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1587,中国历史上及其平淡的一年

朗读这篇文章

《万历十五年》,此书甚好。每日早起时读十几页,读了两个多月,终于完结,长呼好几声,好书!

作为一个历史大部分时候都未能考及格的文科生,我从不感到愧疚,因为以前学的历史书都太像物理了,有相当多的“定律”要背诵。“何为贞观之治?表现有哪些?”答案必定是涉及朝代,关键人物,施政纲领,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多维度的表现。我反正是背不住的。

黄仁宇老师和他的“大历史”深度讨论了中国古代史的本质:“道德”作为法律,作为统治国家的技术,文官集团的“武器“,以及作为衡量关键人物的标杆的笼统混沌的一元论。这是相当令我耳目一新的,对历史顿时充满了兴趣。我们可以看到,其实古代人和现代人,差别不大。

我们的历史教科书强调各个朝代的更迭,穿插其中的不同历史事实,王朝的结构和系统,战争,国家政策,还有人们追求的精神层面的时尚。黄老师写的“大历史“表现出来完全不同的气质,是中国古代(古代用这里非常不严谨,我泛指读书而进仕途的任何时代)依赖于儒家,道家,阴阳之法,和佛法的治国方式。是在”学而士则优“上面表现出的高度一致和同质性。

《知否》中的情节是很符合史实的,一个男人可以通过常年的苦读而进士,然后随之而来的就是整个家族可以凭借这一上升个体的社会地位和便利,同时进行买地放债,聚敛财富,甚至影响诉讼,利用权势作额外收入的资本。果然“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现在的社会,又何尝不是如此?

《知否》里面,明兰在路上看见一起上学的男同学们,不敢(不能)直视,哥哥告之先行,让她后行来避免不符合风化。很多观众可能会觉得导演言过其实,该片讲的是明朝一女子,以一人之力抵抗“封建礼教“,彪悍细腻,英勇智慧的故事,还能拘泥于那许多小节?

实际上,真实的情况,要比电视里面来得更加残酷,更加严格。“男女授受不亲“是一种男子看见自家嫂子落水了,先要判断她是否达到了不能不救的濒死程度的绝对不可僭越的标准。”道德“是高于皇帝,高于首相,用来判断是非对错,功过德行的客观存在。

本书通过描写几个”关键“人物(这种关键亦不是身居高位的天然关键地位)的人生史,清楚地论述了”道德“这一存在对明朝的作用,作为一种最终极的评价体系,对首辅张居正,申时行,模范官僚海瑞,”民族英雄“戚继光,荒唐矛盾的哲学家李贽予以不同层度的清算。本书讨论的不是这些关键人物的决策和引导作用,而是他们在当时特有的行政体系中最终走向灭亡,整个王朝也在无法控制的文官集团的强大中走向灭亡的历史事实。

首辅张居正,万历皇帝的老师,对皇帝的“贪玩堕落“,”不务正业“有着一喝即止的威力,他精明决断,仔细经营,是一个心系国家而又野心勃勃,”胆大于天“的政治家。在万历皇帝执政的很长时间里,都扮演着国家主人的角色。他一而再再而三挑战着文官集团的信仰和坚持,凭一己之力,排除异己,执意改革,最终在触动大部分人的利益的情况下,死后遭到大清算。对于万历皇帝来说,他最敬爱的老师竟是一个阴险毒辣,近乎”谋权叛逆“的角色,那种打击是毁三观的。他从此打算励精图治,好好治理国家。然而,对于张居正的清算,只是强大的文官集团用道德的名义去掩饰实际的厉害,是反对改革的工具。张居正试图用世俗的行政效率来代替王朝信仰的伟大精神,最终遭到反噬,落得一个引用私人的下场。日后,并无大才的皇帝想凭一己之力,改革王朝,又其能如愿?

“我们的司法制度极为简单,缺乏判决争端的根据。即使是技术上的问题送交御前请求决定,也要翻译成道德问题。“除了道德的一元混沌本质,我从该书受到的另一层启发是个人与历史之间的断裂。高中时学习历史,总有点像看电视剧,里面有正面角色和反面角色,有积极的改革家把整个王朝推向进步,有英勇的民族英雄保全了国土的完整…有一个事实被忽略了,每一个人都是多面体,历史人物亦如是。

“海瑞罢官“这个剧本我已不记得情节,但是海瑞作为清廉的形象代表却是被广为流传的。他尊重道德法律,并且按照最高规格执行。他对国家和人民具有高度的责任感,用自己的行动证明自己的所信奉的伦理道德。他“替母亲做寿…尽然还买了两斤肉。”他甚至不惜言语攻击君主来证明自己的无私和清高。然而,“他当然是极端的廉洁,极端的诚实,然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也可能就是极端的粗线条,极端的喜欢吹毛求疵。这样的人不会相信为人处世应该有阴阳的分别,他肯定会用他自己古怪的标准要求部下和上司。”(p. 163)海瑞企图用强硬的手段来改变民间的金融系统,为长期处于高利贷压迫的农民当家作主,扭转不健康,不公平的借贷市场。这种用“善恶”来判决是否合法的做法本身是经不起考验的。

