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温暖的性感的人的一生–读《成为我自己》

朗读这篇文章

之前,我们曾经共读过《当尼采哭泣》,当时我就被这篇小说的构思和故事情节所打动,但并没有太关注作者,直到有一天朋友推荐欧文.亚隆的自传体小说《成为我自己》,我说不知道这是何许人也,还说没有读过他的任何书,看了介绍才知道,原来他就是《当尼采哭泣》的作者,于是无需多言,便开始阅读他的《成为我自己》。

书中从自己小时候对同学的嘲讽开始写起。可见这件事情对他影响之深。以至于多年(据书中描写是73年)之后,已经年老的他依然会从睡梦中哭着醒来,尽管此时的他已经有多年的从医经验,他再也不会称呼别人“喂,麻子”了,但在书中,他毫不掩饰自己的悔恨和愧疚,也深知嘲笑他人会给他人造成巨大的影响。他也已经知道那种毫无同理心的称呼爱丽丝方式,对少年的她是多么大的残忍和伤害。

他与大多孩子们一样,当他也是一个孩子的时候,他并不喜欢他的学校和街坊邻居——他想要被拯救。他也不想呆在贫民区里。

在他14岁时,亲眼目睹了46岁的父亲半夜从巨烈的胸部疼痛中醒过来,目睹了父亲的痛苦和母亲竭底斯里的疯狂,也感受到了曼彻斯特医生凌晨三点多的到来给他们一家带来了温暖和平静。他们全家感到了深深地遍及全身的宽慰,这是一份上帝的馈赠,那时的他就确信了自己将来要成为一名医生的信念,他也想要把这种安慰传递给更多的人。

在书中,仿佛不是一位大师在回忆自己的人生,而是我们邻家的老头在温和的缓缓的给我们讲述着他人生的一个又一个的片段。我们看到了他在童年时的在贫民区生活的窘迫和自卑,在求学时的焦虑和迷茫,与母亲的爱恨纠结,处在围城中对于婚姻的情感危机,对于自己四个儿女都经历离婚的遗憾和反思,年老时对于衰老的恐惧……这一切也都是芸芸众生都会经历的吧。

他之所以能够从贫民区逆袭成为美国团体心理治疗的权威,成为斯坦福大学终身荣誉教授,读完书后总结如下。

首先,他有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从十岁的时候就开始每天晚上坚持阅读,一直坚持到90多岁的高龄。12岁时,街上的图书馆就是他第二个家,那里的书就是他自己的人生导师。沉浸在阅读的世界里人怎么会迷失自我,怎么会找不到前行的路。读书越多也越知道自己该去读什么书,也会更加坚定自己前进的方向。

其次,志存高远。14岁就定志向,要成为一名医生,并为此不间断的努力。当一个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时候,整个世界都会为之让路。心中的信念一旦播种下,便会生根发芽,便会小心呵护这颗理想的种子健康长大。不论在中国还是在外国,成为一名医生都是一条艰难的道路, 下了这个目标,就要一步一步的踏踏实实的走下去。他的大量的阅读 也使他坚信终有一天他会站在云端,视野开阔,看清楚自己也会看清楚他人。所以为理想奋斗的过程是幸福的,虽苦却乐在其中。

还要有一个稳定的家庭,也就是要拥有一个知心爱人。很幸运,在学校时,他就遇到令他心动女神——玛丽莲。在他们几十年的婚姻生活中,既保持着彼此的独立,也心存意念,互相支撑,互相成长。他俩成就了彼此。玛丽莲是亚隆先生的私人编辑,如果没有玛丽莲,大家也许看不到这些精彩的作品,同时,亚隆先生也支持玛丽莲在女性领域的研究,他们也有意见不一的时候,但是他们会选择尊重彼此内心的想法。好的婚姻能够成就更好的彼此。

还有更重要的——不间断的自我剖析以及保持对工作的热爱。自我剖析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吾日三省吾身”。就像他说的那样,“我一生都在探索、分析和重建我的过去,但现在我意识到我的内心充满了泪水和苦难,我可能永远也无法摆脱”。同样一件事情,一句话,一首歌,40岁的人的感受是20岁的人所无法理解的。要拥有个体自我的深度体验与觉察的能力。就像他在《当尼采哭泣》中说的那样,“一个人一定要学会从远处观看自己”。对工作的热爱让亚隆医生成为了一名很会讲故事的医生,也使这位在写作上不是专业的人写出了专业的优秀书籍。

看了他传奇的一生,近乎完美的一生,虽然出身无法选择,但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却是亚隆先生自己可以把控的,有自己热爱的事业,有一个非凡的伴侣,有优秀的儿女们,更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们,还有散落全世界的忠诚的读者,在他的领域有着耀眼的成就,这样的人生简直太美好了,温暖安逸而纯洁,这样的人生每个人都会心生艳羡,这样的人也是性感的充满了魅力和力量的人。我也狠狠的感动着,羡慕着,也有了要把他所有出版的书都读一遍的冲动和热情。因为,我也想成为我自己。

山草啊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一个温暖的性感的人的一生–读《成为我自己》

赞 (0) 打赏

评论 0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