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外国文学史》

朗读这篇文章

第三节 卡夫卡

一、生平与创作

弗兰茨·卡夫卡(1883-1924)是表现主义代表作家,现代主义小说的鼻祖。被尊为“现代文学之父”。

卡夫卡的小说创作包括三个部分:

一种是发表过的短篇小说,如《判决》、《变形记》、《司炉》(后改为《美国》第一章)、《在流放营》、《乡村医生》、《饥饿艺术家》、《骑桶者》等;

二是生前未曾发表的短篇小说,如《一场斗争的描述》、《乡村教师》、《地洞》等约34篇作品;

三是未曾写完的长篇小说《美国》、《审判》、《城堡》等。此外,《给父亲的信》也十分著名。

卡夫卡创作中成就最大的是三部未写完的长篇小说《美国》、《审判》、《城堡》和短篇小说《变形记》。

《美国》

《美国》是卡夫卡写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小说写一位16岁的少年卡尔生活

在德国一个绅士之家。他受一位中年女仆诱惑,和她生下一个私生子,受到

父母严惩,被放逐到美国。到美国后,一个有钱的绅士自称是他的舅舅,收

养了他,又因午夜迟归被驱逐。后来,他在饭店找到一个开电梯的工作。却又蒙冤被老板以擅离职守的罪名解雇。随后,他当过仆役,作为技术工人随火车在美洲大陆奔波…… 小说写到这里中止。

据卡夫卡1915年9月30日的日记记载:“卡尔和K,一个无辜,一个有罪,在结局上两个人没有任何区别,全都受到惩罚而死亡。”作者给他安排的无疑是一个死亡的结局。卡夫卡把卡尔置于美国这个虚拟的具有整体象征意义的资本主义世界,借此表现社会与人的尖锐冲突和对立。生活在这个邪恶而又无助的世界中的卡尔,不管他怎样努力,每每总是被生活捉弄和欺骗,直至最后走向死亡。卡尔和家长的对立、生活中遭遇的一次次挫折,以及早亡的结局都与作者有许多相似之处。小说中的卡尔无异于艺术化了的卡夫卡。

《审判》

《审判》写银行襄理约瑟夫·K,一个早上刚刚起床,准备迎接他的30岁生日,突然两个警察进来宣布把他逮捕。他们并不把他关进牢房,他可以照常生活、上班、自由行动,但他却感到无形的巨大压力。他决心把这一冤案搞个水落石出,于是到处奔走申诉。10天后他被传唤出庭,法庭上他极力申明自己无罪,但毫无效果。后来他又找律师、法院的画师、谷物商等人寻求帮助,但他们都爱莫能助。他去找牧师,牧师晓谕他:真理是有的,但通往真理的道路障碍重重,这些障碍难以逾越,人只有服从上帝的安排。最后,他还没有弄清楚自己到底犯了什么罪,就在一个晚上被两名穿黑衣、戴大礼帽的人架走,毫无反抗地被处死在一个碎石场的悬崖下面作品所表现的主旨可用一句话来概括:即“真理可望而不可即”。通过这一荒诞故事,作者揭示了奥匈帝国官僚制度腐朽专制的本质特征。在这个社会中,一个人要抗拒整个庞大的官僚机构,是无济于事的。作品发展了《美国》中表现人与社会的对立冲突的主题。小说把荒诞离奇的故事叙述与对现实本质的深刻揭露相结合,亦即现象的荒诞与本质的真实相结合,使作品显露出明显的“卡夫卡式’风格。

《城堡》

《城堡》是卡夫卡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小说叙述在一个冬天的早晨, K为能在城堡附近的村里安家落户而向不远的山丘上的城堡走去,但他一直走到天黑,却一步也没有靠近城堡。于是,他冒称城堡的土地测量员先在村中一个客栈里住下。次日,他找了一名叫巴纳巴斯的人做向导继续向城堡进发,走了一天依然没有到达城堡。城堡明知他不是土地测量员,却给他派来两个助手,而且城堡的“X部部长”克拉姆叫巴纳巴斯给他送来一封信,告知他巴纳巴斯以后将承担他与城堡之间的通讯、联系任务。为了能够接近克拉姆,K还勾引克拉姆的情妇弗里达。K急切地等待着巴纳巴斯的消息,巴纳巴斯的妹妹却告诉他哥哥从未见过克拉姆,也不知道谁是克拉姆。最后,克拉姆的一个秘书前来告知K,让他把弗里达交出来,实际上此时弗里达早已不知身在何处。K与城堡的一切联系至此都已断绝。小说到这里情节终止。

据他的同乡、挚友马克斯·布洛德为《城堡》第一版写的后记介绍:“结尾这一章卡夫卡没有写。但是有一次我问起他这部小说将如何结尾时,他曾告诉过我,那个名义上的土地测量员至少将得到部分的满足。他不放松斗争,但却终因心力衰竭而死去。在他弥留之际,村民们聚集在他周围,这时总算下达了城堡的决定,这决定虽然没有给予K在村中居住的合法权利,–但是考虑到某些其他情况,准许他在村里居住和工作。”

作品中的K不仅是作者、犹太人,而且更是整个现代人的象征,他千方百计想进入城堡,获得在村中合法居住的权利,终而不得,喻示着人们寻找身份认同与精神家园,渴望安居乐业、融入公众社会求而不得的痛苦和迷惘,表现了人与社会冲突对立、现代人精神危机的主题。

