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时代 | 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 - 读后感

朗读这篇文章

作者 占边

王小波《黄金时代》

1992年3月,一本名为《王二风流史》的小说由香港繁荣出版社出版。

这书名起的,一看就是色情擦边球小说。

那时的读者都是冲着风流二字去的,殊不知,风流二字是香港编辑硬加上去,用来吸人眼球的。虽然书里的性描写不少,但都干净坦荡,清新脱俗。讲真,如果你执意要拿它当小黄书看,那会失去太多阅读乐趣。

1994年7月,王小波的《黄金时代》由华夏出版社出版。

除了原本《王二风流史》中的三篇小说《黄金时代》、《三十而立》、《似水流年》外,还收录了《革命时期的爱情》和《我的阴阳两界》。

这五篇小说的一个共同点是,主人公都叫王二。

其中《黄金时代》一篇,王小波从二十岁就开始写,将近四十岁才完稿。他说,这是他的宠儿。

01

《黄金时代》

二十一岁那年,王二在云南插队,认识了医生陈清扬。

所有人都说,陈清扬是一个破鞋。但她没有偷过汉。她不明白,人们为什么要说她是破鞋。

来找陈清扬看病的,一个个都是没病装病的男病人,唯独王二,是唯一一个真正因腰伤去看她的男人。

于是,陈清扬以为找到了盟友,满怀希望地找到王二,想让他证明自己的清白,可王二却正儿八经地建议陈清扬去偷个汉(当然,这个汉就是王二本人),从而证明自己是破鞋,这样就不无辜了。

为了引诱陈清扬,王二还编造了一套伟大友谊的说辞。

只要你是我的朋友,哪怕你十恶不赦,为天地所不容,我也要站到你身边。

王二说,他不甘心二十一岁了还没体验过男女之事,所以想让陈清扬帮他,来证明这伟大友谊的存在。

王二的怪论把陈清扬彻底搞晕了。但他的伟大友谊又令陈清扬着迷,在陈清扬眼里,这样的伟大友谊是人与人之间,绝对的信任和忠诚。

虽然分不清王二的伟大友谊是真是假,他的话依然像咒语一样让陈清扬着迷。

相信王二,就证明她就再也不是一个人,而是有了一个生死之交。

为了可能的伟大友谊,哪怕为此丧失一切,陈清扬也不懊悔。于是,作为附带条件,陈清扬和王二开始了明火执仗的破鞋行径。

有一天,王二打架受伤,陈清扬作为医生赶到现场,不小心当众暴露她是破鞋,王二是她的野汉子的事情。

军代表得知二人搞破鞋后,将他们关了起来,写交代材料,出斗争差。奇怪的是,从那以后,竟然再也没有人敢说陈清扬是破鞋了。

王二写了很长时间交代材料,但领导总说,交代不彻底,要继续写。

最后,倒是陈清扬写了一篇,交代自己在清平山上爱上了王二,人保组领导才释放了他们,叫他们去结婚,说不结婚影响太坏。

他们在上午登记完结婚,下午离婚。陈清扬对王二也愈渐冷淡起来,文革结束后,他们各自散去。

二十年后,陈清扬和王二在北京重逢,他们重温了伟大友谊,谈到了各种事情。

陈清扬说,她真实的罪孽,是在清平山上,王二在她屁股上打了两下,打得非常重,在那一瞬间,她爱上了王二,而且这件事永远不能改变。

承认了这个,就等于承认了一切罪孽。

说完,火车就开走了。他们再也没有见过面。

在《黄金时代》的故事背景里,王二是一名从北京来到荒僻的云南农村的知青,而陈清扬是北医大的毕业生,因为拒绝军代表调戏,被从医院下放到山里当医生。

在那个年代里,他们同属异类,都是不肯服软,与周围的一切格格不入的异类。所以,他们都觉得无比孤独。

搞破鞋这件事,在陈清扬看来,和爱情无关,这都是为了伟大友谊。

伟大友谊是一种诺言。守信肯定不是罪孽。和王二搞破鞋,完全是因为伟大友谊,她是清白无辜伟大的。

至于这伟大友谊是真是假,你信它真,它就真,你说它假,它就假。陈清扬是深信不疑的。

假如世界上只有她一个人,那实在是太寂寞了。所以她愿意忍受摧残,践行伟大友谊这一诺言。

而王二呢?

