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四个四重奏-荒原·上》T.S.艾略特

朗读这篇文章

【评分】⭐️⭐️⭐️⭐️

  • 序言
  • 一、普鲁弗洛克和其他观察到的事物
    • 杰·阿尔弗莱特·普鲁弗洛克的情歌
    • 一位夫人的画像
    • 序曲
    • 大风夜狂想曲
    • 窗前晨景
    • 波士顿晚报
    • 海伦姑姑
    • 南希表妹
    • 歇斯底里
    • 献媚的谈话
    • 一个哭泣的年轻姑娘
  • 二、诗
    • 小老头
    • 笔直的斯威尼
    • 一只处理鸡蛋
    • 河马
    • 不朽的低语
    • 艾略特先生的星期日早晨礼拜
    • 夜莺声中的斯威尼
  • 点评:★★★★☆

序言

说话者(诗人)踏月走回他的住处,月色的“合成”魅力融去了记忆的寻常秩序,提供了一种新的自由联想方式,在这种自由联想中事物仿佛获得了不同寻常的秩序和认识。诗中的路灯似乎是在衡量着时间的进程,每一盏路灯投出光束,照在自己的意象上,让记忆从它一般的联系中解脱出来,给意象一种新的合成意义。

标题为希腊文,这是首运用了戏剧性内心独白的诗,展示出一个老人正在回顾他的一生,试图寻找一种可以信奉的东西,但就像他所居住的那个世界,他已丧失了爱情和信仰。艾略特原拟把此诗作为《荒原》的引诗,后经庞德劝阻,将它单独发表。诗一开始的戏剧性场景是:一个“悲观绝望”“无能为力”的小老头在等待象征着具有复活生命能力的雨(即《荒原》中的水),一边让一个孩子读书,书中的内容多少唤起了小老头与之有关的思想和联想。

暮色中,他走过条条街道,思想随之无边无际地蔓延开去。仅耽于空想的内心独白。对于爱情,他开始经历一次浪漫主义的幻灭,他的内心依然有浪漫的色彩,但又模糊地意识到这层浪漫色彩的虚伪性。幻灭中掺杂着自我嘲讽。整首诗也是这种似是而非的复调,题为情歌,实际上缺少的恰恰是真正的爱情。

这个比喻颇有英国17世纪玄学派诗歌的“暴力的联结”意味。也就是把两种表面上看来无甚关系的东西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发挥,让读者去思考其内在的相似性:如这段里,暮色作为时间概念,居然“上了乙醚”,那自然是病了,这就暗示这个时代,包括普鲁弗洛克本人,都已病了;另一种解释也可以是,“上了乙醚”表示时间意义的终止,意味着普鲁弗洛克以后的思想宛如上了麻醉药的病人。

想象那个捧着他外衣的侍从在一旁暗笑,又在形而上的想象中将暗笑的侍从看成是生活、命运、宇宙对无所事事的“永恒”的态度。

哈姆雷特一味自我内省,犹豫不决而无比痛苦。这里普鲁弗洛克突然提及哈姆雷特,表示想要切断他刚才沉溺其中的哈姆雷特式的内心独白,但又重新想起自己在生活中那种从属的、非英雄的角色。另外一层延伸意义也可这样理解:哈姆雷特毕竟还是一个伟大时代的英雄人物,也做过热情的斗争,但普鲁弗洛克在现代社会中,至多只能扮个小丑的角色。

在最后几行里,普鲁弗洛克不是在女士们的客厅“逗留”,而是在“大海的房间里”,那里海仙女围着他,这当然只是梦或幻想。“人的声音惊醒我们”,醒了就意味着回到人世,而这里的现实生活似乎要把人们“淹死”一样。诗人突然用“我们”一词,表示普鲁弗洛克的情况不是个别的,而是普遍的。

一个富于性欲意味的意象,同时是斯巴达人勇败波斯人的字面意思的译法,也是书中可能涉及的英雄故事延伸后的联想,与小老头的处境形成对比,因为小老头的过去一事无成,现在的境况更是肮脏和堕落。从“我的房子……”起转写现在。

诗的标题暗示着淫乱无度的性生活。此外也可参看爱默生的文章《论自助》。爱默生说:“如果一个人,知道力量是内在的,知道因为人得寻找身外的美德而是软弱的,那么当他意识到这点后,毫不犹豫地开动思想,立即改正他的缺点,用笔直的姿势站立,命令他的四肢,创造奇迹;正像一个用脚站立的人比一个用头站立的人要强。”这当然是爱默生理想的人的形象。这首诗的第二十五六行提到了爱默生。艾略特显然是把“笔直”的“现代人”和爱默生笔下理想的人进行对比,对现代人的荒淫和堕落做出嘲讽和抨击。

