皆为微沫。”怎么就劣币驱逐良币成为大众印象了呢?
原因在这,出处链接:网页链接(第一篇最后那段)
原来又是一出名人效应,经过《看见》的柴静带师转述,莱蒙托夫这首名诗就被她意译成这样[doge]。
还别说,意译得挺好[二哈]。只是她只转述前面,与之相对的“将要直面的/与已成过往的/较之深埋于它内心的皆为微沫。”这句无病呻吟,却不是她,而又是豆瓣带文豪自行添油加醋,不信请看:一只船孤独地航行在海上


一读俄文,悲伤和悲伤中的力量就马上感受到了

大概看了下俄文,第一版连原意都没有尊重啊(就完全错的)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浅析英美文学:莱蒙托夫《帆》

赞 (0) 打赏

评论 0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