王二的伟大友谊未必有陈清扬来得真诚坦荡。初读时,我也认为王二所谓的伟大友谊不过是用来勾引女孩的手段。但事实上,不管是性,还是伟大友谊,对王二来说,都是无比重要的。

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

他时刻准备着捍卫他们的友谊,但却始终没有这个机会。

陈清扬最后承认在清平山上她爱上了王二,而且这件事永远不能改变。承认了这个,就等于承认了一切罪孽。

从伟大友谊到爱情,竟是一种罪孽,那是怎样荒谬的一个年代。

在那个年代,人们习惯于把一切不是破鞋的人说成破鞋,而对真的破鞋放任自流。

在那个年代,搞破鞋该当出斗争差,承认爱情,就该五马分尸千刀万剐。

那是个糟糕的年代,但对他们而言,却是黄金时代。

02

《三十而立》

转眼,王二三十二岁了,是一名大学老师。

在告别和陈清扬在一起的黄金时代后,他和小转铃恋爱分手,最后娶了彪悍的老婆二妞子。

生活在他眼里就是:上班下班、吃饭排粪,一切按照时间表进行,如果说还有一点小的奢望,那就是出国,提副教授。

在体制内提副教授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好的出国名额总是被压下来。

单位的人总说他不是个正经人,更有传言说凡听过王二课的学生,都疯疯癫癫的。

工作不顺心,婚姻也马马虎虎。

都说三十而立,爸爸要他走正路争名头,妈妈教他要做个正直快乐的人。到底要不要假正经争名头,王二心里没了数。

在街上乱逛时,王二偶遇了前女友小转铃。小转铃在聊天中提到了王二写过的论文。

说起论文,王二一点都不乐意提。在这篇论文里,王二写道:

以后我要真诚地做一切事情,要像笛卡儿一样思辨,像堂吉诃德一样攻击风车。无论写诗还是做爱,都要以极大的真诚完成。眼前就是罗得岛,我就在这里跳跃——我这么做什么都不为,这就是存在本身。

我要抱着草长马发情的伟大真诚去做一切事,而不是在人前羞羞答答地表演。在我看来,人都是为了要表演,失去了自己的存在。

王二写了很多,可后来一样也没照办。这就是他不肯想起那篇论文的原因。

年过三十,在接受了来自家庭社会的教育劝说后,王二已经忘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

和小转铃的偶遇,让王二心底勇气了久违的渴望:要爱,要生活,要把眼前的一世当做一百世一样。

假如自己都不存在了,那好处又有什么用呢。实在不值得为了虚名浮利,放弃自己的存在。

终于,在教工老姚住院期间,王二亲眼看见病恹恹的老姚被塞入急诊室,被一群濒死的人围绕,恶臭弥漫。

王二想,假使自己混得再成功些,垂危之际准是躺在高干病房里,在挂掉后,被护士们往肛门塞入大团棉花,被人抬往西式棺材,气派的死去。

做个正经人,无非就是争体面,争名头,而所谓的体面,不过就是死后塞入直肠的那块棉花。他根本用不着这么做,如果要死,就选择一种血淋淋的光荣。

至此故事结束。

《三十而立》的人物,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人率性自然,做事情无目的、不表演,一切只为自己喜欢。比如王二妈妈、前女友小转铃、好哥们许由;另一类人则相反,他们追求功利、无趣死板、世故圆滑,比如王二爸爸、校长、教工老姚。

选择做哪类人,是因人而异的,其中的关键在于你是否能够确保自己的存在。

三十而立,立的是社会责任,更是对自己的责任,想要确保自我的存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为了要表演,失去了自己的存在,不值得。

03

《似水流年》

岁月如梭,王二已到了不惑之年。

他和二妞子离了婚,现在和母亲住在一起,基本上算是一个单身汉。

王二的初恋线条住在他家对门,算是老情人。同样离了婚的前前女友小转铃经常来看他。

生命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如今到了不惑之年,王二惶惶不可终日,对什么都失去了兴趣,成天想着和线条搞婚外恋。

线条是王二青梅竹马的初恋,干的事又疯又傻。

她自己也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发疯,但是依然要发疯。这是因为她觉得疯一点过瘾。

十七岁时的仲夏时节,王二和线条爬到实验楼顶上,看到漫天星斗,不禁口出狂言:假如有一百个王二和一百个线条联手, .一定可以震惊世界!

