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为何家会伤人》武志红

朗读这篇文章

作者简介:​

武志红出生于河北,是一名心理学家,心理咨询师作家。毕业于北京大学心理系,200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临床心理学专业硕士,导师是国内著名的心理治疗学家钱铭怡。

个人经历

北京大学心理系本科

北京大学心理系研究生

北京大学临床心理学专业硕士毕业

广州武志红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师

著作

2007.05《解读“疯狂”》/2007.05 《为何家会伤人》

/2008.04《七个心理寓言》/2008.04《心灵的七种兵器》

2009 《为何越爱越孤独》/2009.05 《梦知道答案》

2011.01 《解读绝望》/2011.04《活出你的小宇宙》

2012.12《为何爱会伤人》/2013.01《身体知道答案》

2014.04《感谢自己的不完美》/2014.06《为何家会伤人》(升级版)

??????????????

??????????????

作品简介

​快乐分多钟:

第一种“竞争式快乐”
自私的快乐,“不患寡而患不均”,关注自己比别人多多少,哪怕没损失,但只要别人比自己损失更多,也会感到快乐。看到别人更加痛苦,自己竟然感到快乐。

第二种快乐是“条件式快乐”。

只要某个条件得以满足,就会很快乐。

是一种客观的快乐,可以作为引导孩子长期努力的勇气和工具。

第三种快乐——“至乐”。

孩子天性对身边的一切都抱有一种天然的好奇心,如果没有干扰,孩子就会专心致志地去做他们想做的事情,不计较最后的结果,这种专注本身就是一种至乐,就是一种心流体验。

??????????????

??????????????

为何家会伤人?
因为父母不懂得条件式快乐,忘记了至乐,追求孩子竞争式快乐。

如何家不再伤人?

陪着孩子获得单纯的条件式快乐,在生活中找到了至乐。

​到底是要把孩子塞进流水线一样的生活里,还是要保护孩子的天真,让其快乐成长?这或许是困惑大多数父母和老师共同的问题。

??????????????
??????????????

第一部分:
把夫妻关系放在第一位,是营造健康家庭的重要基础。​

​每一次分手都是心灵的修复
​每个人至少要经历两次“诞生”。
第一次是从妈妈的子宫里出生。子宫是婴儿完美的居所,离开这个居所,是一个痛苦的分离过程。但这个痛苦却换来了一个新生命。

第二次是恋爱。我们一生中会与许许多多人建立许许多多种关系,但恋爱是我们生命中能自主建立的最亲密的关系。其实,我们无意识中都将恋爱当作了治疗,目的是修正我们童年的错误,其表现就是,恋人多数时候都是我们选中的理想父母。现实父母或多或少让我们不满意,我们心中都藏着一个理想父母的模型,它是我们选择恋人的基石。”

如果治疗获得成功,不仅童年的错误得以修复,我们还会真正成为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这是人格成长的最重要的一步,也是与家分离的最后一步。然而,不幸的是,很多恋爱治疗没有获得成功,反而留下了更深的疤痕。之所以如此,主要原因是我们没有处理好爱与分离这一对矛盾。

“恋爱,其主要意义不是让我们找到一个能相处一辈子的伴侣,而是让我们真正明白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人,伴侣是另外一个和自己一样独立、一样重要的人。并且,我们还深深地懂得,这两个相互独立的人,又能无比亲密地相处。”

从理想父母到现实父母
恋爱到深处,我们会变成孩子。

无意识中,我们都将恋爱当成了治疗,希望恋人能扮演理想父母的角色,将我们治好。

我们重复错误是因为想治疗

“我们之所以会在恋爱中重复童年的错误,是因为我们无意识中想得到治疗,”荣伟玲说,“只是,如果病得又重又缺乏改变的动机,我们就不是好的病人,再优秀的心理医生对此也无能为力。”

婚姻之所以容易成为爱情的坟墓,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婚姻只是我们过去家庭模式的复制。

这是生命中最大的教训之一,它告诉我们:你再亲密的人也是另外一个人,是和我们一样重要、一样独立的人。

缘分=娶回“妈妈”,嫁给“爸爸”?
对于缘分,心理学也有独特的解释:缘分的确是在过去修下的,但过去不是前世,而是我们的童年,主要是在与父母的关系中修下的。

弗洛伊德认为,一个人的人格在五岁前就已基本塑造成型。不只人格,我们的情感基础也常是童年形成的。

我们就会在潜意识中将爸爸妈妈当作爱情的原型,并按照这个原型去寻找恋人。

​别拿自己的尺子量对方

​我们习惯从自己的坐标体系出发,去推测、揣摩、评价甚至抨击另一个人,却完全忘了,对方也有一个现象场,有一个与自己完全不同的坐标体系。

“重要的不是发生了什么,而是对方是怎么感受的。”

“交流感受”才是配偶、密友等亲密关系进行绝大多数沟通的目的。

出主意,阻止了对方倒苦水。

心理需求的核心是感受,亲密关系的一个重要价值就在于交流并相互理解和接受彼此的感受。

​不要把权力规则带回家

​一个人的关系可以分成两部分:个人领域和社会领域。

个人领域包括配偶、亲人、知己,最典型的是家;社会领域包括同事、同学、同乡等,最典型的是工作。

工作中的规则是权力,其运作机制是竞争与合作、控制与征服。

家中的规则是珍惜,能抵达珍惜的途径是理解和接受。

如果我们珍惜家,就不要把权力规则带回家。

孩子不该是你的最爱

​爱与分离,是生命中两个永恒的主题。健康的家庭,充盈着爱,也懂得分离。

如果夫妻关系是家庭核心,拥有第一发言权,那么这个家庭就会稳如磐石。

相反,如果亲子关系(包括公婆与丈夫、丈夫与孩子、妻子与孩子)凌驾于夫妻关系之上,就会产生最常见的两个问题:
一、糟糕的婆媳关系;

二、严重的恋子情结。

这两点是相辅相成的。

不健康的模式(一):烦丈夫,爱儿子

不健康的模式(二):“没”丈夫,爱儿子

不健康的模式(三):太愚孝,轻妻子

你的家庭,你做主
健康家庭的第一定律——夫妻关系,才是家中的No.1。

如果是儿子,就要对自己说,爸爸才是妈妈最爱的人,自己不是;
如果是女儿,就要对自己说,妈妈才是爸爸最爱的人,自己不是;

