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母的“舍”与“拒”

朗读这篇文章

在中国历史上,出了四大贤母:孟母、陶母、欧母与岳母。陶母也即东晋名士重臣陶侃之母,她以“截发筵宾”与“封坛退鲊”的教子故事,传名后世而留下千古佳话。
东晋时期,门阀制度一统天下,世家大族盛行,出现了“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像司马皇族、王家、桓家、谢家、郗家等显赫在目,寒士很难有出仕机会。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贫寒家族的陶家,竟然出了一位大名鼎鼎名倾东晋的陶侃。他虽出身贫寒,却能够踏入仕途,一步步高升,戎马倥偬一生,官至人臣中的侍中、太尉、荆江二州刺史,都督八州诸军事,被封长沙郡公,成为岌岌可危的东晋王朝的柱石,多次平叛功成,立下赫赫战功,使东晋江山得以延续。一个贫寒之子,在那个时代何以能够脱颖而出,这就不能不说她母亲湛氏之功了。《世说新语?贤媛》中就讲述了她的“截发筵宾”和“封坛退鲊”两则故事:

陶侃年少时就有大志向,可家境贫寒,苦于投靠无门,只能与母亲湛氏住在一起。他的同郡,出了位范逵,很有名气,被举为孝廉,正是这个人成了陶侃的引荐人。一天,范逵偶然投宿到陶侃家中,当时下了好几天的雪,陶侃家是一无所有,而范逵的仆人和马匹很多。仓促间无以待客,陶侃的母亲说:“你只管前去招待客人,我自有办法。”湛氏把头发垂到地上,剪下来做成两个假发,卖掉的钱买了几斛米。把房子的柱子砍掉一半,当作柴。把所有的草席铡成马草。晚上,置办了精美的食物,范逵的随从们没有什么可缺的。范逵很赞叹陶侃的才能,又非常感谢他的厚礼相待。第二天早上范逵离开时,陶侃追送不止,走了百余里。范逵说:“已经走了很远了,您该回去了。”陶侃依然不返回。范逵说:“你回去吧。到了洛阳我一定为你美言的。”陶侃这才回去。范逵到了洛阳,果然如他所说在一些大人面前称赞陶侃,陶侃因此而大大获得美誉。

在中国人的观念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至始也”。正是陶母的这一举动,使范逵大为感动,感慨说道:“非此母不生此子!”。才把握住了儿子陶侃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据说,在送的路上,范逵问陶侃:“你想到郡中去任职吗?”陶侃回答说:“想去,可苦于无人引荐。”后来范逵拜见庐江太守时,极力赞美陶侃。正是得力于范逵的推荐,陶侃被太守召为督邮,领枞阳县令。陶侃从此步入发达仕途而官运亨通。

湛氏为儿子抓住难得的机会,可以舍上一切,但为了儿子的前途却又表现得十分吝啬。陶侃年轻时,做管理鱼梁的小官,曾经把一坩腌鱼送给母亲尽孝。他的母亲将鱼封好交还给送来的人,并给儿子回了一封信,说:“你作为官吏,用官家的东西来孝敬我,不但没有益处,反而增添了我的忧愁。”
陶侃收到母亲退回的鱼鲊(腌鱼)和回信,大为震动,更愧疚万分。他从此下定决心,要一生遵循母亲教诲,清白做人,廉洁为官。正是在母亲自小严格教育下,使陶侃养成了一向严于律己、生活极为节俭之性。这在《世说新语?政事》中有记载:
说陶侃生性极为节俭,办事认真,勤于政事。他在担任荆州刺史的时候,命令造船官将锯末都收集起来。大家都不明白他这样做到底是为了什么。后来,正月初一朝会的时候,正赶上雪后初晴,厅堂前的台阶上十分潮湿,不方便通行。于是,陶侃下令将之前收集的锯末覆盖到台阶上。这样行走起来一点儿担扰也没有了。官府里所用的竹子,陶侃又下令将粗厚的竹头收集起来。收集的竹头很多,堆积如山。后来,桓宣武出兵讨伐蜀地,造船的时候,正好利用这些竹头做钉子使用。这就是成语“竹头木屑”典故的出处,以此来比喻可以利用的废物,也用来指一些可用来应急的东西。
由此可见,将陶母列入“四大贤母”之中,是实至名归。难怪明朝张九韶在《重修陶母基记》中赞说:“世之为母者如湛氏之能教其子,则国何患无人材之用?而天下之用恶有不理哉?” 陶母的“截发筵宾”的舍,是为了给儿子赢得机会;“封坛退鲊”的拒,是为了警醒儿子勿以恶小而为之。这一“舍”一“拒”间,是母亲爱子最为闪光点,在今天读来,仍是光彩照人。
每当我们想起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五柳先生,情不自禁地吟诵起陶渊明的田园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时,是否真切地感受到陶家的“截发筵宾”与“封坛退鲊”家风的传承呢?

作者简介
朱双顶,网名东香人,省直机关退休人员,在家以读书为乐,近年内重拾旧时雅好,不时写点扎记、散文、随笔、诗歌等,先后在多家微信公众平台上发文二百余篇。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陶母的“舍”与“拒”

赞 (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