海瑞一心重农,想凭一己之力,回到理想化的单纯,把洪武皇帝提倡的不准民间制造奢侈品奉为金科玉律。实际上却封堵了农民可以凭借更低利率就借到生产生活所需的资金的出路,政府的税收收入是为了维持上层国家机器的运转,不是为了改善农民被压迫的命运,一旦商业体系失去了发展的可能性,最受伤害的就是农民阶级。

“对于农民的剥削,绝非限于这种突出的案件。剥削是一种社会现象,绵延数千载,代代相传…”

海瑞最终落得“志大才疏”的评价。以熟读四书五经的文人治理农民和市场,他们不可能改进这个司法制度,更谈不上保障任何人的人权。政府不用技术和经济手段扶植民众,而想单纯靠政治暴力和道德宣传,结果只会事与愿违。

对海瑞私生活的探索更是加剧了对历史人物刻画的广度。海瑞母亲彪悍,可能极度专权,又处在一个家庭伦理道德的最高点上,海瑞之于家庭关系是岂止是不幸福,他是不幸的。第一二位夫人因婆媳关系不和而被休,第三位则极为可疑地死去,他三个儿子均夭折。无论用哪个时代的伦理道德来评价这位伟大的历史人物,他的私人生活都是非常有问题的。

绝对的英雄并不存在。

抗日将领戚继光,尤其证明了这一点。他是才华卓著的军事将领,是勇武军人中的超凡诗人,他铁血英才,造就了一支坚不可摧的“戚家军”,瓦解了倭寇神秘莫测的阵数,击败了日军。他在贫病交迫中死去,此时已无法撼动的文官集团再次用伦理道德对戚继光进行拷问,用亘古不变的道德武器攻击了这位迟暮的老军人。他无心反抗,却具备反抗的能力,被视为威胁帝国政治稳定的隐患,因此对他的清算再次指向一切他人生的暗面。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人物,明史评价他“操行不如而果毅过人”。即是说一个英勇的军人不一定就廉洁。

突然想起鲁迅先生说过的话: “譬如勇士,也战斗,也休息,也饮食,自然也性交,如果只取他末一点,画起像来,挂在妓院里,尊为性交大师,那当然也不能说是毫无根据的,然而,岂不冤哉!”读完此书,伦理道德的作用有时竟也有这样的效果呢。

今日我们讲传统,又是什么传统?希望传统发挥怎样的作用?对孔孟的解读亦如对圣经或是古兰经的解读,那些经典的教条多是简单平淡,摸棱两可又不成系统。古人从中截取一二便成司法系统,行政系统的根基,演化出来繁文缛节,甚至提升为治理国家的重要制度。如今我们解读孔子,言必称“儒家”的伟大精神。至于伟大之于何处,要让人民习得多少则没有度量。听说还有学者提出“儒家共和”,呵呵。

对于伟大人物的伟大思想的学习,一定要考虑他的生平和性格,这是学习西方哲学的传统,有些概论类书籍甚至着重讲哲学家的人生史来透视他们伟大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我们的基础教育历史书评价哲学家,则寥寥数语,列出关键的主张和著作,分为数条加以背诵。对于我这种无法高度抽象知识的人来说,很难理解历史。

戚继光的章节里面还提到一点,当时进犯的倭寇里面,混充了大量的“本地人”,他们参加烧杀抢劫,以谋得生活。所以我们现在用单一的“民族国家”概念来划分地理区位,集团边界和意识形态的做法是很有问题的。历史的发生从未有清晰的边界,就像这万历十五年,中国历史上最为平凡的一年,实则已是一个低能政府弊端的暴露,一个帝国的尽头和一种制度的终结,但明朝的真正终结却在这之后的惯性之中。比起数量庞大的文官集团,每个人都有不可告人的私心,使整个国家臃肿迟钝,停滞不前,来自黑山白水的简单高效的社会组织最终取代帝国,就不足为奇了

最后讲了李贽(查了字典,zhi,第四声),也是一个神奇的哲学家。试图逃离“封建”大家庭对其的束缚,他清晰地感觉到世俗的绑架和胁迫,想要自由又不能放弃自我对物质追求。他充满矛盾,精神至高无上又无法委屈自己,成全家人。读者很容易看到他在反对什么,但是不容易看出他在提倡什么。

知识分子的世界里,批判是很容易的,因为理论众多,稍读点书就可以拿出一二来提出反对意见。凝练思想提出观点却不易,就好像碰到难题时,有些人很会提出反对意见来否定应对的办法,但让他们拿个主意时,他却不知该做如何。单单只是解决问题的话,有时需要的是“快刀斩乱麻“的智慧,”牺牲一部分”的决心,甚至是矫枉过正的勇气。

嗯,最后这一段是针对东南亚的雾霾说的。

李YOYO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1587,中国历史上及其平淡的一年

赞 (0) 打赏

评论 0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