如果是父亲,就要对女儿说,我爱你,但妈妈才是能陪伴我一生的;

如果是母亲,就要对儿子说,我爱你,但爸爸才是能陪伴我一生的。

这才是健康家庭之道。夫妻关系是家中的No.1,这是健康家庭的第一定律。

主要讲了三个要点:

第一,恋爱关系是对童年亲子关系的一种复制。我们都会以理想父母为原型去寻找爱人,然后在恋爱中互相扮演对方的理想父母。如果童年亲子关系不好,就会在潜意识里把对现实父母的不满发泄在爱人身上,想以此获得伤痛的治愈。爱情也的确有治疗伤痛的力量,但需要手反思,付出改变的努力,才能打破不幸的轮回。

第二,注重和理解彼此的感受是夫妻和谐的保证。不要把爱人当成爱的人具,不要用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对方。要以对方的感受为重,不瞎揣测、不随意评价、不乱出主意,珍惜彼此的感情,家不是讲道理的地方,而是理解和交流感受的地方。

第三,孩子不该成为你的最爱,夫妻关系才是家庭的核心。要把夫妻关系摆在第一位否则会导致糟糕的婆媳关系和恋子情结。不管你有多爱孩子,他们都注定要离开,为了孩子能够成为真正独
的人,不要用过分的依恋,配偶才是陪伴你一生的人。

第二部分:

学会接受分离,是避免多种家庭问题的前提。


​妈妈是婴儿的镜子

妈妈,是我们生命中的第一面镜子。生命的最早期,妈妈注目着婴儿,婴儿就从这面镜子里看到了自己的存在。

若一位妈妈想让你的孩子心理健康,在他婴幼儿时,多和他互动,看到他,并带着喜悦,是至关重要的。

有健康自我的人,他会很爱父母,但他做事情,首先是从自己的感受出发,而不是服从父母的语言。

​鲁米诗人写过:

我体内有个原型

它是一面镜子,你的镜子。

你快乐,我也会快乐。

你愁苦,我也会愁苦。

我像绿茵地上柏树的影子,

与柏树不可须臾离。

我像玫瑰的影子,

永远守在玫瑰近旁。

​在母子关系中,或者在任何关系中,我的感受能被感受到,这一刻,我存在,你也存在。这一刻,就是爱。
一位女士,她很容易被无助感侵袭。原因很简单,在她的原生家庭中,不仅母亲,其他亲人也很少看见她,所以她没有底气与任何人抗争。

同情心有两种。一种是对弱者的可怜,但内心同时有一种我很好很强大的自恋。另一种是共情,即,我深深地碰触到了你的感受,进入到了你的世界,感你所感,想你所想。

孩子越小,越需要大人特别是妈妈的细心呵护与关注。

父母不是孩子的答案

​成为自己的人,也即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所说的“自我实现者”,他发现他们具有许多优点,如:
宽容而又疾恶如仇;

悦纳自己的一切体验;

以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情绪为中心;

超然独立的性格,不迷信权威;

没有审美疲劳;

能容忍模糊状态,有高度的创造力;

…………

父母不要试图扮演孩子的决定者,而应该给予孩子独立探索的自由,那样即便幼小的孩子也一样是一个“成为自己的人”。

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发表演讲时说:不要让他人的观点所发出的噪声淹没你内心的声音。最为重要的是,要有遵从你的内心和直觉的勇气,它们可能已知道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其他事物都是次要的。

这也是蒙特梭利的观点,精神胚胎“已知道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也就是说,每个孩子天然有他们的使命,而若父母想决定孩子的命运,他们就是破坏了孩子的命运。

​分离是生命中永恒的主题

​我们的一生,就是不断分离的一生。

分离和爱同等重要,它们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主题,它们一起作用,让一个人成长,让一个人成为他自己。

“拒绝分离,就等于拒绝成长。”

“再亲密的两个人,也是两个人。如果不懂分离,那么,两个关系亲密的人就会粘在一起,而这是很多人生悲剧的深层原因。”

在处理分离上,会出现三种结果:

第一,成熟分离。一边给予爱,一边坚定地告诉孩子或亲人,你是你,我是我。这样一来,关系仍然亲密,但关系中的两个人都拥有独立而健康的人格。

第二,拒绝分离。这样的关系不一定亲密,可能还非常恶劣,但关系中的两个人必然会粘在一起,仿佛在演爱与恨的双簧戏。

第三,单纯分离。虽然名义上是亲人,但拒绝爱与亲密。如果两人都是成人,这种关系很难维系,如果是亲子关系,那么孩子会遭到难以挽回的伤害。没有分离,孩子不能成人,没有爱,孩子一样不能长大。

​三岁前的新生儿分成了三个阶段:

一、正常自闭期。从出生到1个月,这个阶段的婴儿大部分时间用来睡觉,他需要抚摸和照顾,但仿佛只沉浸在自己的简单世界里。

二、正常共生期。2个月到6个月大,这个阶段的婴儿将妈妈和自己视为一体。

三、分离期。6个月到36个月大,婴儿逐渐意识到,妈妈是妈妈,自己是自己。

分离期是一个微妙、复杂而多变的心理过程。马勒又将它分为四个亚阶段:身体分化期、实践期、和解期和个性化期。
1.身体分化期(6~10个月)。婴儿从身体上意识到,妈妈是另一个人。

2.实践期(10~16个月)。婴儿会走了,他热情地探索周围

世界,开始爱上自己,觉得自己非常强大,对妈妈好像不再那么依恋,这像是一个背叛期,婴儿“背叛”了与妈妈的亲密关系。
3.和解期(16~24个月)。实践期最后让幼儿(婴儿一般指不到一岁的孩子,而幼儿指2~4岁的孩子)备受挫折,他明白了自己的弱小,于是重新依恋妈妈,比以前更依恋。相比第二个阶段,这个阶段的幼儿胆子更小,以前无所畏惧的他们现在变得什么都怕,怕陌生人、怕探索、怕……而妈妈是他们的偶像,因为妈妈在他们眼里是那么强大。

