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金庸、李咏、的个人回忆和一些鸡血

朗读这篇文章

–平生不见陈近南 纵为英雄也枉然;这种金庸式的语言已经充满了八零后生活的方方面面

然后是李咏,说实在的,当然不像金庸这样充满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大家如果记得之前一篇“我如此爱你”,其中回忆了在丰台住的两年,其中这个小区就是李咏曾经住过的地方,我去的时候,中介都在说这个事儿。再缅怀下:

011:怡海花园

有一次找游泳馆,因为在uk养成了游泳的习惯,去了九号线科怡路的怡海花园,当时就还挺喜欢,感觉比起西客站旁边“更有生活气息”,就办了卡,坐几站地铁去游泳sometimes

后来检查椎间盘有点突出,应该是比较轻微的那种,想着每天坐不行啊;当时的方案是,搬家远一点,强迫自己坐地铁的时候,吊在拉手上,相当于人工牵引,治疗腰椎——那就索性搬去怡海花园吧,反正游泳卡都办了。这是第一次接触自如,当时还参加了一个减免服务费,也就是俗称中介费的活动,100多位兄弟姐妹给我点赞,感谢!

怡海花园这面积挺大,后来发现客厅优化间都这样,我把宜家桌子架在两把椅子上再架在窗台上,开启了我站着办公的漫长历史。

那边生活确实便利,后来我还很纠结要不要换房到这儿;当时下楼就是健身房,我经常上班提前一会出门,在健身房洗澡游泳一小会再去上班,神清气爽。

当时墙上还贴了一些足球动作,我终于理解,悟到的;唉,不知道为什么还这么有激情,哈哈,不过单位踢球感觉还是很爽的,

在这里买了macbook,终于拜托那台陪我去uk、剪片子玩使命召唤的那台台式机了,电子产品果然更新换代快,我这个已经算撑了很久的了,当时一般用还好,但是没事就黑屏死机;招行免息分期,买了air的差不多最高配,回头看有点浪费了,稍微等等,就能买新的macbook,金色那款

因为之前是笨拙的台式机,所以当时就买的air,终于轻便了

之前找同事老公帮忙,在pc上装了os,俗称“黑苹果”,现在终于用上正品苹果了。也想起一位在网易工作的兄弟,大学刚毕业那会,刷信用卡整了一台macbook,我第一次知道1024就是在那台macbook上,当然跟兄弟无关,是豆瓣上很偶尔发现的,然后顺藤摸瓜,哈哈,

经常下楼一个人溜达,夜里;记得那会发了条朋友圈“小区里好多遛狗的,我把自己溜了一圈”;大家都回复,单身狗也是狗,溜得好!

还会夜里去篮球场打篮球或者踢足球,主要是为了控制体重减肥吧,不过带着蓝牙耳机听着course运球的我,还是挺怀念的。

怡海花园住着其实相当舒服,小区里啥都有,也热闹,差不多整整一年吧,后来想着最好有个独立卫生间的,再加上健身房到期(先办卡后搬家我是),就又在附近换了

012:宝隆温泉公寓

就在附近,乍一看挺破,其实还行吧,位置,小区绿化,还有一个类似古装武侠剧吸取日月精华的那种大圆形石台,有时候晒晒太阳或者月亮都觉得自己的内力有所增加。

在这里最大的收获是结识了后来关系很铁的一帮室友。一对从西安来北京闯荡的夫妻,男的西北汉子恣意妄为潇洒不羁,同时为人处世有非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我觉得前者跟我很像,后者值得我学习;女的智慧贤惠而且厨艺出色,我经常蹭饭,也经常聊一些工作生活上的事情,往往聊得比较深入;另外一对情侣,男的大个子,肌肉猛男,校队成员,可惜腰椎问题没法跟他一起打球,看到他就想起当年在社交平台狂分享篮球相关信息的当年的我,也许是精神寄托吧对我来说;女的豪爽泼辣又贤惠能干,给我很多法律知识的启蒙和普及;大家在一起经常涮火锅或者一起聚,都面临着很多共同的话题彼此又没有芥蒂。我跟我妈介绍就说我们就像欢乐颂里边那种关系,比较铁,现在也是这样。

记得刚搬过去的时候还坚持keep,后来就没有了;不过自己组装了一个巨大的做引体向上的架子,现在放在新家很占地方,而且容易绊倒人;不过尽管家人强烈反对,我还是没扔,比较从一块块铁到一个架子的组装,包括跑出去附近的装修城买扳手的经历都历历在目;

楼下有一家顺哥小面,重庆小面,味道非常好几乎成了我的个人食堂;不过后来室友推荐另外一家兰州牛肉拉面,我去,那味道,那叫一个好吃。现在想起都能流口水;12块钱一碗,爽。那里还有不少好吃的,羊腿啊,烤串啊什么的,室友甘肃人,能看出来肉质很不错,老板和店员也是他们老家那边的,穆斯林,质量过硬。

在这里也经常自己夜里出去溜达,经常走到怡海花园,一圈一圈的,想起以前的事情,——我发现自己太爱怀旧了。

有时候骑自行车去角门东附近的迪卡侬,记得有一天看了《荒野求生》,恨不得整一生户外的行头,容易冲动啊;

现在看到九号线还会想起011和012的那段时光,也不是煽情,就是不停想起那会那个状态,那些个事儿。

然后听了一个哥们做的影评类谈话浪漫,相当牛逼,堪称专业,个人感觉倾听时候的愉悦感和信息量以及所引发的思考不亚于高晓松的那个栏目,现在给大家低调推广一下,见上方二维码:

