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先畏:站在桥上看风景

朗读这篇文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现代诗人卞之琳的这首《断章》很多人都读过,对它都很熟悉。与我而言,更是耳熟能详,情有独钟。
也正是因为如此,每当路过东淠河上的大桥时,我都会想起这首小诗。其实,我知道,每个人都可能是桥上“看风景的人”,而同样的,每个人又何尝不能“在楼上看你”呢。诗句如暖阳般地映照着生活的现实,如果你想成为个中“看风景”的那个人,那就随我一起到东淠河的大桥上走一走吧。
东淠河,是淠河源头东西两条支流之一,源于大别山北坡,自佛子岭水库流经霍山城北出裕安区两河口,与西淠河汇成淠河而入淮。
东淠河是霍山最大的一条河流,也是我们的母亲河。为了保障大河两岸人民的生产生活,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在这条大河上先后修建了多座大桥。目前,在霍山境内这段不到30公里的河道上,从上游到下游,依次建有佛子岭大桥、迎驾大桥、清潭沟大桥(迎驾二桥)、黑石渡大桥、衡山大桥(高桥湾大桥)和双湾大桥等五座大桥,平均不足5公里就有一座。

黑石渡大桥

佛子岭大桥是东淠河上最早的一座大桥。1954年底,佛子岭水库和佛子岭电站相继建成。为方便水库大坝东西两侧,也就是东淠河源头的东西两岸的水库管理处办公区和电站家属区人员的工作和生活,在位于水库坝下两三百米处,修建了一座钢筋混凝土双拱桥,作为佛子岭水库的配套工程之一,被称作佛子岭大桥。由郭沫若老先生题写匾额的“佛子岭宾馆”就隐藏在大桥东侧的丛林之中,朱德、刘伯承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佛子岭水库时都曾在这里入住。
后来,佛子岭大桥成了老六佛路延伸段梁家滩—黄岩公路经打鱼冲至佛子岭坝上的咽喉要道,很长一段时间里,佛子岭坝上—霍山、佛子岭坝上—六安和佛子岭坝上—合肥的客运班车都必须从这座大桥经过。如今,客运班车虽然停运了,但小汽车、大货车、公交车还是不停地在这座桥上来往穿梭,到了旅游旺季,更是车来车去,络绎不绝。
站在大桥上,可以清楚地看到横亘在两山之间的佛子岭水库大坝全貌,颜值傲榜的“亚洲第一坝”壮观雄伟,巍然矗立;伟大领袖毛主席手书体题词“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八个红色大字镶嵌其上,气势恢宏,光彩夺目。每逢洪水期间,去大桥观大坝泄洪,那才叫一个壮观呢,看那声势浩大的磅礴湍流从泄洪道轰然激下,涛声滚滚,汹涌奔腾,令人心旷神怡,耳震脚颤;如果哪天你走在大桥上,正赶上大坝开闸放水,那便是“十年难逢”的好运。驻足大桥中央抬眼望去,一排盛大的絮状水柱簇拥一团,从大坝底部喷薄而出,跃进高歌,势如龙腾,轰然巨响,声回半空;那一缕缕飘渺不定、若有若无的水雾,温柔地亲吻着你的脸庞,抚摸着你的秀发,偷偷地模糊了你的眼镜,浸湿了你的衣衫。此时此刻,你仿佛浮游在水天之上,置身于梦幻之中,阳光映射下,那道道彩虹,似春景隔岸,缤纷落英;那滴滴水珠,如梨花绽放,剔透晶莹。