4.个体化期(24~36个月)。如果妈妈尊重幼儿自己探索的需要,而且一直保持这个形象,那么,幼儿就会认同妈妈,他心中就会有一个“积极妈妈”。

​男孩归爸爸,女孩归妈妈

​男孩在胎儿期和童年早期,主要是受母亲的影响。如果他不能突破这种影响,母亲的影响就会充斥着他的心身。他会深深感受到母亲的力量和重要性。在母亲的影响下,他以后很可能成为一个感情骗子和调情高手,但他无法成长为一个珍惜女人并维持长久伴侣关系的男人,无法成为一个好爸爸,也无力维持一段平等的男女关系。他必须放弃那最原始、最亲密的对母亲的依附关系,去接受父亲的影响。

——德国家庭治疗师伯特·海灵格

​3~6岁是“俄狄浦斯期”。通俗的说法就是,男孩会出现恋母倾向且嫉妒父亲,女孩会出现恋父倾向且嫉妒母亲,他们都期望取代同性的父母而与异性的父母建立唯一的关系。

​“要顺利地度过俄狄浦斯期,关键是夫妻关系要和谐而平衡”
“父母都爱孩子,但他们同时又深深相爱,他们不会因为爱孩子而忽略对配偶的爱。这样一来,孩子就会懂得,尽管异性父母如此爱他,但强大的同性父母才是异性父母最好的伴侣,而他不过是个孩子。

于是,他们会安心地做孩子,享受强大的父母给他们的爱。同时,他们努力向同性父母靠拢,知道只有变得像同性父母一样,才能赢得异性父母更多的爱。”

他强调说:“这种心理转变,是男孩成为男人和女孩成为女人的基本动力。”

​三岁前,孩子没有性别意识。一般情况下,无论男孩还是女孩,都与妈妈的关系最亲密。但从三岁左右开始,孩子有了性别意识,会越来越渴望与异性父母亲密,在约五岁的时候,这一愿望达到顶峰。

男孩要归父亲,女孩要归母亲,德国家庭治疗大师海灵格对此概括说,他们应该先向异性父母靠拢,并从这一关系中吸纳异性的力量,体会到自己对异性的吸引力,同时体验到异性对他的吸引力。然后,男孩回到男性的世界,成为一个男人;女孩回到女性的世界,成为一个女人。只有这样,他们的心理才更健康,而这个世界,也才更和谐。

宠爱自己——溺爱的心理真相
​溺爱源自父母的自恋,溺爱的父母无视孩子真实的成长需要,而是将孩子当作自己的另一个“我”,给予过度满足。可以说,无限制地给予孩子,其实是在无限制地给予自己。

​溺爱是一种懒惰的、不负责任的爱。与溺爱相对应的是真爱,真爱是尊重孩子独立的爱,真爱的父母懂得在孩子不同成长阶段满足他不同的成长需要。真爱的父母懂得放手,接受并乐于看到孩子的自我独立和自我成长。

每个人只有为自己而活的时候,才是最有力量的。

​青少年太听话不是好事

​你是否还记得你那青涩的青春期?那个时期,你经常被莫名的忧伤所缠绕?现在,你的孩子到了青春期。看着他们,你却在想,他们是何等无忧无虑,他们是何等快乐!

其实,他们的青春期,和你的青春期一样,充满着莫名的忧伤。

这种忧伤,是青春期的特点决定的,这种莫名忧伤,是必然的代价,也是上帝给成长着的我们的一个青涩的礼物,只是我们希望这代价不要太大。

青春期必然叛逆
青春期的孩子有一对矛盾的心理冲突:脱离对父母等亲人的心理依赖,走向独立的自己。前者意味着丧失,是辞旧;后者意味着获得,是迎新。在这对矛盾当中,如果后者占据了主要地位,那么尽管不断地有莫名的忧伤袭来,我们仍然会感觉到自己的生命整体上是积极的、阳光的。相反,如果前者占据了主要地位,抑郁情绪就会成为我们的主导情绪。

抑郁症的一个重要源头,是本来向外的愤怒不能表达,转而指向自己。叛逆的孩子容易向外表达愤怒,而好孩子则容易将愤怒憋在心里,最终攻击自己。

​孩子有问题,大人先自省
​教育孩子的一个原则是,不要只紧盯着孩子的问题,而是要寻找并理解问题背后的原因。

言行不重要,重要的是感受
家长应该先学会聆听

成熟的父母先了解孩子的感受

成熟的父母不会在第一时间去处理孩子的问题,他们会先处理孩子的感受。

首先,讲了分离是生命中永恒的主题。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分离,分离虽然痛苦,但是每一次的分离都是一次成长,也是为了更好地迎接人生新的挑战,父母要在亲子关系中平衡好爱与自由,让孩子学会成熟的分离模式,既能爱家,又爱独立。

其次,讲了让孩子成为他自己。父母不是孩子的答案,每个孩子天生都带有一个精神胚胎,父母应当尊重孩子独立探索世

的需求,可以引导孩子,但不要去评论制孩子,不要做孩子的决定者,才能让孩子拥有独立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

最后,我们讲了分离会。孩子不能接受分离,与父母的教育方式有极大的关系,不要让亲子关系凌驾于夫妻关系之上,不要过分依恋孩子。

第三部分的内容:
父母的焦虑会给孩子带来难以想象的后果。

​别把焦虑转嫁给孩子
​自己的成长停滞下来,对自己能否适应社会产生了巨大的焦虑,但他们不是通过自己的成长去解决问题,而是将希望更多地寄托在孩子身上,结果让孩子承受了双倍的压力。

父母转嫁压力的表现:

转嫁(一):有劲儿全往孩子身上使,“全陪妈妈”逼儿子成少白头。
转嫁(二):把“理想自我”强加给孩子,知识分子要求孩子更上一层楼。

转嫁(三):孩子是实现目标的对象,教育学家的“完美教育”逼孩子自杀

转嫁(四):通过打孩子宣泄情绪,“打是亲,骂是爱”的潜意识并不伟大

孩子很在乎父母的情绪

​一、给孩子空间。

二、自我成长。

三、进化爱的方式。

​孩子为何把网络当成“安全岛”

​一个常见的原因是,他们没有一个可靠的安全岛。他们被父母、学校“遗弃”了,他们的安全岛四分五裂。于是,他们去网络上构建新的、虚幻的安全岛。

客体稳定性与情感稳定性
缺乏安全感,是一个广泛存在的问题。

为什么会这样?

