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 | 沉默的大多数 - 读后感

朗读这篇文章

作者 占边

王小波在生前致友人的最后一封信中写道:

我正在出一本杂文集,名为《沉默的大多数》。大体意思是说,自我辈成人以来,所见到的一切全是颠倒的。
在一个喧嚣的话语圈下面,始终有个沉默的大多数。既然精神原子弹一颗又一颗地炸着,哪里有我们说话的份?
但我辈现在开始说话,以前所说的一切和我们无关——总而言之,是个一刀两断的意思。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国要有自由派,就从我辈开始。

说完这话第二天,王小波就因心脏病突发辞世,享年不到45周岁。

回顾王小波短暂的一生,坎坷不断,不幸的遭遇比比皆是。这位曾被称为「体制外作家」、「文坛外高手」的独行者在当代文坛一直颇受争议,生前他的作品无人问津,死后他的作品反而得到广泛传播,无数文艺青年自愿充当他的「门下走狗」,并视他为知己。

在这本《沉默的大多数》杂文集里,王小波勇于申明自己就是从沉默的大多数中走出来的,并且他在走出沉默,行使话语权的时候,始终保持良知,可以说王小波为中国知识分子做出了典范。

1F
沉默的大多数

至于沉默的理由,很是简单,那就是信不过话语圈。从我短短的人生经历来看,它是一座声名狼藉的疯人院。

在六岁那一年,王小波从高音喇叭里得知,一亩地可以产三十万斤粮食,但他依然饿得要死。因此,他对话语不大相信,因为和任何话语相比,饥饿是更大的真理。

1966年文革爆发后,王小波和数以千万计的年轻人被卷入这场浩劫中,起初他也有非常激昂的革命豪情,在「话语权」的蛊惑宣传下,不顾家人劝阻,毅然报名到西双版纳兵团。插队的生活痛苦不堪,精神和肉体的折磨使他对那段噩梦般的岁月无法忘记。

在荒唐的年代里,话语像是一池冷水,浇得他一身一身起鸡皮疙瘩。

他在沉默中度过了很多年:插队、当工人、读大学、教书。作为对话语的世界有太多厌恶之情的人,他猛省到,沉默的大多数也属于一个弱势群体,所谓弱势群体,就是有些话没有说出来的人,这些人要么没有机会说话,要么有隐情不便说话。长期以来,许多中国人都保持了沉默,总是与话语圈保持着谨慎的距离,至于沉默的理由,很是简单,那就是信不过话语圈。

在看清了中国知识分子总是在制造出关押自己思想的监狱后,王小波终于在沉默中爆发,选择了「战斗」、「说话」,决心以「自由派」的战斗者出现。

「我这一生绝不向虚无投降,我会一直战斗到死。」

在王小波的杂文里,常常能看到「我十四岁那年」「我插队下乡那年」等类似的具有明显时间标志的句子。这些文章大多与他生命中最痛切的人生体验——「文革记忆」息息相关。

对文革绝不饶恕的历史回望和痛切反思,常常使王小波自觉或不自觉地把批判的矛头置于「文革」的场景。即便是从美国留学重返大陆,他的眼睛仍然不停地凝视着那个时代给予他的伤害。

2F
关注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最怕活在不理智的年代。所谓不理智的年代,就是伽利略低头认罪,承认地球不转的年代,也是拉瓦锡上断头台的年代;是茨威格服毒自杀的年代,也是老舍跳进太平湖的年代。

我认为,知识分子的长处只是会以理服人,假如不讲理,他就没有长处,只有短处,活着没意思,不如死掉。

正出于对人的境遇的关注,王小波非常关注国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其中,中国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和困境尤其让他感到痛心。

在《中国知识分子与中古遗风》一文中,王小波谈到,中国近代知识分子过分关注社会的伦理道德,经常赤膊上阵,论说是非,就是拿着已有的道德体系说别人;不像外国的知识分子,他们则是以科学为基点,关注人类的未来,就是讨论道德问题,也是以理性为基础来讨论。

在这种环境下,王小波建议如果我们讨论社会问題,就讲硬道理:有什么事,我知道,别人还不知道;或者有什么复杂的问题,我想通了,别人想不通;也就是说,按现代的标准来表现知识分子的能力。

在《知识分子的不幸》一文中,王小波说,知识分子最怕活在不理智的年代。这里说的不理智,起源于价值观或信仰的领域。任何一种信仰,如果被滥用,都可以成为打人的棍子、迫害别人的工具。

王小波在本篇中谈到了自己对墨子的崇拜,但作为墨子的门徒,他把理智放在第一准则。信仰是重要的,但要从属于理性。

3F
消极自由主义

身为一个中国人,最大的痛苦是忍受别人“推己及人”的次数,比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人都要多。

王小波曾明白地说过,我是一个自由主义者。

自由主义哲学家柏林将自由分为「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所谓的「积极自由」是指「干任何事情的自由」,所谓的「消极自由」是指「不被强迫干任何事情自由」。

在消极自由主义者看来,「积极自由」如果过于扩张,超越边界,就有可能为了己方的自由,而去侵犯别人的自由,像红卫兵的造反行动、文化精英的话语霸权等等,就都是「积极自由」干预性和进攻性的典型表征。

王小波的经验主义明显是继承了罗素的经验主义哲学,而罗素的经验主义又属于消极自由主义的范畴。可以说王小波身体力行的同样是「消极自由」的道路,这在其杂文中有众多表现。

在王小波看来,只要个人的行为不妨碍他人的自由,个人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时就不应该受到来自外部的干涉。他反对那种为了自己的自由的实现而侵犯别人的自由的霸权。

「你有种美好的信念,我很尊重,但要硬塞给我,我就不那么乐意。打个粗俗的比方,你的爸爸不能代替我的爸爸,更不能代替天下人的爸爸啊。」

这同样说明,王小波对那些喜欢灌输,喜欢设置他人生活的人有着本能的反感。

4F
文体风格

王小波行文一大风格,就是相当篇幅都以「我以为」、「我认为」、「我个人认为」、「据我所知」之类开头,带有明显的个人印记。我,说穿了就是王小波自己。这种包含个人生命体验的「我」的述说,体现了自我立场的坚定性,无不表现出王小波特立独行的一面。

另外,言必称罗素,也是王小波杂文写作的一大风格。王小波作品中的说理思路与逻辑思维更多的是受罗素影响最大。

有人针对王小波著作做过量化统计,王小波在这些作品中,涉及的各领域科学家约有18人,44人次,其中引用或言及最多的是爱因斯坦,有10次之多。谈论到有关哲学、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等的领域范畴时,所涉及的思想家共约32人,129人次,其中引用罗素最多,达49次。

就《沉默的大多数》杂文集而言,王小波引述罗素的地方就多达数十处,他非常推崇罗素的「须知参差多态,乃幸福的本源」和「不记成败利钝地追求客观真理」这两句话。在他看来,「参差多态」,意味着世界的多样化和人们心灵、情感的丰富性,没有变化的多样与丰富,就没有人类的幸福。而对真理的追求则是他创作的终极目标。

王小波在很年轻的时候就曾说过:我要试着创造出一点美。
创造美,这就是他的文学的全部目的。他总是以一种黑色幽默来穿越和超越平淡的生活,带给读者精雕细琢的浪漫,在优雅从容建表述他独到深刻的思想。

-本文完-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王小波 | 沉默的大多数 - 读后感

赞 (1) 打赏

评论 0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