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设是个啥?

朗读这篇文章

当下流行一个词语,叫”人设”,顾名思义,人设就是”人物设定”的意思,这个词多见于娱乐圈中,即某个明星想要给大众、粉丝留下什么样的印像,便会设定一个形象,这便是他们的”人设”。也有些明星、艺术家的人设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没有经过故意包装,大众自发的认为他们是某种”人设”。

时下,”人设”这一现象也逐渐的延伸到我们普通人身上,最常见于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以及各种社交平台的快速发展,这一现象也体现在各种社交平台上,最常见的属微信朋友圈。比如朋友曾经跟我聊过她的一个微信好友,也是她的高中同学,这个女生的朋友圈经常发的内容就是张爱玲、亦舒、张小娴等女性作家书中的句子,配图是一张过度PS自拍照。朋友说,同学们私下都对她发这类朋友圈嗤之以鼻,因为她平时本来就不是这样一个人,她平常最热衷于追泡沫剧,她可能都不知道《小团圆》的作者是谁。比较尴尬的是,这位同学经常发一些网络上的句子,署名张爱玲,殊不知张爱玲根本没说过那样的话。朋友说,这位同学就是想营造一个文艺女青年的人设,网络上看到一些句子就搬到朋友圈,也不求证到底是谁说的话。最后适得其反,就为了一个与自己不符的人设,反而成为了别人的笑柄。

其实说起”人设”,我以前也做过同样的事情。我本来是一个性格比较外向的人,平时活泼好动,大声说话,大口喝酒,大口吃肉的这样一个人。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比较小心谨慎,生怕给领导同事留下不好的印象,所以我就极力控制自己,时刻提醒自己要稳当可靠,不要随心所欲,说话要注意措辞,吃饭要动作优雅……还翻看自己之前发的朋友圈,把那些比较搞笑的、没有什么意义的朋友圈都删掉了,现在想起来还后悔,无论发的是什么内容,那都是记录自己当时真实的感受呀!

为了营造一个成熟的人设,我减少了发朋友圈的次数,降低了更新朋友圈的频率,觉得在朋友圈碎碎念多了会显得幼稚,本来自己是一个喜欢记录分享的人,却硬生生的憋着。为了营造一个稳重的人设,我克制自己不在人多的时候哈哈大笑,觉得那样显得轻佻不够稳重,本来是个爱说爱笑的人,硬要改变,结果没有改变反而变得不快乐了。那段时间,感觉自己没有乐趣,感觉自己的工作生活枯燥无味。慢慢的时间长了,跟同事们熟悉了,相处中不那么刻意了,我也没那么在乎别人的看法了,暴露出了自己最真实的一面,见人就笑,逢人便说,无伤大雅的打打闹闹也是常有的事儿,好不欢乐!

后来我问自己,想让别人觉得自己成熟稳重,这靠自己营造形象就可以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况且别人怎么看我,别人觉得我是怎样一个人,这重要吗?我又不是明星,我又不需要人气何必去营造一个所谓的”人设”呢!而且事实证明,自己所谓的营造人设,并没有什么用,因为熟悉你的都知道你是一个怎样的人,你能够”蒙骗”的只是那些和你不熟悉的人,等到熟悉了,他们依然会了解真正的你。或者你根本就没有必要费力去给那些不熟悉的人营造人设。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人与人的相处交往方式千千万万种,你也不能要求每个人都能在与人交往中赤诚相见,每个人都有自己内心的标准,有的人就是愿意虚伪的周旋在周围人群中,有的人就是愿意以心换心,坦诚相待。我不批判哪一类人,价值观不同,处事方式便不同。我只是会选择喜欢哪类人,会和自己欣赏的那类人交朋友。

总而言之,无论你想持什么人设,我觉得做人做事,与人相处交往,真实最重要。我认为你有什么缺点不妥,我便直抒胸臆的告诉你,我是个怎样的人,真实的展现在你面前,持一颗真心与你交往,若你对我藏着掖着小心翼翼那我们便不是一路人,三观不合,点头之交便罢。人生短短数十年,谁也不愿意看一张虚伪的面具。等到老的那一天,回看自己几十年的过往,一定是”我这么多年真实的活着,真实的做了自己”才最安心。

“人设”是个啥,啥也不是!我们是活生生的人,不可以被设定,书本里的人才有人设,我们是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真实存在!真实存在便要真实的活着,真实的笑,真实的哭,真实的欢乐, 真实的抱怨,真实的对待……

图片

图片
作者介绍:

一个认真生活,努力工作的90后基层干部。

作者寄语:

时光荏苒,旧物温柔,愿能愉人,也能悦己。愿我们都能利用独处的时间把自己打造成一个更酷的人。

——張圓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人设是个啥?

赞 (0) 打赏

评论 0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