这就涉及一个广为人知的观念——妈妈最好亲自带孩子到三岁。

为什么?因为,孩子在良好的养育环境下,到三岁才能形成两个概念:客体稳定性与情感稳定性。

客体即孩子身外的物体。幼小的孩子没有客体稳定的概念,他们能看到一个事物,才觉得这个事物存在,而看不到,他们就觉得这事物不存在了。所以,和他们玩藏猫猫的游戏,他们会玩得不亦乐乎。

情感稳定性,即一个人只要确认对方是爱自己的,那么,他不会随着时间和空间的距离而无端对这一点产生怀疑。

客体稳定的概念,在良好的养育环境下,孩子一岁半即可形成,而情感稳定的概念,在良好的养育环境下,要到三岁才能形成。

只有形成这两个概念后,孩子才能承受与妈妈的长时间分离。长时间,指的是两个星期以上的时间。有研究表明,若在孩子三岁前,妈妈与孩子有两个星期以上的分离,会让孩子形成强烈的创伤。

所以,在三岁前,妈妈要尽可能亲自带孩子,不能与孩子有长时间分离,并且要与孩子有良好的互动。这样一来,孩子才能形成所谓的安全感。

​高十二、初九与压力
​对于许多复读的孩子而言,他们在复读中需要解决的不是知识水平问题,而是心理问题。

这个心理问题,就是压力问题!

“他们的知识基础,其实在高三或高四,最多高五就已打好了,后来的复读,并非知识的查漏补缺,而是心理上的努力,主要是减压。”

成功的秘诀只有两个字:减压!

​和孩子一起直面高考失利

​父母真诚地和孩子一起承担挫折。

他们怕的其实不是失败,而是怕被人否定。

帮助孩子们理解,高考只是人生长河中的一个环节,它虽然很重要,但这一个环节的失败并不意味着整个人生的失败。相反,如果你坦然接受了高考失败这个事实,就可以真正理性地选择新的道路,而不是在懊丧和痛苦中度过未来的日子。

​教孩子知识,不如给孩子爱
​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模式,是孩子与其他人建立关系的基础,也是孩子的人格和情商的基石,这比知识更重要。

一般而言,最重要的客体就是父母,而这个客体关系,主要是指一个人内化的自己与父母的关系,它基本在一个人五岁前完成。
这个客体关系有三个部分:“内在的我”“内在的爸爸”和“内在的妈妈”。它们之间关系的性质,决定着我们长大后与其他人交往的方式。如果童年时,我们与父母的关系模式比较健康,那么我们长大后与别人相处时也会比较健康。如果童年时,我们与父母的关系模式不正常,那么我们长大后就难以与别人健康相处。

性格如何决定命运

性格决定命运,这是我们

耳熟能详的一个格言。

学心理学越久,我就越相信这句话。

那么,性格如何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性格,是通俗的说法,换成心理学专业说法,即人格。所谓人格,作为后精神分析学派的客体关系理论认为,即一个人内在的客体关系。形象表述出来,即一个人的“内在小孩”与“内在父母”的关系。

也就是说,性格是一种关系。

这可能会让人发晕。性格,譬如自信、自卑、倔强,等等,怎么会是一种关系呢?

先讲讲自信。自信,通俗理解,就是自己相信自己。然而,从逻辑上讲,不存在A相信A这回事,存在的,只能是A相信B或B相信A。

那么,什么叫自信?简单来说,是自己内在的一部分相信自己内在的另一部分。套用客体关系理论来准确地表达,即一个人的内在小孩对获得内在父母的爱充满信心。
所谓自卑,也即一个人的内在小孩对获得内在父母的爱没有信心。

所谓倔强,就是一个人的内在小孩对内在父母说,凭什么!

内在小孩与内在父母的关系模式,形成于一个人的童年,主要是六岁前。这个模式形成后,以后的人生里,我们就会不断将这个模式呈现在现实世界中。所以说,内在的客体关系模式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简而言之,即性格决定命运。

所以说,精神分析学派有决定论的色彩,而且是童年决定论。

决定论听起来有些悲观,但它绝非说,你的客体关系模式就不可改变了,它当然可以改变,改变的办法,就是认识你自己。

教育是为了孩子,还是为了大人

怀孕时,只希望孩子正常就好了,别是怪胎就行;
生下来,只希望孩子健康就好了,别总生病;

孩子逐渐长大,看着小小的他,只希望他开心就好了,其他一切都不重要;

进入幼儿园,比较心开始升起,希望自己家孩子比别人家孩子出色;

从此以后,一发而不可收,希望孩子在人生每一步都比别人家孩子更出色一些。

真正的轻松总是伴随着能力的解放,那会带来真正的优秀。

共三个要点:

第一,父母焦虑的原因。
一个是因为他们自身年龄、心态、精力等因素导致学习能力下降、成长空间压缩,担心跟社会脱节,跟不上社会的节奏。
另一个是因为社会的客观现实,我们国家是发展中国家,正处在高速发展的改革期,各方面的保障措施还不完善,教育更是稀缺资源。如果父母不能正确看待和解决这些问题,而是将期望转移到孩子身上,孩子铺好人生道路,会给孩子造成大的心理压力。

第二,父母把焦虑转嫁给孩子的影响。
孩子非常看重父母感受,会情不禁地做一些事情来讨父母的欢心,如父母利用孩子这个特点来控制他们,把自己的心理需求让孩子去实现,就会加剧孩子的学习压力,侵犯孩子的个人空间,令孩子形成外在的评价系统,一辈子都活在他人的评价之中,不但失去自我,压力和焦虑也会越来越严重,甚至走向极端。

第三,化解父母的焦虑和孩子压力的办法。
父母一方面要放手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去成长,另一方面也要注重成长,不要把自己在社会上的焦虑评论嫁到孩子身上。学会理解孩子,让孩子体会被爱与尊重,真正的轻松会伴随能力而释放,带来真正的优秀 。

第四部分内容:

用真爱阻断中国式问题家庭的宿命轮回。


​你的感受如何被扭曲

​我的感受被你感知到,我才发现自己原来是这般存在着。简单说来,一个人的存在感,来自于他的感受被另一个人看到。

一些人有清晰的自我,他不在乎别人的评价;另一些人没有清晰的自我,很在意别人的评价。

存在=被感知。相应地,不存在感,就源于感受没被感知。这有多种方式,常见有三种:忽视、双重矛盾、僵尸化。

​你的身体,是不是别人的奴隶?

