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墉《靠自己去成功》读后感:有远见的父母,懂得做孩子人生的引路人

朗读这篇文章

《靠自己去成功》

原著 | 刘墉
解读 | 林小白

知乎上有个问题:教育孩子究竟有多难?

下面有网友回答: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这句孔子说过的话,放在教育孩子之上,分外准确。

教育孩子是一门艺术。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虽然有遗传的因素,也离不开家庭教育的功劳。

然而很多父母身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于如何做好“老师”这一身份,如何“授课”却有些无从下手。

但有这么一个智者,他深谙教育子女之道,巧妙地用言传身教和书信,把想要教导孩子的事情,传递给孩子,让孩子越来越好。这个人就是知名作家、教育家刘墉。

《靠自己去成功》是刘墉专门写给女儿的书。在这本书中,刘墉和女儿谈论了怎样规划睡眠、怎样利用时间、怎样提高效率等话题,这些话题都很适合家长和孩子。

刘墉认为,教育孩子要实行自由教育、爱的教育,而这本书就是这两种观点的融合。

学会独立,做自己的主人

在美国,孩子年满13岁就可以独自在家,甚至可以帮忙照顾宝宝。因此,只要孩子10岁以上了,就可以尽早学会独立。

而独立的第一件事就是对自己负责,而不是把什么事都交给父母。

独立的孩子,应该可以把属于自己的东西收纳好,可以把自己的内衣裤放到洗衣篮里,在门铃响时,自己去应对。

除此之外,离开父母,勇敢地走出去,也是孩子独立的良好机会。

刘墉女儿要去草山音乐学校参加夏令营,为期7个礼拜。既不准孩子打电话,也不准上网,连电视都没得看,父母还不能去探视。

刘墉的朋友知道了这件事,感到很不可思议,问刘墉怎么会放心。但刘墉回答,年轻就是得迈出步子,看看地平线的另一边会是什么样子。

所以虽然孩子对夏令营是害怕的,但还是坚持去;刘墉和太太虽然不舍,但也还是同意她去。因为选择勇敢走出去,就是独立的开始。

独立,是一个孩子成为小主人的标志,孩子应该开心自己可以做自己的主人,让自己尽快独立。

学会聪明的安排,大大提升效率

在美国,很多孩子上学都是坐校车,但刘墉女儿却需要妈妈接送。倒不是因为孩子娇气,而是因为孩子是个完美主义者,她要求什么东西都得整齐,于是出门需要花的时间就比别人长。

但在刘墉眼中,这是不知轻重缓急。

不知轻重缓急,在这个竞争化的社会里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这个世上总有意外,凡事不可能都等你准备好才发生。因此,学会优先顺序的考量则尤为关键了。

就像刘墉在画昙花的时候,会打破原有的绘画习惯。原先刘墉画花,会先从左侧画起。但因为昙花盛开的时间实在太短暂,刘墉会画整朵花,花画完了,再画叶子。这样哪怕花凋谢了,叶子还能作为画画的参照。

你瞧,只要分清楚缓急,学会考虑优先顺序,我们就能在有限的时间里达到最好的效果。

除此之外,聪明地面对待办事项,也能大大提升我们的效率。

刘墉女儿曾因为既要参加科学比赛,又要留校演练,还要做好功课而焦躁不已。

对于这种情况,刘墉给出的建议是,既然要做的事情无法逃避,我们只能面对,而面对的最好的方式,就是把要做的事,一件件列出来,先把最重要的那件先完成。

这就像考试,如果我们碰上了不会的题目,与其一直想,倒不如先跳过,去做自己会的。

焦躁是在浪费时间,与其担忧,但不如先行动起来。

分清楚轻重缓急+考虑优先顺序=满格的工作效率。

拥有好的心态,
是从容面对人生的前提

一天,在吃晚饭时,刘墉女儿说马上就要举行生物科学会考了,她很紧张。这时,刘墉就告诉她要有平常心。

平常心,是让人用平常的心情面对特殊的情况。

好比说,你每天早餐都吃一个蛋、一块面包,晚上都睡七八个小时,那么考试的时候,也应该和平时一样。

但如果我们把考试看得太重,在考试当天,多吃了蛋、面包,甚至还喝了果汁,那么到了考场,很可能因为吃太多或吃得不习惯而闹肚子。

所以,孩子面对考试感到紧张,最好的疏解方式就是完全按照平常的时间上床睡觉。

其次,当我们面对不平常的情况时,越要早早安排,把那些不平常的负担,用充足的时间去分散。

举个例子,很多孩子对考试有负担,那就应该在平时就认真学习、提早准备。如果你需要穿新衣服去参加比赛,就要提早把衣服试穿一遍,多走动走动,看看自己是否适应。

刘墉除了告诉女儿要保持平常心,还告诉她,遇到不公平的时候永远不要只是抱怨。

有一天,刘墉女儿回到家,满脸不开心。说自己参加了学校诗社的比赛,居然没有得奖。她对自己的作品很有信心,因此觉得十分不公平。但刘墉告诉她,不高兴不是解决方式。

家长需要让孩子明白,这个世界本来就不公平。有人漂亮,有人丑陋;有人高,有人矮;有人富贵,有人贫穷;有人聪明,有人愚笨。

对于这些不公平,我们要么就强力去抗争,要么就要化悲愤为力量。

不要抱怨,更不要怨恨。

有时这个世界没有那么美好,
我们需要保持警惕心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名学生去逛百货公司,遇到一个女人求助。他答应了那个女人,帮忙把两包东西拿到门口的一辆白色车子上。

但他还没走出去,就被百货公司的警卫抓住。原来,那两包是还没付钱的贵重商品。这名学生因为人赃俱获,百口莫辩。而那个托她帮忙的女人,和那辆白色车子早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刘墉借这件事告诉女儿,这个世界并没有那么美好,它有时候是充满危险的。

作为家长,需要提醒孩子提防陌生人,但更需要提醒孩子,注意“披着羊皮的狼”。

“披着羊皮的狼”,是那些看起来不会侵犯你的,看起来不会陷你于困境的,甚至看起来和蔼可亲的人。当他们的举止怪异时,万万要小心。

除此之外,家长还要反复提醒孩子,人生的路,一定要小心走。

《礼心》上有句话”人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意思是你初到一个地方,必须先问那里有什么禁忌;进入别国时,一定要问问当地的习俗。

好比说,女性去了阿拉伯国家,出外就得罩上黑袍,毫不例外,连各国外交人员的女眷都是这样。

而大家这么做的原因很简单,这是不同国家不同宗教的文化差异,哪怕这位女性的身份再尊贵也要如此,否则就可能有麻烦。

因此,家长需要提醒孩子,要尊重不同的文化差异,出门在外,一定要入乡随俗。

人生之路,父母能陪伴孩子走的路是有限的,大部分的人生旅程,孩子需要一个人去走。越早把这些注意事项告诉孩子,孩子能越从容地面对这个世界。

这个世界很美好,但也需要我们保持警惕心。

以上就是本书的精华内容。

我们常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而教育孩子也是一样,需要因材施教。

刘墉认为,每个孩子都有他的特质、优点。而作为家长,最好的教育是让他们这些长处获得充分的发挥。

这就需要对他们进行自由教育和爱的教育。

正如木村久一所言,家庭应该是爱、欢乐和笑的殿堂。

用爱、欢乐和笑来教育孩子,这是一种智慧。而智慧将生出三种果实:善于思想,善于说话,善于行动。

而这样的孩子,一定可以走得更远。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刘墉《靠自己去成功》读后感:有远见的父母,懂得做孩子人生的引路人

赞 (0) 打赏

评论 0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