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外国文学史》

朗读这篇文章

的顶峰之作,但它的影响不如《荒原》。

这一时期,艾略特的创作除了诗歌以外,在戏剧和文艺批评方面也有一定成就。主要剧作有诗剧《大教堂谋杀案》、《合家团聚》、《鸡尾酒会》以及

《机要秘书》等。这些剧作大都以宣扬宗教教义为基本主题。

艾略特作为与瑞恰慈齐名的英美新批评的开山祖师,在文艺批评、文艺理论

方面也取得了突出成就。他的主要文艺论著有《传统与个人才能》、《哈姆莱特和他的问题》、《批评的功能》、《诗歌的作用和批评的作用》等。艾略特

所提出的“非个性化”理论、“客观对应物”理论以及他的批评风格对新批评

派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 《荒原》

《荒原》无论是内容还是风格都是一部不同凡响之作,被公认为现代主义诗歌的里程碑和经典之作。

荒原全诗共分5章

第一章《死者的葬仪》以几幅戏剧性的场景全面展示了战后西方人的

荒原景观。“死者的葬仪”,本意是使死者的灵魂得到拯救,然而现代

人却一个个虽生犹死,眼睛只盯着“自己的足前”,随波逐流,浑浑聚噩,涌向“地狱”之路。

第二章《对弈》,暗指性游戏。揭示了现代西方女性的精神的颓唐空

虚以及生活、道德的堕落。

第三章《火诫》,引用释迦牟尼以《火诫》对门徒们的训诫,说明火既是一种情欲之火,可以毁灭人;同时也是净化之火,可以使人得到冶炼而达到涅槃境界;并以此反讽现代人放纵情欲,人欲横流。

第四章《水里的死亡》主要以象征情欲泛滥与死亡的“水”为中心

意象,通过昔日腓尼基水手弗莱巴斯因情欲而葬身大海,揭示人欲横流必将给人带来灭亡;而现代社会中的人们依然纵欲如故,他们的死亡已势在难免。

第五章《雷霆的话》,首先用三个“客观对应物”揭示荒原景象以及拯救的方式途径。耶稣复活后为拯救人类走在去埃摩斯的途中;武士们为寻找圣杯走向“凶险之堂”;东欧各国的式微(指社会主义革命)。走出荒原之路是十分艰难的,荒原上没有水,只有岩石,道路艰难而曲折,万物都在渴望着雨。这时雷霆代表上帝说了话:施舍、同情、克制。诗人暗示只有皈依上帝,才有可能获得拯救。雷霆之后,荒原如故。

荒原的主要思想内容和象征意义

弗雷泽的《金枝》中神的复活和魏士登女士的《从祭仪到神话》论述的繁殖仪式和圣杯传说为诗作提

供了一个深层结构框架。圣杯故事的影子还不时投射到一些人物和事件上。作品中戏剧性的第一人称“我”,大多情况下,他的身份是莎士比亚的剧作《暴风雨》中的费迪南王子,是骑士的化身;有时“我”又是“渔王”、是那个担负传播繁殖神崇拜的腓尼基水手或者“荒原人”。由这些角色复杂“综合”的“我”拯救荒原、救赎人类罪恶,形成贯穿作品的主要线索,并鲜明地凸现出作品“荒原”与“拯救”的基本主题。

在“荒原”与“拯救”二者之中,作者侧重于对“荒原”景观痛楚的揭示和表现,以期给浑浑聚聚生活于这一荒原世界中的人们以振聋发聩的冲击和震撼。诗作题目直喻西方社会缺乏生机、荒芜衰败的“荒原”状态,又通过题词中所写的那个几乎萎缩憔悴为空壳、生不如死、求死不得的西比尔,对“荒原”中人们的生存状况加以概括揭示,最后一章才把重点转向宗教拯救。作品反映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社会的“荒原”现实和处于“荒原”之中的人们空虚颓废、苦闷绝望的情绪;同时也体现出作者企图从宗教中寻求出路、以皈依宗教拯救西方社会的愿望。

荒原的艺术特色

·首先,作品创造性地运用象征手法进行创作。作品中的许多典故、意象本身就有象征意义,典故典义的使用、意象的营造与象征的使用相互配合、密切结合,从而创造出丰富、复杂、博大、宏阔,而又意义显豁可以阐释的象征主义艺术世界。《荒原》中不仅长诗的题目、各章的标题以及题词中的西比尔有一定的象征性,作品的神话学框架、作品的中心意象“荒原”以及“水”与“火”的意象、雷霆的意象,都有深刻的象征意义。象征就是《荒原》的血脉和生命。

