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蹭学记

朗读这篇文章

北大蹭学记

文 / 徐亚光

▎缘起
缘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挚爱和对古圣先贤智慧的尊崇,以及业余爱好和研究与人生理想,从2009年6月至今,我利用大量时间参加了北大国学高级研修班、中西文化专题讲座和哲学博士班的学习。前期集中学习每两个月进行一次,每次集中学习四天,周六和周日为确定的两天,其他两天为周四、周五或下一周的周一、周二。我进京往往是听课的前一天晚上乘坐从赤峰到北京的2560次列车。休息一夜,第二天六点前到西直门火车站下车后,就匆匆走出,或到车站的洗手间或到预定的居所,洗脸刷牙刮胡“美容”一下,或吃方便面或随意“小吃”,就又匆匆赶往校园,进得教室往往是第一名或前几名。最后一天下午的课程结束后,就得匆匆赶往西直门火车站乘晚上的2559次列车返程了。
因为在北大读国学和哲学的时间是“蹭”出来的,有的课程也是“蹭”出来的,全日制读书的年龄已经过了,还去读书学习,所以学龄也是“蹭”出来的,部分学费也属于“蹭”出来的,业余活动有的也是“蹭”出来的,“蹭”体现在方方面面。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蹭时间,周六周日和假期去听课学习,晚上乘车,早餐多数是方便面;蹭学费,学费不够,亲友借给后期偿还;蹭课程,有的课是试听;与领导搞好关系,免费选听,坚持了十年有余。感慨良多。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我喜欢读《孟子》,有些段落甚至可以倒背如流,并把孟子的一些理念运用到生活和工作之中。《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用现代汉语翻译就是:不耽误百姓的农时,粮食就吃不完;细密的鱼网不放入大塘捕捞,鱼鳖就吃不完;按一定的时令采伐山林,木材就用不完。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就使百姓养家活口、办理丧事没有什么遗憾的了。百姓生养死丧没有什么遗憾,这就是王道的开始。五亩田的宅地,(房前屋后)多种桑树,五十岁的人就能穿上丝棉袄了。鸡、猪和狗一类家畜不错过它们的繁殖时节,七十岁的人就能吃上肉了。一百亩的田地,不要占夺(种田人的)农时,几口人的家庭就可以不饿肚子了。搞好学校教育,不断向年轻人灌输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必肩扛头顶着东西赶路了。七十岁的人穿上丝棉袄,吃上肉,百姓不挨冻受饿,做到这样却不能统一天下的,是绝不会有的。
庄子曾说:“禽兽可系羁而游,鸟雀可攀援而窥”,给我们描绘出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乐的浪漫图景。《吕氏春秋》更是主张要善于利用自然资源、保护自然资源,反对“竭泽而渔”,要求以和善、友爱的态度对待自然万物,善待鸟、兽、草、木这些丰富的保护自然资源的思想,在自然环境日趋恶化的今天愈益显示出其现实意义。“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文化中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一以贯之的命题.老庄反复强调的“道法自然”和“无为”思想,就是在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即“天人合一”。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出自孟子《尽心上》:“扬子取为我,把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子莫执中。执中为近之。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是一个汉语成语,此处“为”念作wéi,是“修养,修为”的意思。意思是,如果人不修身,那么就会为天地所不容。
关于“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解读。我的观点:“为己”是修为自己,不是传统解读的“为了自己”。不是说人不为了自己,就会天诛地灭。而是:人不修为自己就会遭到天珠地灭。这与传统意义的解读大相径庭,是对传统解读的颠覆。是对认知中人性自私观点的颠覆。我认为这种解读价值非凡、意义非凡、影响非凡,会跨越时空使这句话给人带来正面的影响和引导。
我的这一观点得到了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国学泰斗楼宇烈先生的认同。我有这个认知观点时,并没有读到楼先生的有关论述,读到时,真是激动又兴奋,还有些不敢相信。“为己”就是“修身”。关于儒家的修身,其内涵是很丰富的,不要仅仅看修身的目标向上向善,更要看到追求过程中需要克服来自于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外部麻烦与内心的欲望的干扰,看到修身向善的一面,更要看到修身过程中克服负面的一面,这样才会全面。再者,修身在儒释道三家中各有其表述,儒家叫修身自明,佛家为自净,道家为“自悟”。共产党人叫自觉。各家在修身上是有交集的。
▎上善若水,中庸为人
“上善若水”出自《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道家讲“上善若水”,儒家讲“中庸之道”,其实都是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就是凡事都要讲究一个“度”。如何做到中庸,如何做到水般柔弱坚韧,才是做人的高明境界,也是做人的一大学问。关于这个道理,孔子有一个很精彩故事,值得老实人朋友借鉴学习。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贡在和孔子谈论他师兄弟们的性格和优缺点时,子贡突然向孔子提了一个问题:“先生,子张和子夏哪一个更好些呢?”(子张是颛孙师,子夏是卜商,他们都是孔子的得意弟子)孔子想了一会儿,说:“子张过头了,子夏还没有达到标准。”子贡接着说:“是不是子张要好些呢?”孔子说:“过头了,就像不达标一样,都是没有掌握好分寸的表现。”这就是“过犹不及”的由来。
我认为世界起源于水。这与古希腊第一位哲学家泰勒斯的观点一致了。与古代圣贤陈抟老祖的水火论有重合。我的这些观点和想法当时自己认为是妄想。但在事实上与这些大德们的认知吻合了。这是在北大学习过程中的认知结果。在学习过程中,梦见孔子传教杏坛,我也跻身于其弟子中间;梦见庄子手提鲫鱼站在路旁,与其互视,庄子好似有言欲说;梦见老子骑青牛在路中悠然……释迦牟尼于菩提树下的河边,水流汪汪……还有,关于对“道”之认知,对“道”的感悟若按以下的顺序来阅读,可能更易于理解,即先看道德经第四章,二十章,二十五章。
综合上述可见道的本义、内涵,道之綮。要了解老子,《道德经》第十二章很重要,老子在这一章谈到了他自身,这是探究老子本人的一个窗口。其中有一句话是: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贵食母”即探究万物本源与生命真相,这第十二章太有价值了。还有我认为《中庸》在过去是帝王之学,于现在就是领导学。等看过了大量书籍以后知道其实这个认知也有人提出过。我在静夜中研读《论语》之时,仿佛孔子就在眼前,在我身边走动的有颜回、子路、子贡等。有时还梦见孔子坐在大树下的讲台上,讲台下是三五成群的学生在我的身旁各自做着各自的事。

