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微信朋友圈

朗读这篇文章

微信朋友圈
文/黄廷斌

微信朋友圈,是微信的一项强大功能。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微信逐渐成为人们日常交流的重要载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微信朋友圈,他们在微信朋友圈发布日常生活和工作动态,记录自己经历的岁月和时光,表达自己喜怒哀乐等情绪。

和大多数人一样,我经常关注他人的微信朋友圈信息,有时候会留言,有时候会点赞,更多的时候则是默默飘过。是否留言、点赞,还是默默飘过,主要看发布信息的是什么人,发布的是什么信息,以及当时的我是什么心情。一般情况下,对于好朋友在微信朋友圈发布的喜庆类、美食类信息,我偶尔会在下面留言“稳了,坐等喊喝!”“哪里摆台?马上到!”,甚至简单粗暴地留言“喝!”“搞!”。当然,这种情况相对较少,因为我性格较为内向,平时交际不广,不是能说会道的人,所以真正谈得上好朋友的人并不多。对于他人在微信朋友圈发布的生活类信息,我偶尔会点赞,但不留言。对于思想觉悟类、时政要闻类、励志鸡汤类、职场经验类、工作动态类的信息——这种信息在微信朋友圈可谓铺天盖地、比比皆是——一般我会作为吃瓜群众默默飘过,毕竟这些东西在八小时之内已经或看或听或学或背或考得太多了。

有的时候兴之所至、忘乎所以,我会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一些信息。比如:睡前瘫靠在床头,手持墨水屏电子书读《王小波全集》,读到《红拂夜奔》精彩语句“作为一个中国人,不但必须有证明自己聪明的智慧,还得有证明自己傻的智慧,否则后患无穷。”我感觉似乎有点道理,会拿手机拍照发布到微信朋友圈。看到网络上某书法大师龙飞凤舞地写下“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我感觉跟自己当时的心境有些相近,也会拿手机截图发到微信朋友圈。跟朋友去阳圩水库钓鱼时,凭借狗屎运钓获“铁铲非”“巴掌鲈”“斤鲤”“米翘”等大鱼,我也会拿手机拍渔获照片发到微信朋友圈,甚至配上文案“今晚可能摆台,敬请钓友留意!”

我不是个爱好广泛的人,除了看书、钓鱼、喝酒外,没别的爱好。其中,看书是我从小到老都在保持的爱好。我看得最多的,反反复复看的,是王小波和村上春树的书。看闲书看多了,思想容易混乱,总认为做人应当率真耿直,做事当务实高效,不必在乎人情世故。所以,无论是在他人的微信朋友圈留言,还是发布自己的微信朋友圈信息,我都是一时兴起就做了,并没有想太多,更没有考虑到后果。

有一天晚上,我跟几个朋友在阳光城小区旁边的烧烤摊喝啤酒。两三瓶啤酒下肚后,坐在桌子对面的李大哥开始进入微醺状态,他眼神迷离地盯着我,说:“黄三,你小子生活过得真是潇洒啊!你微信朋友圈都是钓鱼、喝酒方面的信息。你看看我的,不是加班,就是开会。相比之下,我过得比你单调乏味多了。”

我拿打火机点燃香烟,猛地吸了一口,将烟气深深地吸入鼻腔中,再缓缓地释放出来。我对李大哥说:“李大哥,你真没意思,人家都是在微信朋友圈发布生活方面的动态,你发布加班开会这些工作方面的动态干嘛?万一泄露单位信息多不好啊!”

坐在我旁边的刘二哥听了哈哈大笑,摇摇头对我说:“老弟你真不懂套路啊,李大哥这是在装比呢!你老是在微信朋友圈发布钓鱼这些与工作无关的东西,还经常在别人微信朋友圈留言“喝!”“搞!”,很容易让人认为你是耽于酒色、不思进取、不务正业、“烂泥扶不上墙”的家伙。你看李大哥就不一样了,很会搞‘人设’嘛——平时转发励志文章,下班时间或周末经常在微信朋友圈发布加班图片。其实,谁知道他是不是真正加班呢?谁会考虑他是因为工作量多还是效率低才不得不加班呢?别人看到李大哥在微信朋友圈发布的加班图片,只会认为他有责任心强、甘于奉献、吃苦耐劳,是想干事、能干事的人。”

听了刘二哥的话,我恍然大悟——难怪那么多人在微信朋友圈喊口号,难怪那么多人在微信朋友圈发布加班图片,难怪那么多人的微信朋友圈充满正能量!静下心想想,我又觉得刘二哥说的也不完全对。毕竟我认识的很多人,他们从来不发布微信朋友圈信息,但平时对待生活始终保持满满的热情,工作方面始终爱岗敬业恪尽职守,他们确实经常利用晚上和周末时间来单位加班,并不存在像刘二哥说的那种投机钻营、造势作秀的情况。但不管怎么说,微信朋友圈确实是人们了解他人的载体之一,人们难免会根据一个人的微信朋友圈信息对这个人作出评判,这毕竟是人之常情。

随意发布微信朋友圈信息,容易导致他人误解,造成不必要的麻烦。现在,我已经通过设置微信权限功能,限制查看我的微信朋友圈的人员范围。我已经不在微信朋友圈发布钓鱼、喝酒等方面的信息,也很少在他人微信朋友圈留言评论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散文:微信朋友圈

赞 (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