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英译 第2页

杜甫《登高》 -经典诗词英译-中英双语赏析

许渊冲 发布于 2022-12-27

《登高》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作。此诗作于大历二年(767)作者在夔州之时。前四句写景,述登高见闻,紧扣秋天的季节特色,描绘了江边空旷寂寥的景致。首联为局部近景,颔联为整体远景。后四句抒情,写登高所感,围绕作者自己的身世遭遇,抒发了穷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乡的悲哀之情。颈联自伤身世...

阅读(133)评论(0)赞 (0)

杜甫《曲江二首》 -经典诗词英译-中英双语赏析

许渊冲 发布于 2022-12-27

《曲江二首》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作,写于乾元元年(758年)暮春。杜甫时任左拾遗,此时安史之乱还在继续。曲江又名曲江池,位于长安城南朱雀桥之东,是唐代长安城最大的名胜风景区。曲江的盛衰与大唐同在。诗人在诗中把曲江与大唐融为一体,以曲江的盛衰比大唐的盛衰,将全部的哀思寄予曲江这一实物...

阅读(113)评论(0)赞 (0)

李白《拟古十二首(其九)》 -经典诗词英译-中英双语赏析

许渊冲 发布于 2022-12-27

拟古十二首(其九) 李白 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 天地一逆旅[1],同悲万古尘。 月兔空捣药,扶桑[2]已成薪。 白骨寂无言,青松岂知春。 前后更叹息,浮荣何足珍? 注释: [1] 逆旅:旅舍。逆,迎。古人以生为寄,以死为归,如《尸子》:“老菜子曰:人生于天地之间,寄也;寄者固...

阅读(117)评论(0)赞 (0)

李白《月下独酌四首》 -经典诗词英译-中英双语赏析

许渊冲 发布于 2022-12-27

《月下独酌四首》是唐代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这四首诗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诗意表明,诗人心中愁闷,遂以月为友,对酒当歌,及时行乐。组诗运用丰富的想象,表达出诗人由孤独到不孤独,再由不孤独到孤独的一种复杂感情。表面看来,诗人真能自得其乐,可是深处却有无限的凄凉。全...

阅读(110)评论(0)赞 (0)

李白《江上吟》 -经典诗词英译-中英双语赏析

许渊冲 发布于 2022-12-27

《江上吟 》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此诗以江上的遨游起兴,表现了诗人对庸俗、局促的现实的蔑弃和对自由、美好的生活理想的追求。开头四句以夸饰的、理想化的具体描写,展示江上之游的即景画面,有一种超世绝尘的气氛;中间四句两联,两两对比,前联承上,对江上泛舟行乐,加以肯定赞扬,...

阅读(119)评论(0)赞 (0)

李白《日出入行》 -经典诗词英译-中英双语赏析

许渊冲 发布于 2022-12-27

《日出行》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借用乐府古题创作的诗篇。此诗反用汉乐府古意,认为人不能“逆道违天”,而要适应自然规律,表现出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也充分展示了诗人的积极浪漫主义精神。 全诗熔把叙事、抒情和说理于一炉,情中见理,理中寓情,显得十分自如贴切,情理契合无间;诗篇采用了杂言句...

阅读(113)评论(0)赞 (0)

李白《行路难》 -经典诗词英译-中英双语赏析

许渊冲 发布于 2022-12-27

《行路难三首》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这三首诗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后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在思想上既不愿与权贵同流合污又不愿独善一身的矛盾。正是这种无法解决的矛盾所激起的感情波涛使这组诗气象非凡。诗中跌宕起伏的感情,跳跃式的思维,以及高昂的气势,又使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

阅读(124)评论(0)赞 (0)

王维《秋夜独坐》 -经典诗词英译-中英双语赏析

许渊冲 发布于 2022-12-27

《秋夜独坐》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五律。此诗首联写诗人深思与悲哀的神情和意境:秋天雨夜、寂静无人,诗人独坐在空堂苦苦思索。颔联紧承首联,采用虚实相生的手法,描写环境的凄清。后两联写觉悟和学佛:万物有生必有灭,只有大自然才是永存的,而人及万物都是短暂的。全诗通俗易懂、言简意赅,写出诗...

阅读(118)评论(0)赞 (0)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经典诗词英译-中英双语赏析

许渊冲 发布于 2022-12-27

《登幽州台歌》是唐代诗人陈子昂的诗作。此诗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抒发了诗人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那些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遭受压抑的境遇,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寂郁闷的心情,具有深刻的典型社会意义。全诗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结构紧凑连贯...

阅读(121)评论(0)赞 (0)

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经典诗词英译-中英双语赏析

许渊冲 发布于 2022-12-27

《代悲白头翁》是唐代诗人刘希夷的作品。此诗虽是拟古乐府,但构思精妙,开拓了全新的意境。诗中多处运用对比手法,大量使用重叠语句,循环复沓,再者以四个问句引领,一唱三叹,韶华不再的无奈辛酸在反复追问咏叹中被层层浓重着色,具有强大的穿透力。此诗感伤情调极为浓郁,但并不颓废,风格清丽婉转...

阅读(131)评论(0)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