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菲西《在德黑兰读洛丽塔》

朗读这篇文章

纳菲西的书(《在德黑兰读洛丽塔》)在三方面成为了帝国统治的意识形态前沿的权威著作:(1)它依赖着对美国逐渐全球霸权的集体遗忘,从未能阻止伊朗1979年革命开始,一直持续到入侵伊拉克后的灾难性后果——在《在德黑兰读洛丽塔》里,存在着对文学的历史背景的明显忽视和彻底洗白。(2)它展示了滥用一个合理原因(在这个问题上是对女性的压迫)来表达不合理的目的(美国的全球霸权)。(3)通过英文文学被一个将自己视为当代沙赫扎德的东方女人用以表达,它试图引发欧美人最黑暗的“东方幻想”,并以此诋毁伊朗国内外对美国帝国主义的竞争性文化反抗。只是在表面上,《在德黑兰读洛丽塔》仅限于贬低伊朗人,进而贬低伊斯兰文学体系;它同样重要的作用是诋毁所有竞争性的非白人文化,从非洲、亚洲到拉丁美洲和其他少数族裔。

Hamid Dabashi 伊朗裔哥伦比亚大学比较文学教授

这段话出自他的论著Brown Skin, White Masks。这篇论著的标题仿照Franz Fanon的著作,以研究当代被西方重视的出自亚非国家作家的文学体现出的问题。《在德黑兰读洛丽塔》是伊朗裔美国作家阿扎尔·纳菲西的回忆录,讲述她在革命后的伊朗为女学生讲英文文学的经历,也是美国的超级畅销书,成为很多欧美人对伊朗的认识。


精彩点评:

1,亚非文学bot:这也是我们投稿须知就写明了不接受一些“写给西方人看”的亚非作家的书。这些书往往也是最快被翻译进中文、提起亚非文学大众最先想到的。伊朗、阿富汗、伊拉克都曾成为世界焦点话题,可其本土文学被彻底忽视,欧美却选择性推崇几位符合自己主流论调和政治目的的作家以“代表”这些文化。

2,这也是我们媒体现在流行的“东方幻想”吧:忽略历史背景,着重强调对女性的压迫和其他灾难后果。其实说来说去是我们自己想听的话,投射的是我们自己对现实的焦虑。

3,这种“幻想”依旧随处可见,但是究竟要怎样去定义它还是个难题。

4,我看过这本书,这本书说不上诋毁所有非白人文化吧…作者的精英视角显而易见,但也说不上迎合了美国霸权。如果伊朗国内外对美帝国主义竞争性的反抗是通过复兴伊斯兰,那我宁愿支持美国

5,我想问问博主像胡赛尼的作品是否称得上客观呢?(只看过《追风筝的人》,结尾将美国视为“伊甸园”是否也暗含政治倾向呢?)

6,我觉得和阿富汗比起来,美国确实算伊甸园了吧。。。再说在苏联入侵之前他对阿富汗的描述还是挺好的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纳菲西《在德黑兰读洛丽塔》

赞 (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