《城堡》的寓意:未有定论。

有的把城堡视作类如父权的绝对权威或敌对的异己力量;有的认为其专制统治象征着“整个世界秩序”或“奥匈帝国官僚制度”;有人把城堡看做难以企及难得谋面的上帝,或者可望而不可即的真理;也有人把它视为犹太人难以回归的家园;甚至有人从实证的角度认为城堡就是作者父亲的出生地沃塞克。

小说具有强烈的荒诞虚幻的色彩。故事中所展现的人和事都是荒诞不经的,让人读后如坠五里雾中,然而又十分恰切、深刻地揭示出生活的本质,表现了人生的孤独以及与世界尖锐对立的生存状态。

小说采用漫画夸张式的手法写人状物,叙述故事。如城堡办公室里的案宗像柱子般堆积成山,由于人们要经常从中抽取或放置文件,这些文件柱便不断倒塌,发出轰响之声。信使巴纳巴斯传递的信件是一个文书偶尔心血来潮从桌下一大堆文件中抽出交给他的。在城堡前的小村子里,每天有无数官员下来办事,路上跑的马车多得排成长龙…… 漫画夸张手法的成功使用,突出了事物的本质特点,同时也使作品别具一番魅力。

二、《变形记》

《变形记》是一篇典范的表现主义小说。

1《变形记》的异化主题

小说通过格里高尔变成甲虫的荒诞故事,对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异化”现象做出深刻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异化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生俱来的普遍现象。在这里,人变成了“物品”、“物件”,任由其生活的环境支配。格里高尔工作生活的环境,是一个十分冷漠、没有人情温暖、没有理解关怀的冷冰冰的“物”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人际间的情感交流被“物”的“金钱”方面的关系所取代,人的自由属性被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具有的铁的法则所扭曲。他与老板之间没有人情的温暖,只有冷冰冰的“物”的关系和“债务”、“雇佣”的关系。与同事之间的关系也是十分险恶,充满陷阱。 变形之前他为家人含辛茹苦地工作,一日变成甲中,便被家人遗弃。格里高尔感受不到人际交往中人情的温暖,没有思想活动的自由,作为人本质的东西–自由的天性、思考的自由等早已被剥夺殆尽,实际上早已变成了一个“非人”。他形式上的“变形”,是对他“非人”实质的最后确认。

2《变形记》的艺术特色

《变形记》具有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相交融的特色。

首先,主要体现为小说创作中现实与虚幻的有机结合、总体荒诞与细节真实的有机结合。人变形为甲虫是荒诞的,但在预设的这一虚幻的艺术空间和总体虚构的故事中,作者所叙述的一切又都是十分“真实可信”的。如对于既具有人的心理和生活习惯,又因变形为甲虫而具有了甲虫的生活习性的格里高尔的一些描写,都符合特定的艺术真实。在这里,作者把荒诞的故事和真实的细节描写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荒诞的手法构建故事,表现人的异化主题;又以真实的细节描写增强故事的“可信性”和艺术吸引力。“真实”与“荒诞”手法的配合可谓十分巧妙,浑然天成。同时,在小说中,作者对现实的真实描写与虚幻的故事情景设置也是有机相融的,在对现实的描写中有着虚幻,虚幻的故事情景中又渗透着现实。

格里高尔作为旅行推销员长年累月的奔波,经常出门遇到的种种烦恼,不定时而且低劣的伙食,同事飞短流长的闲话、中伤等等,无不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在这种非人状态下的生存,又与虫何异!如此看来,这种人而变虫的虚幻又具有了某种真实的含义。这种真实与虚幻的巧妙结合,使作品收到一种似真似幻、亦真亦幻的独特的审美效果。

其次,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的交融还体现在小说一方面采用寓意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作者对社会人生的理解和体悟,构建作品的意义世界,同时,也不拒斥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人物塑造、编织故事的艺术传统。

小说详细叙述了主人公变成甲虫以后的经历和遭遇,以及最终结果。故事的每一个重要环节、人物的每一个重要行动都有必要的交代。如主人公从事旅行推销员职业是因为父亲破产,欠公司老板的债务难以偿还。也是因为这一原因,他必须起早贪黑,不停奔波。作者一开始就点明了格里高尔肩负着全家人的生活重担,因此,主人公变形以后全家人的生计问题,作者也做了必要的细致交代。甚至最后他的死也写得有因有果,清楚明白。可以说这部小说除了主人公“变形”的情节之外,其他一切几乎都可以说是十分入情入理,令人可信的,而且故事有头有尾、前后照应,针线紧密,小说的故事也由此呈现出一种严密的封闭式结构。

此外,尽管作者并不倾心于人物的性格刻画和塑造,但对人物的身份、职

业、家庭、生活习惯和爱好,也都做了一定的交代。从人物的活动中,我们

可以清楚地感受到他的谨小慎微、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心地善良的性格特征。与传统现实主义的人物刻画、故事编织艺术不同的是,作者并不以此为旨归,而是以其为手段,为表现作品深刻的寓意和象征性的思想内涵服务。

1 2 3 4 5 6 7 8 9 1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读书笔记《外国文学史》

赞 (0) 打赏

评论 0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