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外国文学史》

朗读这篇文章

第四节萨特

一、生平与创作

萨特(1905-1980)是法国20世纪最重要的知识分子、作家兼思想家。他的关于存在主义的阐述与创作,虽然哲理味道过浓,却仍然是20世纪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30年代

30年代,主要创作有哲学论文《论想象》和《自我的超越》,短篇

小说《厄罗斯忒拉特》,小说《墙》、《卧室》、《床笫秘事》以及《恶心》。

40年代

40年代,他发表了《存在与虚无》,创作了剧本《苍蝇》、《禁闭》、《死无葬身之地》、《恭顺的妓女》和《脏手》等,小说《自由之路》三部曲(《不惑之年》、《缓期执行》和《痛心疾首》)。

短篇小说《墙》描写的是西班牙内战,是萨特得到好评的第一篇文学 作品,萨特说,“当我写《墙》的时候,我还没有同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点发生关系。我只是百分之百地反对法西斯在法国的所作所为。因此,由于我们当时面临着西班牙的失败,我所感到敏感的,与其是从这次反法西 斯斗争中得到的肯定性的因素,不如说是那些死亡者的荒谬性。”也就是说,萨特的《墙》所要关注的是主人公们透过自己的死亡所看到的荒谬性质。

小说写三个反法西斯战士被捕后即被判处死刑,面对即将来临的死亡,一个痛苦地流泪,一个为求镇定不断地说话,主人公“我” 并不恐惧,但想到过去的一切就这样被终结,过去做事情的时候总是怀着某种期待,但所有这些都由于死亡的不期而来而失去了意义,这让“我”有了一种虚无的感觉。临刑前医生的安慰使“我”看透了藏在这种人道的幌子底下的东西。“我”决意要默默地面对与承受死亡。前两个人都被枪毙了,对于“我”,只要“我”说出另一个战友格里斯的下落,就可以获释。“我”决定要嘲弄他们,便告诉他们格里斯藏在公墓里。实际上“我”根本不知道他藏在哪里,就是为了看到敌人徒劳地在墓地里寻找又一无所获气愤愤回来时的样子。不料格里斯真的藏在墓地里,被法西斯残忍地杀害了。“我”到头来也竟然被嘲弄了。于是,“我”疯狂地笑了起来。

《墙》的“自由选择”主题:小说中“我”进行了“自由选择”,却仍然遭遇了逆转或颠覆。“我”终于发现,生与死之间就如一“墙”之隔,“我”获得了自由,其实不是本意,却成了“我”自由选择的结果。可见,“墙”在这里是一个重要的象征,表明存在的无可逃避。无论你怎样恐惧与痛苦,无论怎样回避,死亡作为存在的终结或命运

终究都要来到人们身上。哪怕是借着死亡的名义向存在潇洒地告别。

也躲不过自己这时存在着的命运。就像萨特自己关于《墙》所说的,“因为一切逃避都被大写的墙阻拦;逃避存在,依然存在。存在无所不包,人须臾不可离”。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选择是困难的。

《恶心》采取的叙述形式是日记体,透过叙述者罗冈丹的日记展现了他苦闷的内心世界。罗冈丹的苦闷就在于始终感觉不到自己的真实存在。他正在研究法国大革命时期的贵族罗尔邦,却感觉到这种单纯的研究把自己变成了“为了罗尔邦”的存在,而不再是自己。意识到了自己身上这种以及其他种种为他人的存在,意识到了其他人和事物的种种为他人的存在,让罗冈丹感到了恶心,惊见了世界的偶然与荒诞性质。但通过进一步的精神历练,他终于明白写作还是自己必须要坚持的,只不过不再是写作单纯的历史书,不是“想使德·罗尔邦先生死而复生”,而是借着写作把自己的生活和存在展现。萨特由于这部作品而被誉为“法国的卡夫卡”,罗冈丹也成为了第一个萨特式人物。

《自由之路》以1938-1941年间的法国为背景,刻画了马蒂厄等一群法国青年

在经历种种犹豫与迷茫以后,马蒂厄最先找到自由并义无反顾地选择死亡。他明白了自由就是反抗,为抵抗德国人他勇敢地倒下了。小说还讲述了布吕内作为战俘仍然不曾放弃希望与抵抗(亦即自由)的故事。戏剧是萨特文学创作的另一个重要成就,也同样体现了他的自由观,突出了萨特哲学里的重要主题。