这期由张艺谋的“影”说起,主要讲黑泽明的“影子武士”,非常有深意,有一些诸如身份认同等概念即便现在也有探讨的意义。

想起来也是在怡海花园的时候某个不上班的日子在屋里自制火锅然后看了七武士,非常upbeat,乐观向上,展现了一个由愿景驱动,由精英操盘的一个以小博大以少胜多的故事,在体会到命运的洪荒之力前,非常社会年轻的我们。

黑泽明的《罗生门》是另一个经典的故事,符合法理学中所说,不存在绝对的客观事实,所谓的事实都是需要被人认知的,也就是所谓的主观事实(这也是为什么法律上强调程序正义)。

现在想起来罗生门,觉得它有另一重作用,那就是把人类社会现实存在的某种现象用非常文艺的方式表述出来,并且使之流行化,进入大众认知,在别人还没有这么做之前。相当于在人类认知史上注册了专利,以后大家再说起这种现象,直接就是罗生门了。

这也让我想起朱与非老师所说的,实证、直观与格局。大概意思就是,这个现象就在那儿,就看你能不能发现。

  纠正事实依赖实证考察,纠正不言自明的事实则依赖直观洞见。
  实证探索信心满满的依据在于,事物早已被光芒照亮,直等着我们去发现。正因如此,我们摆出太阳、地球、月亮的运行关系,“天狗吃月亮”的解释就不攻自破;理解折射原理,筷子在水中的弯曲现象就不会惊扰我们;挖掘出地下文物,《老子》成书晚于《庄子》的结论就不再成立。近代科学是在既定方法指导下进行观察积累、去伪存真和假说论证的学问。科学理论致力于可预期的理论,而它本身能达到什么程度也是可预期的。没有牛顿,仍然会有三大运动定律;没有居里夫人,仍然会有放射性元素的发现。单个的科学家并非无可替代,只不过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些翘楚科学家,与他们的名字紧密相关的科学真理或许会推迟几年甚至几百年才被发现。科学家是科学真理的发现者。真理作为事实,逗留在某个科学家头上,这是偶然,但这样的事实必定被揭示出来,却是必然的。实证方法的确立,造成了近代以来人类知识的大井喷。谁也无法否认其功绩。它的功绩主要并不在于确立了新知识的标杆,而在于让新的知识能够在既定的光亮下呈几何级数般涌现。亚里士多德的经验知识和培根的实验知识的区别,主要在于前者立足于不加干涉的旁观和构想,后者立足于主动干涉的实验观察和理论假设。通过主动干涉自然而强迫自然给出答案,这是康德所理解的近代科学的工作方法。这表明了,人类对自然真理的发现其实是一个主动过程。正是这种主动过程才导致真理探索在有对象存在的各个领域遍地开花。

  实证科学是在知识的大格局既定的情况下,对于人类搜索边界的进一步的持续澄清。这一知识的大格局就是人们对于真理概念的理解。

很多人都能发现,但是多少人能表达出来?很早一位老师说过,艺术就是表现,to beartistic is to present

扯远了,贴几张当年的观感,主要还是从人物的性格及其命运的互动这个角度,就像最近看大西洋帝国一样

然后是蓝洁瑛,说实在的,年轻的时候,脸颊丰满的时候,简直像高圆圆, 三联挑的,也是我最喜欢的,美得很

最后再来两端鸡汤,来自题图回忆金庸那位老师,需要声明的是,仅引用此两句话,并不代表赞同该老师其他观点:

鸡血01:

你只要做了正确的事,不可能得不到保佑;做了错误的事,也不可能得不到惩罚。你不用去操心这些事情了,你只管做下去就行了。什么是你应该做的事情,什么是你能做的事情,就要尽快去做。切忌不要因为各种机关算尽的算计,放弃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或者本来有能力故意不发挥。你那样的情况就很像神经上面说的,一个主人把钱交给几个仆人,其中一个仆人把钱埋在地下,最后回来被狠狠地骂了一顿。

鸡血02:

一个中产阶级,我们可以说,他之所以成为中产阶级,并不是他们和他们的父母像的那样,是因为我们算得很精明,我上了一个名牌大学,而是因为他们在历史的脉络中正好占据一个有利的位置,而这个有利位置有可能是他祖父一辈作出正确选择的结果,大多数情况下只是他们处在一个适当的位置上,稀里糊涂地搭便车的结果。

真正的决策者,例如日本在冷战期间站在美国这一边的这个决策,是极少数精英做出来的。而日本的中产实际上是这个决策的产物。不是因为他们足够聪明,在中小学的时候咬着牙逼他们的儿子读书,所以才立下大功,把儿子变成了中产阶级。老实说,如果你正好处在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日本经济开发期的话,你不一定要做优等生的。你在任何情况下,不做优等生,不上名牌大学,顺便去做一个小的创业者,开办一个小公司,你照样能发财的,你会变成一个学历很差、但是指不定比名牌大学毕业生挣钱还多的人。但是你如果不处在这样一个适当的位置,像是不在机场里面的那个传送带上那样,你做同样的事情就得不到同样的结果了。

最后再随便贴点东西,让这篇大杂烩更加杂

“讲道理,人各有长处,在还没有丧失小草帽的时候,总是挑战下不是那么长处或者未知的东西。证明自己旺盛的生命力又有何不可呢。本就是你我该做的事情。”

《中年危机拯救办》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关于金庸、李咏、的个人回忆和一些鸡血

赞 (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