·其次,独特的意象系列。作者极力倡导以“客观对应物”来表现诗人的内心感受和情感,在《荒原》中,成功承担“客观对应物”作用的便是作者

以大量的鲜明、新颖、奇特的意象组成的意象系列。题目“荒原”本身就是

一个具有整合性与直喻性的意象。它把全诗博杂的内容整合为一个整体,直喻西方社会荒芜衰败的情态。

诗中采用大量的意象表现枯萎、死亡,对“荒原”意象加以具体展开。如用“破碎的偶像承受着太阳的鞭打”、“枯死的树不能给人遮荫”、“蟋蟀鸣叫不能给人以安慰”、“岩石间没有流水的声

音”等写出这片“荒原”的枯萎荒芜;用淹死后随水沉浮的腓尼基水手、花园里的尸体、被老鼠踢来踢去的白骨、涌向伦敦桥鬼魂般的人流,以及死了的水、死了的山、倒塌的坟墓来表现荒原的毫无生机的死亡景象;用“水”和“火”的意象,表现“情欲,而人欲横流、放纵情欲,正是造成“荒原”的根本原因所在。最后,作品

以雷霆作为主要意象来表现宗教“拯救”。通过这一完整的意象系统,作者把作品置于一个严密的理性框架之内。

·第三,作品广征博引,大量用典。诗作共使用了7种不同的文字,至少引用了35个作家,56部古今作品的典故。作者大量借用他人作品中的诗行、诗句,或引用、套用前人作品中的人物、事件和故事,然后巧加剪裁,使作品成为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作者用典,并非简单的重复,而是把它植入新的语境中,使之与现代生活体验相叠加、融和,既不脱原意,又超乎原意,而生成一种富有新意的意象,即“典象”。

以此与作品所描写的现实或相互对应或加以反衬,从而使读者在一个宏阔的历史文化语境中对作品所描写的现代的人、物、事件的意义。对现代人的生存

状态加以体味、咀嚼。比如,第一章对伦敦桥的描写,作者把现代都市人们为

物欲和个人利益所驱,行色匆匆、川流不息涌过伦敦桥,与但丁地狱篇中对鬼魂涌向地狱的景象相叠加,表现现代人虽生犹死,如同失去灵魂的行尸走肉。第二章结尾写丽儿与同伴道别,引用的是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莱特》中奥菲利亚告别人世前的一段话,奥菲利亚的单纯痴情与丽儿的堕落纵欲形成强烈对比,通过这种历史性的观照与反衬,对现代人进行深刻地反讽。

·第四,意识流手法的运用。诗作中的“我”并非诗人本人,他或者是一个由“费迪南王子”、“骑士”、“渔王”等综合而成的戏剧性人物,怀着深沉的忧思、救世的热忱在向人们断断续续地叙说心中的忧虑、苦闷、惊惧与绝望;或者是诸如“贵夫人”、“丽儿”或女打字员那样的生活在“荒原”中的芸芸众生,向读者袒露自己的情感思绪,展现自己的意识与下意识活动。

如《火诫》第一诗节中“我”的意识活动,由泰晤士河的今昔,到老鼠从草地爬过而追忆一个冬日傍晚“我”在河边钓鱼时的沉思,以及不时响起的汽车的喇叭、马达的声音和月光下的波特夫人。我的思绪在现实、过去、未来之间流连、徜徉,在追忆、想象与联想之间不断转换。循着这种人物思绪情感的发展逻辑,以及整部作品“荒原”与“拯救”的理性框架,诗人把一个个具有戏剧性的场景片段以时空错位的形式自由组接,现代与古代、文学与现实、神话与幻想种种画面拼贴在一起,看似凌乱无章,实则有一定的规律所循。

“此外,作品在语言上进行创新,大量采用悖论的修辞手法,以造成强烈而奇特的艺术效果。如四月本是阳光明媚、春暖花开的季节,出现在诗作中的却是“四月是最残忍的一个月”;水一方面给人们带来生命,一方面又可以导致人们死亡;还有用死尸发芽把死与生并置等等。

1 2 3 4 5 6 7 8 9 1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读书笔记《外国文学史》

赞 (0) 打赏

评论 0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