双湾大桥

2000年,迎驾集团出资800万元在佛子岭镇梁家滩上街头与迎驾酒业公司之间架起了一座长约300米的公路大桥,就是迎驾大桥。此前,大河两岸的群众往来和迎驾酒厂工人上下班,包括原佛子岭中学师生的出入,要么从佛子岭大桥绕道而行,要么靠淠源渠入口处滚水坝拦截的水面,用钢索拉排摆渡,枯水期也有人直接从滚水坝上步行,不过那是很危险的,稍不留神,就可能滑下水去。这不仅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诸多不便,对企业的发展也产生了很大影响。迎驾大桥修通后,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了。从大桥放眼望去,青山叠翠,竹水依依;迎驾集团总部大楼鳞次栉比,错落有致;迎驾山庄依山傍水,宾至如归。
在佛子岭镇梁家滩下街头不远处,有一座大桥,叫清潭沟大桥,当地人习惯地称其为迎驾二桥。这里本是黑石渡镇清潭沟村的出头路,过去村民出行都是直接趟水过河,后来用毛竹修建了一道简易的吊桥,枯水季节是可以单人通行的,可到夏季,一场大水袭来,吊桥被冲得无影无踪,交通不得不临时中断,少则三五天,多则十天半月,甚至更长时间。往往要待洪水期过去,再组织村民重修吊桥,交通才能得以恢复。
2009年底,迎驾二桥建成通车,清潭沟村的交通状况得到了彻底的改善,同时,对全县创建佛子岭4A风景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也发挥了积极作用。该桥向西连接了六万寨景区,与今天的“六万情峡”形成了互联互通,缩短了旅游行程,提升了旅游区品位,改善了投资环境,对形成区位交通优势、促进全域旅游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清潭沟村现在已是当地小有名气的霍山石斛生产、加工和外销基地,包括黑毛猪在内的特色养殖也有了较大规模;大桥下游不远处的卧龙沙滩已成为霍山著名的网红沙滩公园,这里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吃烧烤喝啤酒,碰碰车蹦蹦床,娱乐休闲项目,一应齐全,去不了大理,玩不了三亚,来卧龙沙滩转一转,那也是非常惬意的。
黑石渡大桥是省道318线上的一座重要桥梁。历史上,黑石渡是东淠河上为数不多的渡口之一。据清·光绪《霍山县志》记载:“天久晴欲雨,久雨欲晴,登高眺望,有黑石如牛如豕,数百成群,浮没于上下。”曾有渡口记胜诗云:“一水渊渊两岸平,远通楚蜀近通英,无边云树苍茫里,不断行歌矣乃声。”传说古时候有外藩封王谋反,上遣将军征讨,其时王妃有孕,乘夜出逃,行至黑石渡口,无船可渡,后有追兵将至,王妃急登黑石之上,忽石动将王妃送渡对岸,因名“黑石待渡”。“黑石待渡”以其久远的历史和奇妙的景观跻身于霍山古八景之一。
1965年,修筑霍英公路,河面架起大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黑石渡大桥成为霍山远近闻名的交通盛景。1981到1984年的三年间,我在曾被誉为黑石渡“桥头堡”的霍山师范学校读书,那时,学校所在地迎驾厂还没有形成集镇,黑石渡老街成了师范学生休闲的唯一去处,每逢周末,同学们就成群结队地走上大桥,涌上街头,东瞧瞧西逛逛,或捣捣康乐棋,或瞟瞟小裁缝,有趣得很呢。2001年秋,我有幸回到已经改制为霍山职业高中的母校工作,有机会与黑石渡大桥重温过往,“再续前缘”。2013年,运行近50年的老桥被拆除新建,连接安徽霍山与湖北英山的交通要道得以升级,近500米宽的东淠河上再现“长虹横波”之新景。
大桥南头一侧建有一座亭台,名曰“回眸亭”,也称“观美亭”,日前,正在升级改建。登亭远眺,大河对岸护坡上“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金色大幅宣传标牌十分显眼;雨后初晴,远山近水,云蒸霞蔚,如诗如画,宛若仙境;西山睡美人,以“酣睡”的绝美丰姿吸引着南来北往的游人驻足停留,“东方神女”仰卧在天地之间,令人叹为观止。2000年秋,著名作家王蒙先生一行来霍山采风,对大别山自然风光赞不绝口,欣然命笔“中华一绝”与“睡美人”。于此,我也不得不吟诗一首:“长发轻飘逸,丰乳擎昆仑。淠水浸玉体,酣然醉路人。”
近日,我在网上读到一篇王倩倩的署名文章《双桥托起幸福路》,文中所写的“双桥”就是位于衡山镇北部高桥湾村的衡山大桥和双湾大桥。
高桥湾村地处东淠河核心地带,离县城虽然只有两三公里,可早些年,由于隔河渡水,曲曲弯弯的大河环抱着这片土地,群众日常出行和生产生活十分不便,经济发展非常滞后,一度被戏称为“鬼不生蛋”的地方。记得,当年从县城经高桥湾到黑石渡镇的钟鼓畈、柳树店、小七畈,直至裕安区的龙门冲,都要穿过老汽车站后面的大河滩,然后用人力撑小竹排才能摆渡到大河对岸。

