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个“挺身而出”

朗读这篇文章

好一个“挺身而出”

作者:张玉庭

A

笑是一个正面人物,这是喜剧大师果戈理的名言。

他的原话是这么说的:“是的,笑是剧中的一个正直高尚的人物,它无往而不在,这个正面人物就是笑。它之所以高尚,是因为它决定挺身出!”

于是想起了“笑话”的定义?

关于笑话,《辞海》上的解释是:“文体名,形式短小,有简单故事情节,好的笑话能揭发事物矛盾,对社会中的不合理现象加以讽刺。”

这一解释,无疑是客观的,准确的,笑话的确像小巧的蜜蜂,既能以它的蜜给人甜美的艺术享受,使人开怀一笑,也能以它的刺一针见血地刺中生活中光怪陆离的种种丑恶,使丑恶在阳光下现出原形。

请看下列笑话。

靶场上,士兵正在练习打靶,三枪皆未中。教官走了过来,声气俱厉地把士兵训斥了一顿,无以庄严地把打靶的姿式要领讲了一通,说:“睁大你的眼睛,看我的!”说着,他瞄准,射击,可是,没打中,他立刻说:“看到没有,你刚才就这么打的,所以打不中!”然后,他第二次举枪,瞄准,“砰”的一声,又没打中,他立刻又说:“看到没有,你刚才犯的就是这种错误,所以你打不中!”然后,他第三次举枪,瞄准,“砰”的一声,居然打中了,教官立刻正色道:“记住!以后就这么打!”说着,他挺威严地挺了挺胸,走了。

请注意:教射击的教官居然连发不中,无疑是出了丑,可他更是“理直气壮”的,他能立即编出冠冕堂皇的话来粉饰自已,使自已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明明是丑,即偏偏披上了“理直气壮”的外衣,难道不滑稽?

B

人们的写作实践表明,只要把极不协调的两极巧妙地统一在同一时刻同一地点的同一个人物身上,就肯定能让人开怀一笑。例如:

老大老二正在吵嘴,互相对骂着“他妈的”,威严的父亲走了过来,狠狠地训斥着两个孩子:“说!为什么骂‘他妈的’,嗯?‘他妈’是谁?嗯?说啊!‘他妈’是谁?他奶奶的!”

瞧!就在愤然谴责骂“他妈的”不对时,却脱口而出骂了声“他奶奶的!”只因这异峰突起的一句,谴责孩子时的“一本正经”就刷地一下子变成了“一文不值”的笑料!批评孩子时,其人横眉怒目,体现出对骂人这一恶习的不共戴天的无比仇恨,但脱口而出的“骂人”的话,却又活画出他的荒唐与造做!前后对比分明,反差强烈,立即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正如鲁迅先生说的:“丑态,我说,倒还没有什么丢人,丑态而蒙着公正的皮,这才催人呕吐。”不是吗?丑态与公正,理应水火不容,但当骨子里的丑态与表面上的公正统一在同一个形象上时,也就会立刻产生强烈的讽刺意味。

C

最后,让我们细品一则英国的笑话。

大力士在街头卖艺,他当众拿起一枚柠檬,双手使劲一捏,柠檬中的汁水立刻被挤了出来,然后,大力士左手高举干柠檬,右手高举起一迭钞票,对围观的人们说:“诸位!如果谁能从我挤过的干柠檬中再挤出一点汁水来,我就把这笔钱慷慨奉送!”

人们看了看铁塔般的大力士,又看了看皱巴巴的干柠檬,不由得面面相觑。

大力士趾高气扬:“怎么?难道没人敢来试试?”

几个小伙子忍不住了,便一一上前试试,他们使出了吃奶的力气,但无一人成功。

大力士更加得意,突然,一个干瘦的小老头走了上来。大力士问:“你也想试试?”老头:“当然。”说着,老人伸出了两个手指头,轻轻一捏,干柠檬中的汁水便滴滴嗒嗒地淋了一地。

大力士吓坏了:“您?您是干什么的?”老头笑笑:“收税的。”

请注意这个笑话中的种种不协调,请再注意这种种不协调加在一起后产生的那个谁也想不到的极度的协调。

小老头瘦,可他偏偏力大无比!干柠檬干,可小老头偏偏从那里头挤出了那么多的汁水!原来,胖瘦无关紧要,关键是他的职业--收税的!“干巴瘦弱”与“力大无比”本是不协调的,但只因他是收税的,这不协调才在突然之间转化成了协调--天!原来西方的税收是如此可怕!幸亏收税的是干巴老头,要是也是个大力士,让人们怎么活!自然,当人们一下子悟出了其中的奥妙,也就会立刻开怀大笑的!

是的,笑是一面旗帜!的确如同喜剧大师果戈理的话:“是的。这是剧中的一个正直高尚的人物,它无往而不在,这个正面人物就是笑。它之所以高尚,是因为它决定挺身出!”

好一个“挺身而出”,让我们向笑致敬!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好一个“挺身而出”

赞 (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