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契科夫

朗读这篇文章

最近,这不是疫情嘛,不能外出,除了吃喝拉撒,就是读书了。

看了很多书,内容非常杂乱,有文的,也有理的,有历史,也有社科。

这些天,又重看几大短篇圣手的作品。

我在看契科夫的小说集。

欧亨利的书,我有

世界短篇小说三巨匠中,我个人更喜欢莫泊桑。

对于契科夫,我原来是很忽视的,这些年,可能是看了很多地理历史的资料,再重看契科夫,又有了新的感受。觉得他是个伟大的作家。

伟大在哪里呢?他狠狠地批判了俄国的专制制度,和这种制度下扭曲的人性。

这显然与他的生活环境有关,众所周知,俄国自古以来就是个高压社会,老百姓不自由,知识分子不自由,老百姓不自由,表现在他们是奴,农奴,被束缚在庄园里,过着牲口一般的日子,知识分子不自由,表现在他们有什么异议,就会被流放到西伯利亚,反正俄国土地大得很,边陲地区又缺人,流放去监禁劳动。

文学作品是对现实的反映,作家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创作作品。

比如,莫泊桑的《项链》写了一个被虚荣心所害的妇女,这样的事,发生在巴黎。一点都不奇怪。

而契科夫的小说也有自己的特点,最大的特点,就是处处折射出俄国的专制。

《胖子和瘦子》,两个久未谋面的朋友相见,热情地叙旧寒暄,当瘦子得知胖子已经是三品文官时,立即卑躬屈膝。

瘦子趋炎附势,阿谀奉承的原因是什么?

就是俄国的官本位制度,官大,权大,压死人。

名篇《变色龙》 一只小狗咬了工匠的手指,警官奥楚蔑懦夫来处理,他根据狗的主人是不是将军,不断地改变自己的态度。如果狗主人是普通百姓,他就惩罚小狗,如果是将军,他就溜须拍马。

这样的人,我们读后,有似曾相识之感。

我们见过,只不过没有这样夸张。

《小公务员之死》记叙了一个小公务员在剧院看戏时不小心冲着一位将军的后背打了一个喷嚏,便疑心自己冒犯了将军,他三番五次向将军道歉,最后惹烦了将军,在遭到了将军的呵斥后他竟然一命呜呼了。

这样的人,我们也见过,甚至我们自己也曾有过类似的心态,生怕得罪了领导,在领导面前,小心翼翼,唯唯诺诺。

《套中人》别里科夫把他的思想也极力装在套子里。只有政府的告示和报纸的文章,其中写明禁止什么事情,他才觉得清清楚楚。

平日里谨小慎微,不敢越雷池一步,年轻人的所有行为,他都看不惯。

别里科夫这样的人,我们也见过,现在微博上的很多发言者,就是复制黏贴,复制官媒内容,诸如“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的文字。

《第六病室》是契科夫最大胆的一部作品。揭露了沙皇俄国像监狱一般阴森可怕,批判了不以暴力抗恶的主张。小说有意让人物活动在病室这个有限的空间里,暗示第六病室就是俄罗斯大监狱的缩影,而这里的“病人”则代表着全体受苦受难的俄罗斯下层人民

列宁非常喜欢《第六病室》

有人计算过,罗曼诺夫王朝三百年,平均每天扩张领土55平方公里,一个不断扩张的穷兵黩武的国家,必然是专制的国家,唯有如此,才能集中资源,在战争中获胜,但是这样做,老百姓负担沉重,思想也受到禁锢。

俄罗斯人性格里的好斗,坚韧,以及忧郁,就由此而来。

二月革命后,沙皇制度被推翻,十月革命后,建立了社会主义苏维埃。但是,苏联时期的人们依然不自由。

列宁格勒,我回到我的城市
熟悉如眼泪,如静脉,如童年的腮腺炎。
你回到这里,快点儿吞下
列宁格勒河边路灯的鱼肝油。
你认出十二月短暂的白昼
蛋黄搅入那不祥的沥青
彼得堡,我还不愿意死
你有我的电话号码
彼得堡,我还有那些地址
我可以召回死者的声音
我住在后楼梯,被拽响的门铃

苏联时期的诗人曼德尔施塔姆的作品《列宁格勒》,作品里有强烈的暗示,契卡人员随时可能破门而入,抓走诗人。诗人最后死于流放地。

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

她在一篇文章里回忆了苏联时期的生活,也回忆了现在俄罗斯人的生活。

她写道:国家成了老百姓的宇宙,取代了他们的一切,甚至生命。他们无法摆脱伟大的历史,无法和那段历史告别,无法接受另外一种幸福,不能像今天的人们这样,完全潜入和消失于个体生活中,把渺小看成巨大。人类其实都愿意单纯地生活,哪怕没有伟大的思想;但这在俄罗斯生命中却从来没有过,俄罗斯文学也从不是这样的。

我们曾准备为自己的理想而死,准备为理想而战斗。可是开始的却是“契诃夫式”的生活,一种没有历史的生活。所有价值观都崩溃了,除了生活价值。生活是最广泛的。我们产生了新的梦想:建一幢房子,买一辆好车,种一些醋栗……自由原来就是恢复小市民生活,那是以前的俄罗斯生活中羞于启齿的。

父亲说:自由就是去除恐惧;八月的那三天我们战胜了政变;一个人在商店里有上百种香肠可以挑选,就比只能选择十种香肠的人更自由;不被鞭挞就是自由,可是我们永远等不到不被鞭挞的后代们了;俄罗斯人不理解自由,他们所需要的就是哥萨克和鞭子。

电视上有几十个节目,互联网上也有几十个“苏联”怀旧网站。斯大林时代的劳改营,从索洛夫卡到马加丹,居然都作为旅游景点开放。广告词上承诺说游人将会得到充分的劳改营体验,会发给你劳改犯的服装和干活用的锄头,还向游人展示经过翻修的劳改犯居住区,最后会组织游客在劳改营钓鱼……

老式的思想再次复活:关于伟大帝国,关于“铁腕”,关于“独特的俄罗斯道路”……苏联国歌回来了,共青团之歌还在,只是改名为《我们之歌》,执政党就是复制版的苏联共产党。总统大权在握,如同当年的总书记,拥有绝对权力。

人们阅读报纸杂志,沉默不语。扑面而来的是叫人喘不过气来的恐怖!怎么能如此生活?许多人把真相视为敌人,也把自由视为敌人。

俄罗斯还是那个俄罗斯,一百多年过去了,现在的俄国还有契科夫时代俄国的特点。

千年椴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重读契科夫

赞 (0) 打赏

评论 0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