佛子岭水库

2005年12月,全长520多米的衡山大桥(高桥湾大桥)竣工通车,将高桥湾村与县城紧密相连,高桥湾成为名副其实的“高桥”湾。2015年11月,霍山职业学校从迎驾厂整体迁入高桥湾新址,高桥湾大桥成了我和同事们上下班的必经之路,或驾车或骑行,或乘坐公交或步走全程,一路前行,一路风景,我与大桥结下了“不解之缘”。
2021年1月,在东淠河高桥湾水利枢纽工程双湾橡胶坝附近,一座长近千米的装饰性双环斜拉桥——双湾大桥完成合龙,霍山东、北、西三片区域由此贯通,高桥湾园区与经济开发区连成一片,成为连接济广高速道口和105国道的重要通道。作为新地标,双湾大桥犹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预示着革命老区奋力腾飞蓬勃发展的“红色双翼”,在碧波荡漾的东淠河上一夜惊现。双湾大桥一度成为当地有名的“网红打卡地”。
高桥湾和双湾这两座现代化桥梁犹如两条飞虹,横跨东淠河两岸,双桥并驾,二龙戏珠,惊艳亮相,华丽变身,生态湿地,候鸟家园。通过几年的建设,从科技园到现代产业园,再到经济开发区高桥湾园区,这里已经成为霍山的科技生产、文化教育、旅游休闲和现代产业建设新中心,也是霍山大城关建设的副中心,更是未来的“霍山北城”。
每到清晨和傍晚,东淠河南北两岸观光绿道上就挤满了人群,三三两两,结伴穿梭,或跑步运动,或跳舞健身,有的纯粹就是为了赏晨光观夜景,休闲话趣,好不快活。正所谓:“观青山何须图画,听鸟音不用笙簧。”站在激流广场上,看远山近水,迎初升太阳,扬古埠帆影,舒展筋骨,愉悦心情;走在欢乐的人群里,观如画四野,闻起舞乐声,伴双桥倩影,霓虹闪烁,移步换景。日月同辉,不期遇见,拍下精美图画,题诗昶咏瞬间:“日出东方月同辉,湖光山色赤金水。时人不识天文事,笑问冰轮几时回。”
据说,在离高桥湾大桥上游不远的地方将要建设一座新桥,大家姑且都把它叫做“三桥”,是“高桥湾三桥”,还是“迎驾三桥”?暂时还不得而知。但未来的这座大桥,与在建的蓝城集团霍山·桃李春风国际康养小镇以及规划建设中的宣商高速公路霍山北出口连接线可能有一定的关联,这只是我的猜测,没有得到官方确认。不过,确实已经有人把原高桥湾小学改造成了“三桥农庄”,是“先知先觉”,还是“先见之明”,抑或是“抢占先机”,我想,那都是商家的事了。
当然,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城市建设品位格局的变化提升,东淠河上的大桥迟早都有“不够用”的一天,不说是“三桥”,就是“四桥”“五桥”,那也都是有可能的。流年笑掷,未来可期嘛。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这是一幅多么温暖清新的画面,这是一个多么深情浪漫的意境,而其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却又是那么的充满智慧,致远至臻。
山河与君共,你我皆风景!

校对:张发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程先畏:站在桥上看风景

赞 (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