那个时候的王二热爱生活,热爱生命。

他和线条约好,不管老天爷给他们安排什么样的酷刑,都要挺住,像个好样的爷们和好样的娘们。

然而,四十岁的王二,却萎了。

而线条,在她的光荣路上,走到了如今。

线条这辈子做的唯一一件值得做的事,就是爱上了李先生。

李先生是留学回国的左派,一回国,就被斗被关小黑屋,那时线条就爱上了李先生。

说实在的,以前她可没想过要做李夫人。她想的不过是要和李先生玩一玩,甚至是要耍耍李先生。

可是李先生说你可要慎重时,她就动了火,说:就是要做你老婆!你以为我不敢吗!因此悲剧就发生了。

其实李先生就像任何其他男人一样,毫无可爱之处。只此一条,就能证明线条是好娘们。

年近不惑的王二已经不像线条那般生命力旺盛,大概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王二总想和线条搞搞婚外情,看看线条是在装丫挺,还是好娘们。

与其说王二爱线条,不如说他怀念年轻时热爱生命的自己。

回忆似水流年,有一些事叫王二日夜不安:大跃进、亩产万斤、揭批查、武斗、跳楼上吊、服毒自杀……那个时候光陆离奇的事,数不胜数。

文革时期,知识分子首当其冲受到迫害,在暴虐加深的困境中,他们有的选择自杀,有的选择苟活,有的身心受创。

王二回忆起那个荒诞的时代,贺先生死了,死时直挺挺。刘老先生死了,死前想吃一只鸭。王二在美国时,爸爸也死了,死在了书桌上,当时他在写一封信,要和王二讨论相对论。

这些人的死,让年轻的王二对死亡充满向往,死被王二设定为此生的终极目的和唯一手段。他在每天睡觉前给自己安排一种死法,每种死法都充满诗意。

在那个荒诞无所不在的环境里活着,对期待冒险渴望,生命之花炫放的王二来说,何其残忍,他只能把对生活的渴望寄托在死去的世界里。

线条按照自己的方式,在光荣路上披荆斩棘,成为了好样的娘们。

而王二还没经过任何考验,不能证明他是好汉。

线条说,现在正是个机会,她要和王二联手做一番事来,博取光荣,证明他们是好样的爷们和好样的娘们。

而这个光荣,就是把他们的似水流年记录下来,传诸后世,不论它有多么悲惨,不论这会得罪什么人。

每个人在长大时,都有两种选择,当傻×或是当亡命之徒。王二不想当傻×,要做亡命之徒。

做亡命之徒,只有在和安心做傻×对比时,才更能凸显其自由意志。

最悲惨的不是安心做傻×的人,而是那些本意要做亡命之徒,结果做成了傻×的人。

人生最大的悲哀在于受愚弄。

要写出真实的似水流年,需要一支博大精深的史笔,在衰老之下,死亡之前不停写,挺起腰杆。

04

这本小说集里,还收录了《革命时期的爱情》与《我的阴阳两界》两部中篇小说,看完后,兴趣缺缺,不再多做介绍。

王小波在杂文《小说的艺术》中说道,他对小说有种真正的爱好,而这种爱好就是对小说艺术的爱好。写小说的人,要让人开心,必须要有虚构的才能。

在王小波的小说里,他创造出了两个截然相反的世界,一个是像爱丽丝梦游仙境那般天马行空,充满着智、趣、性的奇幻世界,另一个则是灰暗、无智、无趣、无性的现实世界,两个世界交错,构成了王小波的艺术迷宫,引领无数读者去探寻这迷宫的钥匙。

他就像卡尔维诺笔下,树上的男爵,轻飘飘地徘徊在生活的枝叶上,自由轻逸,看着大地上的喧哗躁动,大胆地挥动解剖刀,嬉笑调侃,不停狂欢。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黄金时代 | 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 - 读后感

赞 (0) 打赏

评论 0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