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乡土中国》 :蜗牛的房子

朗读这篇文章

读《乡土中国》

——费孝通

文/ wayne(21天共读群)

题 记

我始终相信,将来的有生之年,甚至更往后的时代,是不需要非在大城市买房的。

我们真的需要买房不成?
一个成都买房者上了热搜,由于买不到房而大哭:“成都,我要房子!我要家啊!成都,不要我们了!”
不管是北京还是南昌都颁布了新的购房政策。买房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一位北京的小学生也因为私房钱而苦恼不已。更不必说婚嫁必论房问题的普遍了。房价也带有魔幻色彩。而我们正生活在这魔幻现实当中。《维多利亚一号》中的杀人者,《有楼万事足》中的社会群像,《天水围的日与夜》中的小村落……
不禁想,我们果真需要买房不成?
买房的原因,不外乎安身之所,孩子的教育,工作的要求,更多的可能性,丈母娘的条件,城市化带来的方便等等。
《乡土中国》这本一九四七年出版的100页小书让我有新的思考。中国传统社会是以农民为支撑的,时代发展使中国向城市化转型。从“向土地讨生活”,转变为“向城市讨生活”,对于土地的依附性降低。但是对居住要求却苛刻。其实,大部分人都是有房子住的,老家肯定有属于自己的屋厝,只是为了上述所说的缘由想在城市里买房。这点是作者费孝通没有想到的。费认为将来中国的人口流动率少,但如今的中国,人口流动率非常大。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问题的日益增多就是有力的例证。乡土社会仍存在于农村,可是也在逐渐消失。
传统家族式的社会,逐渐成为家庭式的社会。就拿我农村长大的人来说,家族概念也越来越弱。城市住宅,邻居是谁都不知道,空气质量也危险,不出门都可能被诈骗。农村住宅,独门独户,邻里认识却不一定关系好,空气好但氛围不一定好。
我的理想生活是,终老是乡但要过一种相对独立式的生活。要有书房、菜园、庭院,工作是SOHO式,不参与村里的是是非非。我认为没必要在城市买房,比买房重要的东西多得多呢,比买房珍贵的东西也多得多呢,何必因为买房而变成房奴呢?!并且,就选解决了买房问题,但令你困扰的东西依旧会层次不穷地出现在你的生活中,困扰着你。不买房,租房也能拥有幸福生活。有时我也怀疑自己是否不合时宜,但时宜这种东西会随着时代的改变而变化。就像从家族社会转变成小家庭式社会一样。
我始终相信,将来的有生之年,甚至更往后的时代,是不需要非在大城市买房的。
对于买房问题,我依旧没有答案。你呢?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读《乡土中国》 :蜗牛的房子

赞 (0) 打赏

评论 0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