​有真自我的人,他的自我围绕着自己的感受而构建;有假自我的人,他的自我围绕着妈妈的感受而构建。

后者的悲哀是,他自动地寻求别人的感受,围着别人的感受转,他为别人而活。

莱恩也是一位存在主义心理学家,而存在主义一直强调这样的人生哲学:
我选择,我自由,我存在。

愿你从现在开始,从那些看似琐碎的时刻开始,活出你自己。

​有真自我的人,他的身体服务于他的自我;
4.个体化期(24~36个月)。如果妈妈尊重幼儿自己探索的需要,而且一直保持这个形象,那么,幼儿就会认同妈妈,他心中就会有一个“积极妈妈”。

​男孩归爸爸,女孩归妈妈

​男孩在胎儿期和童年早期,主要是受母亲的影响。如果他不能突破这种影响,母亲的影响就会充斥着他的心身。他会深深感受到母亲的力量和重要性。在母亲的影响下,他以后很可能成为一个感情骗子和调情高手,但他无法成长为一个珍惜女人并维持长久伴侣关系的男人,无法成为一个好爸爸,也无力维持一段平等的男女关系。他必须放弃那最原始、最亲密的对母亲的依附关系,去接受父亲的影响。

——德国家庭治疗师伯特·海灵格

​3~6岁是“俄狄浦斯期”。通俗的说法就是,男孩会出现恋母倾向且嫉妒父亲,女孩会出现恋父倾向且嫉妒母亲,他们都期望取代同性的父母而与异性的父母建立唯一的关系。

​“要顺利地度过俄狄浦斯期,关键是夫妻关系要和谐而平衡”

“父母都爱孩子,但他们同时又深深相爱,他们不会因为爱孩子而忽略对配偶的爱。这样一来,孩子就会懂得,尽管异性父母如此爱他,但强大的同性父母才是异性父母最好的伴侣,而他不过是个孩子。

于是,他们会安心地做孩子,享受强大的父母给他们的爱。同时,他们努力向同性父母靠拢,知道只有变得像同性父母一样,才能赢得异性父母更多的爱。”

他强调说:“这种心理转变,是男孩成为男人和女孩成为女人的基本动力。”

​三岁前,孩子没有性别意识。一般情况下,无论男孩还是女孩,都与妈妈的关系最亲密。但从三岁左右开始,孩子有了性别意识,会越来越渴望与异性父母亲密,在约五岁的时候,这一愿望达到顶峰。

男孩要归父亲,女孩要归母亲,德国家庭治疗大师海灵格对此概括说,他们应该先向异性父母靠拢,并从这一关系中吸纳异性的力量,体会到自己对异性的吸引力,同时体验到异性对他的吸引力。然后,男孩回到男性的世界,成为一个男人;女孩回到女性的世界,成为一个女人。只有这样,他们的心理才更健康,而这个世界,也才更和谐。

宠爱自己——溺爱的心理真相

​溺爱源自父母的自恋,溺爱的父母无视孩子真实的成长需要,而是将孩子当作自己的另一个“我”,给予过度满足。可以说,无限制地给予孩子,其实是在无限制地给予自己。

​溺爱是一种懒惰的、不负责任的爱。与溺爱相对应的是真爱,真爱是尊重孩子独立的爱,真爱的父母懂得在孩子不同成长阶段满足他不同的成长需要。真爱的父母懂得放手,接受并乐于看到孩子的自我独立和自我成长。

每个人只有为自己而活的时候,才是最有力量的。

​青少年太听话不是好事

​你是否还记得你那青涩的青春期?那个时期,你经常被莫名的忧伤所缠绕?现在,你的孩子到了青春期。看着他们,你却在想,他们是何等无忧无虑,他们是何等快乐!

其实,他们的青春期,和你的青春期一样,充满着莫名的忧伤。

这种忧伤,是青春期的特点决定的,这种莫名忧伤,是必然的代价,也是上帝给成长着的我们的一个青涩的礼物,只是我们希望这代价不要太大。

青春期必然叛逆

青春期的孩子有一对矛盾的心理冲突:脱离对父母等亲人的心理依赖,走向独立的自己。前者意味着丧失,是辞旧;后者意味着获得,是迎新。在这对矛盾当中,如果后者占据了主要地位,那么尽管不断地有莫名的忧伤袭来,我们仍然会感觉到自己的生命整体上是积极的、阳光的。相反,如果前者占据了主要地位,抑郁情绪就会成为我们的主导情绪。

抑郁症的一个重要源头,是本来向外的愤怒不能表达,转而指向自己。叛逆的孩子容易向外表达愤怒,而好孩子则容易将愤怒憋在心里,最终攻击自己。

​孩子有问题,大人先自省

​教育孩子的一个原则是,不要只紧盯着孩子的问题,而是要寻找并理解问题背后的原因。

言行不重要,重要的是感受

家长应该先学会聆听

成熟的父母先了解孩子的感受

成熟的父母不会在第一时间去处理孩子的问题,他们会先处理孩子的感受。

首先,讲了分离是生命中永恒的主题。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分离,分离虽然痛苦,但是每一次的分离都是一次成长,也是为了更好地迎接人生新的挑战,父母要在亲子关系中平衡好爱与自由,让孩子学会成熟的分离模式,既能爱家,又爱独立。

其次,讲了让孩子成为他自己。父母不是孩子的答案,每个孩子天生都带有一个精神胚胎,父母应当尊重孩子独立探索世

的需求,可以引导孩子,但不要去评论制孩子,不要做孩子的决定者,才能让孩子拥有独立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

最后,我们讲了分离会。孩子不能接受分离,与父母的教育方式有极大的关系,不要让亲子关系凌驾于夫妻关系之上,不要过分依恋孩子。

第三部分的内容:
父母的焦虑会给孩子带来难以想象的后果。

​别把焦虑转嫁给孩子
​自己的成长停滞下来,对自己能否适应社会产生了巨大的焦虑,但他们不是通过自己的成长去解决问题,而是将希望更多地寄托在孩子身上,结果让孩子承受了双倍的压力。

父母转嫁压力的表现:

转嫁(一):有劲儿全往孩子身上使,“全陪妈妈”逼儿子成少白头。
转嫁(二):把“理想自我”强加给孩子,知识分子要求孩子更上一层楼。

转嫁(三):孩子是实现目标的对象,教育学家的“完美教育”逼孩子自杀

转嫁(四):通过打孩子宣泄情绪,“打是亲,骂是爱”的潜意识并不伟大

孩子很在乎父母的情绪

​一、给孩子空间。

二、自我成长。

三、进化爱的方式。

​孩子为何把网络当成“安全岛”

​一个常见的原因是,他们没有一个可靠的安全岛。他们被父母、学校“遗弃”了,他们的安全岛四分五裂。于是,他们去网络上构建新的、虚幻的安全岛。

客体稳定性与情感稳定性
缺乏安全感,是一个广泛存在的问题。

为什么会这样?