▎知行合一,笃行致远
“格物致知,笃行致远”的意思是探究事物原理,从而从中获得智慧(或从中感悟到某种心得),注重实践,知行合一,言行表里如一,善行而终才能到达成功的目标。出自儒家经典《大学》。我们在北大的课堂是一处名师启慧的教坛,是八方精英荟萃的大学堂,是思想理念碰撞融合的殿堂,是获取各行各业情况的信息场,对每个学员产生的影响必将深远宽广。他们中有的是优秀学子、有的是优秀企业家、有的是优秀的管理者、也有的是出色的市场胜出者,而每一个学员的论文对某一方面或某一专业课题都会很有益处或启发的。我在北大撰写博士论文前,导师们在研究方法、开题报告、材料选择、论点确立等方面对学员进行了严格地学术训练,而后一对一的进行指导,撰写的过程就是一个很大程度的提升过程。
在北大“蹭学”期间,我还参加许多比较有档次、益于身心健康和素质的活动。在国家大剧院,现场聆听了著名指挥家谭利华先生指挥的音乐大合唱,和他配合的小提琴手为世界难得的杰出英才。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周恩来总理的饰演者之一王心刚老师和他的儿子参加了这场活动。我与王心刚老师恰好邻坐,进行了一次短暂的爱心交谈。其中谈到了王心刚先生对他儿子的培养,他的儿子多多是个音乐指挥家。我们还观看了一场话剧演出,是曹禺先生女儿的作品,名字叫《有一种毒药》。我们还欣赏了上海芭蕾舞团表演的精彩节目《简爱》,听了一场专题讲座即如何欣赏芭蕾舞。
在北大百年讲堂还听了从澳大利亚来的两位音乐家的古典双人小提琴演奏。每年的年会是品鉴当代与古代精神文化成果的盛宴,行为是和谐智慧的创造,是物质和精神融合的饕餮大餐。我参加的年会盛典有2009年的海口第六届年会;2010年厦门第七届年会,我代表学员发了言,而且还朗诵了诗歌;2011年的北京第八届年会。最遗憾的是2012年没有到昆明参加第九届年会,遗憾的是未见到新儒学代表人物杜维明先生。杜维明先生属蛇与鲁迅先生一个属相,他的演讲的录音后来由北大五明学院的老师邮寄给了我。2011年10月,国学班第九届的毕业典礼上我代表学员作了毕业典礼发言。