与瓦格纳的歌词呼应,这是诗中说话者在荒原上虽生犹死的生活中仍珍惜青年时代的经历的回忆,艾略特用一瞬即逝的美的形象与缥缈的城中堕落的场景进行对比,又暗示着美好回忆只能是过去的、失败了的经验。

耶路撒冷雅典亚历山大
维也纳伦敦
充满了迷梦的城,
鬼魂昼夜在招呼过路的人。

去年你种在你花园里的尸体
抽芽了吗?今年会开花吗?
在莱门河畔我坐下哭泣…

读《荒原》这首诗并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诗中含有大量典故,据统计至少引用了35位作家的56部作品(《旧约》、瓦格纳歌剧《特利斯坦和伊索尔德》、赫胥黎小说《铝黄》、莎士比亚部分作品、但丁《地狱篇》、史诗《伊利亚特》、弥尔顿《失乐园》、英国民歌《伦敦桥塌了》等)。所以,初读不易懂是情有可原的。因为连艾略特本人也说:“这首诗本来就没有什么构架。”他甚至说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要表达什么,直到表达出来为止。

本来是一副古典美人的梳妆图,突然聚焦到她艳俗的化妆品,香气与污垢搅拌在一起,诗句中有一种浓重的污浊与窒闷感。

在《火的布道》里,佛要他的众门徒悟出怎样躲避情欲的熊熊火焰,怎样过一种神圣的生活,最终达到涅槃,避免生死轮回。火的象征是毁灭性的。

精神被丢弃在荒原,
只留下肉体在纵横着欲望。

地狱燃烧着魔鬼的烈焰,
地上遍野是虚无和堕落,
有欲无情,有身无灵!

即使这座城已形同坟冢,但浪子和姘妇的笑闹声仍然隐隐可闻,是尸体不散阴魂徘徊不去,还机械重复这生前的荒淫无度的生活。

曾经是年轻面庞,
如今是腐尸骷髅,
没有活下去的冲动激情,
也没有可以死去的痛苦。
精神处于颓唐、荒凉中。
在生和死之间疲惫晃荡!
——这是我理解的艾略特本人生命存在议题里得死亡焦虑。

这首诗里似乎看到了佛教的生死轮回的佛教思想;也有基督教里灵魂重生的洗礼隐喻。在“生—死—再生”的循环里,看到艾略特精神上依然深层的盼望希冀。

本首诗“水”象征着生命,同使又象征着欲望和死亡;上一首诗里“火”象征着净化,同时也象征着恶欲和苦难。

不少人说从这两首诗里看到艾略特有信仰佛教的意图,在我看来不过是痛苦中似乎看到了精神寄托而已,当清醒来是更大的绝望,从精神的荒原里走出,希望和出路并不在这里!

那些现代文明的失魂的行尸在跌跌撞撞的聚集,一众城市“耶路撒冷(信仰)、雅典、亚历山大(文明)、维也纳(艺术)、伦敦(工业)”都是人类筑成的令上帝为之震怒的巴别塔,他们都在雷霆的狂怒中坍塌了,并回照了第一章中飘渺的城。这是现代文明的幻灭。

回归荒原的异像,荒原上的生命处于一种缺水状态之中,不断地在跋涉,结果连目的与意义也遗忘,成为机械性的重复,他们会变得更加渴。永远恐惧,永远得不到安宁,一次无路的迷途,惶惑随曝晒的日光在身边转了一周,但没有水。

正在走向通往混乱的路上,由于某种神圣的疯狂而神志不清,沿着悬崖的边缘前进,而且醉醺醺地唱着圣歌。资产阶级震惊之余,嘲笑着这些歌,圣人和先知则含泪听着它们。

他们要重新结婚了/不等蛆虫钻透你的尸衣,也不等蜘蛛/在你的墓志铭上织一条薄薄的门帘。

这首诗常被认为是艾略特描写精神空虚的“现代人”的代表作。悲观和虚无主义色彩弥漫在整首诗里,但也有批评家认为正因为艾略特不满于现状,才使这首诗有一种批判的高度。

人人都以为自己的世界
末日会是嘭的一声
谁又逃得过那“嘘”的一声

你以为你轰轰烈烈
也不过是小石子
激起水面的细纹
瞬间归于寂静无痕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读书笔记:《四个四重奏-荒原·上》T.S.艾略特

赞 (0) 打赏

评论 0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