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里崇礼重民的故事

朗读这篇文章

《国语》竟以“语”的著作形式,玩出了上古时期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它以“国”分目,记“语”为主,记载了上自西周周穆王征犬戎(约公元前967年),下至战国初赵、魏、韩三家灭智氏(公元前453年),约515年间的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部分历史人物的言论和史事,可以说将春秋时代那些议论精详、形象生动的言语都记录了下来,让今人得以欣赏借鉴。今就《国语》里崇礼重民的故事选择三则来分享。

邵公之谏:宣之使言

据《国语?周语上》记载,周厉王暴虐无道,让国人无法承受,遭到国人指责。厉王很是生气,就派卫巫去监视指责的人,卫巫报告后就将指责的人全杀了。从此国人莫敢言,在路上相遇也只用眼示意。厉王听说后很是高兴,就对邵公说:“我能禁止诽谤了,这些人不敢讲了。”
邵公听此就谏说:“你这是堵住了他们的嘴巴呀!堵住民众的嘴巴,比堵塞河流还要可怕。河流若被堵住而决口,伤害的人一定更多,民众也是如此。因此治理河道的人要清理堵塞,让水流畅通,治理民众的人要引导百姓说话。”这就是有名的“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也如此。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的邵公之谏。
邵公接着劝谏:“国人能口出议论,政事的好与坏能借以反映,才能做好事而防止坏事,方能使财源旺盛、衣食富足。众人心里所考虑的在口头上流露出来,这是很自然的行为,怎么可以强行阻止呢?如果诸住他们的嘴巴,那么还能支撑多久呢?”可暴虐无道的周厉王哪里听得进邵公的劝谏,三年后,就被国人放逐到彘地去了。
由此可见,邵公的治民主张是“宣之使言”,就是要从民众的言论中考察出国家的兴衰、政治的得失、百姓的好恶,国君只有通过民众的言论体察民情,行民之所好,去民之所恶,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

曹刿问战:中心图民

《左传》中的《曹刿论战》,在《国语?鲁语上》中,专记有《曹刿问战》一篇。齐鲁两军交锋于长勺之地,齐强鲁弱。大战之前,曹刿问鲁庄公凭什么以战。庄公说:“我对百姓从不吝啬衣服食物,对神灵从不吝啬牛羊和玉器。”曹刿不以为然,回答说:“只有从根本上树德施惠百姓才会归附,百姓齐心然后神灵才会降福。如果你能向百姓广施恩德并公平地处理政事,使君子热心于协助治国,小民热心于贡献力量;同时你的举动不违背时令,耗费不超过常度,这样百姓的日用就不会匮乏,大家才有能力供奉神灵。所以你动员百姓没有不听从的,求神降福没有不应验的。现在你只是到了临战关头才给百姓施点小惠,独自向神灵供奉祭品。小惠不能普遍,独自供奉也不可能丰裕。不能遍施恩德百姓不会归附,供奉不丰,神灵不会降福,你还凭什么去作战呢?百姓所求的是日用不感到匮乏,神灵所求的是祭品的丰裕,所以不可以不从根本上着眼。”
鲁庄公认为曹刿说得很有道理,不甘,又说:“我处理百姓的诉讼时虽然不能做到体察一切,但总是力求以情理判案。”曹刿听此后,即欣慰地回答说:“这就可以了。假如内心确实为百姓考虑,智慧即使有所不及,也一定能达到目的。”这就是“心中图民”。
曹刿的问战,是历史之问,传颂至今。由此可见,战争最终要靠百姓的支持,才能赢得最后的胜利。齐鲁之战果如曹刿所言,最后以鲁国胜利而告终,开创了弱国战胜强国的战例。以史为鉴,《曹刿问战》令人深思。

管仲对霸:为民纪统

据《国语?齐语》记载,齐桓公争得齐国王位之后,欲图在诸侯国中称霸,就问计于管仲。管仲对之以霸术,认为就是要选择有德行的人,制定法令作为民众行为的准则,树立相应的榜样,以此把百姓维系起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用赏赐善行来引导民众,用惩罚罪恶来纠正偏差,使长幼有序,为百姓立下规矩,也就是“以为民纪统”。接着管仲提出要安排好士、工、农、商居住和就业,说:“整顿已有的法令,选择合用的修订施行。然后繁殖人口,救济贫困,安抚百姓,这样国家就安定了。”再接着管仲提出了整军之策,建议桓公把应做的事情隐蔽起来做,把战备寄寓在政令里,因为你若公开去做,别国也会跟着做,只有这样,才能迅速在天下诸侯中实现称霸的志向。正是在管仲的辅佐下,齐桓公成了春秋第一个称霸之王。
由此可见,管仲的所谓霸术,还是在治民整军上,做好内政,以有道伐无道,是得民心者得天下。

一部《国语》虽只是春秋诸侯之间的记言,却处处以小见大、以“事”说理,展现着上古之人治国理政的智慧,传至今天仍有借鉴作用,这或许就是今人再读《国语》的意义所在。

二〇二一年二月十八日

作者简介
朱双顶,从警近40年,头顶国徽,肩扛责任,保一方平安,卫百姓和谐。一路踏歌而行,将青春热血和大好年华奉献给祖国和人民,竭尽绵薄之力。如今退休,不忘初心,重拾雅趣,留下点滴文字爱好。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国语》里崇礼重民的故事

赞 (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