这就涉及一个广为人知的观念——妈妈最好亲自带孩子到三岁。

为什么?因为,孩子在良好的养育环境下,到三岁才能形成两个概念:客体稳定性与情感稳定性。

客体即孩子身外的物体。幼小的孩子没有客体稳定的概念,他们能看到一个事物,才觉得这个事物存在,而看不到,他们就觉得这事物不存在了。所以,和他们玩藏猫猫的游戏,他们会玩得不亦乐乎。

情感稳定性,即一个人只要确认对方是爱自己的,那么,他不会随着时间和空间的距离而无端对这一点产生怀疑。

客体稳定的概念,在良好的养育环境下,孩子一岁半即可形成,而情感稳定的概念,在良好的养育环境下,要到三岁才能形成。

只有形成这两个概念后,孩子才能承受与妈妈的长时间分离。长时间,指的是两个星期以上的时间。有研究表明,若在孩子三岁前,妈妈与孩子有两个星期以上的分离,会让孩子形成强烈的创伤。

所以,在三岁前,妈妈要尽可能亲自带孩子,不能与孩子有长时间分离,并且要与孩子有良好的互动。这样一来,孩子才能形成所谓的安全感。

​高十二、初九与压力
​对于许多复读的孩子而言,他们在复读中需要解决的不是知识水平问题,而是心理问题。

这个心理问题,就是压力问题!

“他们的知识基础,其实在高三或高四,最多高五就已打好了,后来的复读,并非知识的查漏补缺,而是心理上的努力,主要是减压。”

成功的秘诀只有两个字:减压!

​和孩子一起直面高考失利

​父母真诚地和孩子一起承担挫折。

他们怕的其实不是失败,而是怕被人否定。

帮助孩子们理解,高考只是人生长河中的一个环节,它虽然很重要,但这一个环节的失败并不意味着整个人生的失败。相反,如果你坦然接受了高考失败这个事实,就可以真正理性地选择新的道路,而不是在懊丧和痛苦中度过未来的日子。

​教孩子知识,不如给孩子爱
​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模式,是孩子与其他人建立关系的基础,也是孩子的人格和情商的基石,这比知识更重要。

一般而言,最重要的客体就是父母,而这个客体关系,主要是指一个人内化的自己与父母的关系,它基本在一个人五岁前完成。
这个客体关系有三个部分:“内在的我”“内在的爸爸”和“内在的妈妈”。它们之间关系的性质,决定着我们长大后与其他人交往的方式。如果童年时,我们与父母的关系模式比较健康,那么我们长大后与别人相处时也会比较健康。如果童年时,我们与父母的关系模式不正常,那么我们长大后就难以与别人健康相处。

性格如何决定命运

性格决定命运,这是我们

耳熟能详的一个格言。

学心理学越久,我就越相信这句话。

那么,性格如何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性格,是通俗的说法,换成心理学专业说法,即人格。所谓人格,作为后精神分析学派的客体关系理论认为,即一个人内在的客体关系。形象表述出来,即一个人的“内在小孩”与“内在父母”的关系。

也就是说,性格是一种关系。

这可能会让人发晕。性格,譬如自信、自卑、倔强,等等,怎么会是一种关系呢?

先讲讲自信。自信,通俗理解,就是自己相信自己。然而,从逻辑上讲,不存在A相信A这回事,存在的,只能是A相信B或B相信A。

那么,什么叫自信?简单来说,是自己内在的一部分相信自己内在的另一部分。套用客体关系理论来准确地表达,即一个人的内在小孩对获得内在父母的爱充满信心。
所谓自卑,也即一个人的内在小孩对获得内在父母的爱没有信心。

所谓倔强,就是一个人的内在小孩对内在父母说,凭什么!

内在小孩与内在父母的关系模式,形成于一个人的童年,主要是六岁前。这个模式形成后,以后的人生里,我们就会不断将这个模式呈现在现实世界中。所以说,内在的客体关系模式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简而言之,即性格决定命运。

所以说,精神分析学派有决定论的色彩,而且是童年决定论。

决定论听起来有些悲观,但它绝非说,你的客体关系模式就不可改变了,它当然可以改变,改变的办法,就是认识你自己。

教育是为了孩子,还是为了大人

怀孕时,只希望孩子正常就好了,别是怪胎就行;
生下来,只希望孩子健康就好了,别总生病;

孩子逐渐长大,看着小小的他,只希望他开心就好了,其他一切都不重要;

进入幼儿园,比较心开始升起,希望自己家孩子比别人家孩子出色;

从此以后,一发而不可收,希望孩子在人生每一步都比别人家孩子更出色一些。

真正的轻松总是伴随着能力的解放,那会带来真正的优秀。

共三个要点:

第一,父母焦虑的原因。
一个是因为他们自身年龄、心态、精力等因素导致学习能力下降、成长空间压缩,担心跟社会脱节,跟不上社会的节奏。
另一个是因为社会的客观现实,我们国家是发展中国家,正处在高速发展的改革期,各方面的保障措施还不完善,教育更是稀缺资源。如果父母不能正确看待和解决这些问题,而是将期望转移到孩子身上,孩子铺好人生道路,会给孩子造成大的心理压力。

