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增《长征》读后感

朗读这篇文章

作者:孔鲤

毛泽东的话很土,这是每个读《毛选》的人都知道的,他用着谁都能读得懂的大白话粗俗语言,自然会被博古、李德等「真正的布尔什维克」所反感。当「跟着群众自觉性的生长,跟着政治经济危机的剧烈化,产生了新的越来越复杂的防卫和进攻的办法」出现在机关报《红色中华》上时,谁也看不懂,而毛泽东则向红军官兵们这样翻译:「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

李德的大名在党史上是如雷贯耳了,作为共产国际派来的人,如果非要仔细追查他的来龙去脉,竟能让人惊诧:李德来到中国之前的人生经历足有三个版本。李德自己回忆时说,他从莫斯科伏龙芝军事学院毕业后,就被共产国际派往中国担任了军事顾问,但在斯诺和王明的回忆中,却是另外两个故事,这一切都给李德的人生经历盖上了扑朔迷路的迷雾。——而无论李德的人生如何、无论博古的动机如何,李德的到来确实给了博古以尚方宝剑:博古请来了一个「真正的布尔什维克」,对于大老粗的朱毛,他可以拥有最终解释权了。

围绕在这些人身边的那个重要事件,被称为「长征」。

无论从后世的角度看,长征的战略意义和历史意义有多大,但是在当时人的念头里,离开瑞金都只是短暂性离别,包括毛泽东都说过类似的话,他当时的想法也确实是在中央苏区周围转个圈,把敌人调开后再回来。

1934年10月16日,中央红军出发,两天之内他们将全部走去苏区,开始被后世称之为中国的出埃及记的「长征」,开始被誉为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一千件事里的一件。

那些被留下来的人,则会拖延国民党军队,以及造成假象。而这些人,留下来就意味着九死一生。他们是:项英、陈毅、瞿秋白、何叔衡……陈毅活下来了,在以下的几年里,他时常在人烟罕至的深山里过着野人般的生活。

博古本来也希望毛泽东留下来的,然而李德不同意,李德生怕毛泽东留下来后,会在根据地再建立一个「尾大不掉」的苏区。就这样,毛泽东的命保住了。

那一年他们还年轻。

再年轻几年,或者再年长一年,毛泽东都站在湘江边上过。不知道长征途中当他再次看到湘江时,是否会想起青年时写下过的「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但那时想必他已经对当时的这个问题有了答案:「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湘江之战引发了后来的遵义会议,这是红军命运的拐口,也是陈树湘命运的休止符。国民党军将陈树湘的头颅割下来,挂在了长沙小吴门的城墙上。二十九年前,陈树湘出生在长沙小吴门当瓦屋街,此时他的头颅正对着家门。他回家了。

遵义会议的影响很大,也有很多,但不常被人提及的是,在那场会议中,一个来自四川的小个子也参加了,尽管当时他一言未发坐在角落里,但这意味着他正式进入到了领导层。他叫邓小平。

当时他们正年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王树增《长征》读后感

赞 (0) 打赏

评论 0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