二、《禁闭》

《禁闭》(又译《隔离审讯》等)是萨特的一部重要戏剧。

境遇剧:存在主义戏剧一般都是“境遇剧”,又名“自由剧”。即设置一个封闭式的环境,总是直接地进入戏剧冲突,而较少作更多的铺垫。让环境支配人物,让人物在特定环境中选择自己的行动,造就自己的本质。冲突往往在两个层面上展开,一是人物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冲突,二是人物内心里的冲突。作家往往把重心放在第二个层面上,突出人在困境中进行“自由选择”的主题。

《禁闭》是“境遇剧”的代表作

1《禁闭》的思想内容

《禁闭》通过发生在地狱里的故事,延续了“墙”与“自由选择”的主题,它以荒诞的形式指明自由对于我们每个人的重要性,指明以行动改变生存状况的重要性。如果不行动,不找到自己的自由所在,同时也不想设法改变与人对立的环境,那么“他人就是地狱”,自己犹如自愿下地狱一样。

2《禁闭》的艺术特色

首先,构思奇特,故事发生的场景被限定在所谓的“地狱”中,“一间第三帝国时期风格的客厅”。剧中人是三个死后相聚在一起的鬼魂。

其次,成功地渲染了地狱境遇的极端特点。室内没有一样刑具,“只看见一尊铜像,不灭的灯,没有床,这里无所谓睡眠”。为剧

中人永无休止的互相监视预设了条件,其实这是人最无法忍受的惩

罚。

第三,戏剧的象征性。从舞台设计、人物关系、矛盾冲突,甚至人物台次都具有某种象征性寓意。尤其是全剧的关键性台词“他人就是地狱”,其深刻的象征性表现为一种广泛的哲理而成为名言。

第五节贝克特

一、生平与创作

塞缪尔·贝克特(1906-1989)在小说和戏剧方面都做出了重要的探索,堪称后现代文学的先驱者,是20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1946-1950年

贝克特用法语创作了小说《梅西埃和卡米耶》,小说“三部曲”《莫洛伊》、《马龙之死》、《不可命名的》,剧本《自由》、《等待戈多》。

在小说创作方面,贝克特十分推崇乔伊斯,却也有心要突破乔伊斯的写作典范,摆脱“主体化”写作。“三部曲”就是他在这方面比较明晰的尝试。

《莫洛伊》由两部分构成,分别是莫洛伊和莫兰这两位作家的自我叙述。

第一部分莫洛伊的要寻找母亲,但直至最后我们也不知道莫洛伊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家庭情况如何,性格如何,以及为什么要寻找母亲;第二部分是莫兰在寻找失踪了的莫洛伊,这里关于莫兰的情况以及所作所为做了比较清楚的介绍,但挥之不去的是莫洛伊在莫兰心中的模糊影像,莫兰作为理性/意识的象征仿佛是在寻找作为非理性与潜意识象征的莫洛伊。

在《马龙之死》里,处在弥留之际的作家马龙在努力地继续表述,在静候死神来临的同时完全以一种无意识的方式,不停歇地做着自白。《不可命名的》仍然是一个叙述者在无意识且无休止地在表述(或曰写作),他试图通过表述找回他自己,弄清楚自己的身份,却始终不能如愿。

在这些小说里,行为或语言都不能找到所想找到的,却又不能遏制自己要去找的意愿,这也是贝克特的小说创作观,既说不出什么就是写作所要写的,却又必须要写作。

50-60年代

贝克特在剧本方面的代表作还有《终局》、《克拉普的最后一盘磁带》、《啊美好的日子!》等,均获好评。

贝克特是一位锐意革新的作家,他的小说尤其是“三部曲”享有“反小说”之称,他的剧本尤其是“等待戈多”享有“反戏剧”之称。同样令人称道的,是他在语言(尤其是法语)方面的驾驭能力。1969年,贝克特荣膺诺贝尔文学奖。

1 2 3 4 5 6 7 8 9 1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读书笔记《外国文学史》

赞 (0) 打赏

评论 0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