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读后感:开篇~从“特招公务员”高俅说起

朗读这篇文章

原创 易水长弓 易水的水浒书房

写在前面的话
很多年以前,一般人想当公务员只有三条路。第一条路,考科举;第二条路,花钱买;第三条路叫特招,具体怎么招的,各朝各代看皇帝心情,规则也不一样。

无论是朝廷里的既得利益者,还是市井百姓,都对“特招”这条成公之路嗤之以鼻。因为这种选拔方式任意性太大,譬如你是个杀猪的,结果就因为杀猪杀的好,国家正好需要这方面的人才,就把你招到体制内去教大家杀猪,切肉——“太宰”这个官职,大体就是这么个情况。

而那些十年寒窗的学子,却只能在下面拿着杀猪刀,接你的唾沫星子,听你训话,原因仅仅是因为他不会杀猪,可杀猪达人们考虑过杀猪的时候要给猪以人道主义对待吗?想过杀了猪以后,怎么拔猪的毛快吗?没有,他们只知道杀猪。

加上那个年代,这种形式的专业性人才都没有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洗礼,综合素质比较低,又缺乏大局意识。所以,当国家开始特招公务员的时候,肯定是这个国家的多事之秋。

唐五代李存勖特招伶官,结果搞得国家四分五裂,自己死了都没个收尸的。北宋徽宗没吸取教训,就因为自己的嗜好,特招了高俅这个公务员,结果呢……

水浒开篇写了“小”苏学士,”小”王都太尉,“小”端王爷……群小毕至,国家里的幺蛾子,自然是一波接一波,没消停过。

高俅的“发迹史”
“高俅”本是浮浪破落户子弟。也就是个不务正业的闲汉。要人品没人品,要本事没本事,邻里关系处不好,专爱好吃懒做,还曾吃过官司受过刑事处罚。可这货玩倒是玩出了明堂,踢的一脚好球,也算是有一技之长。

后来,举荐来举荐去,就被推荐到了王都尉的府上做事。

当时的端王(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宋徽宗),酷爱书法,在王都尉家游玩时,看上了老王家的白玉狮子镇纸和玉龙笔搁。王都尉一合计,就派了高俅给送去。

世人皆知,宋徽宗除了书法之外,兴趣爱好从乐器歌舞到蛐蛐遛鸟,十分广泛。然而,或许是宋徽宗觉得坚持运动对自己有好处,所以,他最偏爱踢球。

高俅送东西来的那天,端王带着一帮下人在踢球,玩的不亦乐乎。忽然,端王没接住球,球往高俅这边飞过来了。高手就是高手,高俅立刻用一记“鸳鸯拐”将球踢还给端王。

露出这么一手,端王喜出望外,自己正愁缺个专职陪练,略加考核之后就把高俅留在了身边。

从此,高俅就成了端王身边的红人,寸步不离端王左右,陪领导练球。两人的关系一日亲过一日。端王继位当了皇帝后,就把高俅特招进了公务员队伍,从枢密院小吏开始干起,没半年,就混成了当朝太尉,一品大员,大权在握。

高太尉的“大尾巴”

大权在握的高俅,充分暴露出了没接受仁义礼智信洗礼的劣根性。

上台以后,他没想过好好学习,提高综合素质。整天就想着怎么贪污腐败,怎么打压、迫害那些看不顺眼的人。

水浒一百零八将,顶梁柱是那三十六位天罡星。这三十六人里面,被他整过或间接被他整过的还真不少。

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兵法出色,武艺出众。因为高俅的干儿子看中了林冲的老婆,所以,他想方设法要把林冲弄死。

王进是史进的师父,本来也在朝廷干的好好的,因高俅排挤混不下去了,就带着老娘浪迹天涯。在师父大过天的年代,难怪后期史进一看到高俅就眼睛充血。

鲁智深,本来就打算在相国寺种菜看园子,安安分分的过几天小日子。因为他帮过林冲,高俅隔三差五地派人来寺庙里找他麻烦。鲁大和尚的性子本就火爆,一来二去就不过了。

还有杨志,本来想到高俅这里抱大腿,就因为给的钱不够多,加上又是杨家将将门之后,遭了高俅的妒忌,结果被一顿数落,赶出了太尉府。

后来,这几位兄弟落草梁山泊。高太尉带兵来围剿梁山好汉的时候,他们几个打的特别卖力,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如果宋徽宗知道,这么多能打、能闹的猛人都是被高俅直接、间接地输送到“黑社会”,不知道皇帝会不会把高俅当球踢~一下、两下、三下……

高俅的能力

说实话,整个水浒传看下来,高俅的能力大概可以概括为踢球一流,整人一流,贪污一流,学问三流,人品三流,胆色三流。

两次带兵攻打水泊梁山时,指挥的一塌糊涂,吴用等人略施小计,就把高俅打的损兵折将;高俅被梁山好汉抓住时,又吓得面无人色,不停求饶。林冲等人决定要杀他,宋江说要放他一马,结果后来高俅还恩将仇报,用计谋把宋江害死了。

当时朝廷当政的人里面,大都是这么个货色。丞相蔡京也是这样,童贯也是。整个朝廷被这帮人把持着,真正有本事的人自然是要到梁山泊去当土匪的,那至少是人尽其才,比朝廷里的工作氛围好太多了。

很多人把高俅和明武宗朱厚照的宠臣——江彬相比。江彬也算是特招公务员,朱厚照要打老虎,身边的人没人敢上,江彬一撸袖子,三下两下的就把老虎打服了,就被招到了体制内。他和高俅一样,也算是有一技之长。可江彬虽然奸诈,好歹还会打仗,碰到蒙古人的时候不怂不跑。高俅倒好,围剿梁山泊的时候,吴用找人虚张声势,吼了几嗓子,他就吓得要退兵。哎!真没用!

不过,说到高俅的能力。据史书上记载,高俅在京城招募兵员的时候,什么要求都没有,唯独求一项,要有一门手艺。这些被召集的手艺士兵们,在高太尉的指挥下,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手艺优势。通过手艺,生产了很多产品,给京城的百姓提供了很多服务。而收益,自然是归高太尉所有。

高俅,最早是叫高二,因为球踢的好,才改了名字。可见,在施耐庵老爷子的笔下,是把他当做一个又奸又诈的二货来写的。但,看起来,他一点也不二,至少在敛财这件事上,他比很多人都要机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水浒传》读后感:开篇~从“特招公务员”高俅说起

赞 (0) 打赏

评论 0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