▎大师宇烈,学富五车
印象深刻的还有我们多次聆听国学大师楼宇烈先生的专题讲座。他为五明学院做了《五明赋》,充满文采和睿智,我特别喜爱,愿与崇文尚智者共享。其内容如下:
乾坤烁烁,日月朗朗。龙腾华夏,国运隆昌。凭栏仰望,万里云天凝紫气;登高俯视,莽莽大地尽朝晖。巍巍上庠,国运所系。寒来暑往,十年艰辛砥砺,五明书院始成。春华秋实,万名学员修业,企业同学会鼎立。
大千嘉神秀,造化育钟灵。雄力京华,俯瞰神州。海淀葱茏,雁山委蛇环抱。玉泉灵秀,紫气氤氲东来。迎颐和之朝霞,送圆明之夕照。拥中国新园之广厦,接北大清华之芳林。神州文脉汇聚,京华形胜独揽。
夫五明者,源于明身,启于明心,进于明性,达于明德、成于明道。上迎天道之经,下合地理之纬。其成归天数,曰二曰乂,其象蕴日月,周行不怠。五明书院者,德成王道,仁和阴阳。义秉伦理,礼尊纲常。智和善水,信载厚德。华夏文明总汇,西学精神独钟。
我思故我在,凝大学之精神,能文亦能武。育国家之栋梁。杏坛贤哲,生妙花之笔,文光耀宇宙。商界泰斗,赋时代之声,魁星擎斗柄。兼容并包,入耳风声雨声读书声。自由思想,关心家齐国齐天下齐。东学与西学并举,如太极之两仪;庙堂与江湖齐飞,似百家之争鸣。
为天地计,弘扬浩然正气;为生民计记,广沐德化祥风;为往圣计,承载千年道统。教必因才,滴滴汗水,诚滋桃李芳天下;诲人不倦,点点心血,勤育英才泽神州。助力国家发展,辅翼民族腾飞!

▎梦圆博雅,踔厉前行
圆梦是从有梦开始的。2009年,已过不惑之年的我在人生和学问等诸多方面仍存有惶惑疑惑迷惑。到哪里解惑呢?时间在当年的6月20日,地点在北大的英杰培训中心,我在北大听了第一课《国画欣赏与人生》。我的第一感觉是:有国学光辉的照耀,生命就能行进在如意的春风里。我清楚地记得,2010年4月在北京大觉寺惠受老庄思想的洗礼时,寺内悬挂的一块写有“无所来去”的牌匾给学员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反思一下,我们真的是“无所来去”吗?我们是有所来的,我们的形体所来是生育养育我们的慈爱父母,我们精神的所来就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国学。学《易》让我们感知事物的变化是阴阳的互换,学《孙子兵法》让我们感知孙子“善战者谋于九天之上”的高屋建瓴,学《鬼谷子》知“捭阖术”之精要,读史让我们明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中正之路。学领导术懂得毛泽东“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自信所在。
诞生国学的土地是庄严神圣的,先贤智圣留给我们的文化是尊贵的。2010年9月,美国太平洋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副院长克里夫教授讲授后现代西方哲学时,上课伊始没有直接上课,他环顾教室的左右说:我认为这里还应该有另外两个人的画像,一个是老子、另一个是孔子。他们都是我非常尊重的中国古代哲学家。我也非常尊重中国的文化。当时,周围的挂像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这三位都是对人类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西方伟人。一种民族自豪感在我的心间油然而生。国学的价值之一,就是让我们感知尊贵、获取尊贵、享受尊贵。
有句名言讲:“你即你所为。”这也是前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女士特别信奉的一条哲理,有因必有其果。我们的所为决定我们的命运,我们今后的所为将不折不扣的决定我们今后命运的方向,这是人生不二的法则。我们要彼此关怀,我们要彼此注视,因为此时只有此刻!北大蹭学的日子里,我曾在国庆期间到天安门广场游历观光,受“花开盛世”主题花坛的启发,我把“祈愿如花,梦圆博雅”的祝福献给北大(燕园)企业家同学会的全体朋友:
愿你的生命力如傲气的梅花
愿你的伴侣如富贵的牡丹花
愿你的事业绵绣灿烂似百合花
愿你的朋友气质高贵似兰花
愿你的笑容舒畅如芙蓉花
愿你的美善心境似白莲花
我们缘起国学,聚汇北大
学智共长,梦圆博雅
……

作家简介:徐亚光,汉族,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北大蹭学记

赞 (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