第二,父母把焦虑转嫁给孩子的影响。
孩子非常看重父母感受,会情不禁地做一些事情来讨父母的欢心,如父母利用孩子这个特点来控制他们,把自己的心理需求让孩子去实现,就会加剧孩子的学习压力,侵犯孩子的个人空间,令孩子形成外在的评价系统,一辈子都活在他人的评价之中,不但失去自我,压力和焦虑也会越来越严重,甚至走向极端。

第三,化解父母的焦虑和孩子压力的办法。
父母一方面要放手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去成长,另一方面也要注重成长,不要把自己在社会上的焦虑评论嫁到孩子身上。学会理解孩子,让孩子体会被爱与尊重,真正的轻松会伴随能力而释放,带来真正的优秀 。

第四部分内容:

用真爱阻断中国式问题家庭的宿命轮回。


​你的感受如何被扭曲

​我的感受被你感知到,我才发现自己原来是这般存在着。简单说来,一个人的存在感,来自于他的感受被另一个人看到。

一些人有清晰的自我,他不在乎别人的评价;另一些人没有清晰的自我,很在意别人的评价。

存在=被感知。相应地,不存在感,就源于感受没被感知。这有多种方式,常见有三种:忽视、双重矛盾、僵尸化。

​你的身体,是不是别人的奴隶?

​有真自我的人,他的自我围绕着自己的感受而构建;有假自我的人,他的自我围绕着妈妈的感受而构建。

后者的悲哀是,他自动地寻求别人的感受,围着别人的感受转,他为别人而活。

莱恩也是一位存在主义心理学家,而存在主义一直强调这样的人生哲学:

我选择,我自由,我存在。

愿你从现在开始,从那些看似琐碎的时刻开始,活出你自己。

​有真自我的人,他的身体服务于他的自我;

有假自我的人,他的身体服务于别人。

如果自己的身体服务于自己的欲望,简直就像一种罪过。

然而,依照莱恩的说法,有假自我的人,会给自己的真自我一个空间,但因与身体以及现实没有链接,真自我就容易成为纯粹精神性的存在。纯粹精神性的真自我,也即没有私欲的自我。

这种心理投射到社会上,即一个值得我们敬仰的人必须是泯灭了自己欲望的圣人,他的动机都是为他人。

​唤醒你沉睡的活力

是创造性,而不是其他,让个体觉得生活是有意义的。

顺从带给个体一种无用感,并让个体产生诸如“没有什么事情是重要的”“生活是没有意义的”等想法。

创造性的生活是一种健康状态,顺从对生活来说是疾病的基础。

——英国心理学家温尼科特

最容易的一点就是,一个又一个的母亲觉醒,一个又一个的家庭觉醒,家庭支持母亲,而母亲支持孩子,让孩子三岁前体验到,他的欲望是很好的活力,是被接纳、被祝福的。

愚孝是怎样炼成的?——对迎合者的心理分析

你过去一定是拼命地努力去做一个你母亲可以轻视且折磨的孩子,因为你一直都害怕如果不这样做,你对她来说根本就是不存在的。

——谢尔登·卡什丹《客体关系心理治疗》

什么叫“愚孝”?即孩子会不惜牺牲自己、自己配偶和孩子的利益,而一味地对父母做出极大的牺牲。

并且,很有意思的是,“愚孝”经常会以一种戏剧性的方式出现:父母对一个孩子进行似乎没有餍足的索取,同时却对另一个孩子给予无限的付出。

父母越冷淡,孩子越迎合

愚孝源自不甘心

奉献的结局是被忽略

有关爱的六个谎言

有关爱的六个谎言

谎言: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

切记:父爱和母爱是伟大的,这是整个人类不断繁衍并传递爱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渠道。但是,这远不是说,一个人有了孩子就自动成了好父母。
真爱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我们必须意识到这一点,并不断检讨和反省自己对待孩子的具体方式。“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是一个懒惰的逻辑,是父母们为自己开脱的最佳借口,假若你特别迷信这句话,你对待孩子的方式就一定需要检讨。

谎言:我爱你,所以你要听我的

​​切记:如果你真爱孩子,请尊重他们的独立空间,请放手让他们自主选择,请不要从精神上杀死他们。

谎言:我爱你,所以我们不分离

切记:做父母的,应经常问自己一句:这样做,真的是为了孩子吗?还是为了我自己?

谎言:婆媳关系

切记:婆媳关系是一个谎言,三角关系才是真相,而作为三角关系核心的儿子,是调解婆媳关系的最佳人选,假若他不想自己的家庭四分五裂,他当负起责任来,积极地去调节母亲和妻子的关系,而不是逃避。如果你是长辈,则请记住“孩子不该是你的最爱”,配偶才是你最重要的爱人。

谎言:嫉妒

​切记:如果你嫉妒成性,那么请你提醒自己,这极可能是你的问题,不是情侣的问题。并且,不要从现在的亲密关系上找答案,而应该从原生家庭的童年关系上找答案。

同样,如果你的情侣嫉妒成性,那么请你懂得,这不是你的错,你再怎么严格要求自己,都无法遏制他的嫉妒。所以,不要因为他的要求,而一一断绝你的社会关系,那会严重伤害你自己,并且也于事无补。假若嫉妒成性的他使用过暴力,那么绝对要注意保护自己,因为他几乎必然会再次使用暴力。

此外,也请理解他,明白他是因为自我价值感太低才这样做。

谎言:爱,是为了幸福和快乐

切记:特别动心的时候,要提醒自己,这未必就是幸福。相反,这倒很可能意味着危险,意味着你渴望重复过去的灾难。
不过,即便是灾难,也不必太否定自己的情感,因为,假若一次激情式爱情是坏的强迫性重复,那很可能也是你灵魂的需要。并且,你也的确有可能在这次坏的强迫性重复中得到部分治疗。但是,这有一个前提,是你必须反省,必须主动借这次强迫性重复理解你的人生。

此外,如果是严重自毁性的强迫性重复,那不管它是不是灵魂的渴求,你都不大需要,因为你可以借助心理治疗在心理咨询室中安全地展示你的强迫性重复,并最终得到治疗。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中国式问题家庭的表现主要有三方面:

第一是愚孝的表现。

子女不惜牺牲自己、配偶和孩子的利益,去讨好父母,即使被父母伤害,也认为父母是正确的,长大后会在潜意识支配下把对父母的怨恨转嫁到他人身上,造成许多无法理解的恶行。

第二是以爱的名义扼杀孩子的生命力。打着爱的旗号,替孩子决定本评论由他自己决定的一切,侵占孩子独立成长空间,导致孩子心理能量越来微弱。

第三是家庭关系的失衡。

婆媳关系实际是婆婆、儿子和儿媳妇的三角关系,根源在于把亲子关系看得比夫妻关系重,导致恋母或恋子情结的出现。从婆媳关系中,可以窥见中国式问题家庭轮回的宿命所在。

任何一种带有心灵感应的真爱,都可以让沉寂的感受重新活过来,要充分信任自己”感觉,在爱情中全身心投入的去爱。

如果你已为人父母,务必给孩子足够的爱和感知,看到孩子的生命活力,不要想方设法地控制和限制孩子,爱与自由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


有假自我的人,他的身体服务于别人。

如果自己的身体服务于自己的欲望,简直就像一种罪过。

然而,依照莱恩的说法,有假自我的人,会给自己的真自我一个空间,但因与身体以及现实没有链接,真自我就容易成为纯粹精神性的存在。纯粹精神性的真自我,也即没有私欲的自我。

这种心理投射到社会上,即一个值得我们敬仰的人必须是泯灭了自己欲望的圣人,他的动机都是为他人。

​唤醒你沉睡的活力
是创造性,而不是其他,让个体觉得生活是有意义的。

顺从带给个体一种无用感,并让个体产生诸如“没有什么事情是重要的”“生活是没有意义的”等想法。

创造性的生活是一种健康状态,顺从对生活来说是疾病的基础。

——英国心理学家温尼科特

最容易的一点就是,一个又一个的母亲觉醒,一个又一个的家庭觉醒,家庭支持母亲,而母亲支持孩子,让孩子三岁前体验到,他的欲望是很好的活力,是被接纳、被祝福的。

愚孝是怎样炼成的?——对迎合者的心理分析

你过去一定是拼命地努力去做一个你母亲可以轻视且折磨的孩子,因为你一直都害怕如果不这样做,你对她来说根本就是不存在的。

——谢尔登·卡什丹《客体关系心理治疗》

什么叫“愚孝”?即孩子会不惜牺牲自己、自己配偶和孩子的利益,而一味地对父母做出极大的牺牲。
并且,很有意思的是,“愚孝”经常会以一种戏剧性的方式出现:父母对一个孩子进行似乎没有餍足的索取,同时却对另一个孩子给予无限的付出。

父母越冷淡,孩子越迎合
愚孝源自不甘心

奉献的结局是被忽略

有关爱的六个谎言

有关爱的六个谎言

谎言: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

切记:父爱和母爱是伟大的,这是整个人类不断繁衍并传递爱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渠道。但是,这远不是说,一个人有了孩子就自动成了好父母。
真爱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我们必须意识到这一点,并不断检讨和反省自己对待孩子的具体方式。“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是一个懒惰的逻辑,是父母们为自己开脱的最佳借口,假若你特别迷信这句话,你对待孩子的方式就一定需要检讨。

谎言:我爱你,所以你要听我的

​​切记:如果你真爱孩子,请尊重他们的独立空间,请放手让他们自主选择,请不要从精神上杀死他们。

谎言:我爱你,所以我们不分离

切记:做父母的,应经常问自己一句:这样做,真的是为了孩子吗?还是为了我自己?

谎言:婆媳关系

切记:婆媳关系是一个谎言,三角关系才是真相,而作为三角关系核心的儿子,是调解婆媳关系的最佳人选,假若他不想自己的家庭四分五裂,他当负起责任来,积极地去调节母亲和妻子的关系,而不是逃避。如果你是长辈,则请记住“孩子不该是你的最爱”,配偶才是你最重要的爱人。

谎言:嫉妒

​切记:如果你嫉妒成性,那么请你提醒自己,这极可能是你的问题,不是情侣的问题。并且,不要从现在的亲密关系上找答案,而应该从原生家庭的童年关系上找答案。

同样,如果你的情侣嫉妒成性,那么请你懂得,这不是你的错,你再怎么严格要求自己,都无法遏制他的嫉妒。所以,不要因为他的要求,而一一断绝你的社会关系,那会严重伤害你自己,并且也于事无补。假若嫉妒成性的他使用过暴力,那么绝对要注意保护自己,因为他几乎必然会再次使用暴力。

此外,也请理解他,明白他是因为自我价值感太低才这样做。

谎言:爱,是为了幸福和快乐

切记:特别动心的时候,要提醒自己,这未必就是幸福。相反,这倒很可能意味着危险,意味着你渴望重复过去的灾难。
不过,即便是灾难,也不必太否定自己的情感,因为,假若一次激情式爱情是坏的强迫性重复,那很可能也是你灵魂的需要。并且,你也的确有可能在这次坏的强迫性重复中得到部分治疗。但是,这有一个前提,是你必须反省,必须主动借这次强迫性重复理解你的人生。

此外,如果是严重自毁性的强迫性重复,那不管它是不是灵魂的渴求,你都不大需要,因为你可以借助心理治疗在心理咨询室中安全地展示你的强迫性重复,并最终得到治疗。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中国式问题家庭的表现主要有三方面:

第一是愚孝的表现。

子女不惜牺牲自己、配偶和孩子的利益,去讨好父母,即使被父母伤害,也认为父母是正确的,长大后会在潜意识支配下把对父母的怨恨转嫁到他人身上,造成许多无法理解的恶行。

第二是以爱的名义扼杀孩子的生命力。打着爱的旗号,替孩子决定本评论由他自己决定的一切,侵占孩子独立成长空间,导致孩子心理能量越来微弱。

第三是家庭关系的失衡。

婆媳关系实际是婆婆、儿子和儿媳妇的三角关系,根源在于把亲子关系看得比夫妻关系重,导致恋母或恋子情结的出现。从婆媳关系中,可以窥见中国式问题家庭轮回的宿命所在。

任何一种带有心灵感应的真爱,都可以让沉寂的感受重新活过来,要充分信任自己”感觉,在爱情中全身心投入的去爱。

如果你已为人父母,务必给孩子足够的爱和感知,看到孩子的生命活力,不要想方设法地控制和限制孩子,爱与自由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读书笔记《为何家会伤人》武志红

赞 (0) 打赏

评论 0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