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要义》(一):读一百本小说,不如读本名著

朗读这篇文章

你愿意驯养我吗
又到了要写书评的日子,这篇书评更的很迟,也是拖拖拖,拖到周日下午才开始动笔写。因为前几天一直在反反复复读这本书,这本书真的很难读。书评也很难写,但是自己想要克服巨大难度写一写,因为很想把这本书推荐给大家。

这本书是我最喜欢的老师上的一门课选用的教材,老师说经常读教科书会降低我们的智商和智慧。于是在讲中国文化这门课的时候,他选择了梁漱溟先生的这本《中国文化要义》。

真的特别感谢老师选择了这本书作为教材,因为翻过这本书的人都知道,这本书特别的难。作为一个半文盲的我来说,如果不被选作教材,看到这本书一定会望而却步的。而且听课的时候,听的也特别费劲。如果你不好好听课,你看书也绝对看不懂。我当时想从网上找一些辅助的资料来看一看,比如说书评之类的,也找不到。所以现在就算再困难,也想着硬着头皮写一下书评,选择这本书真的需要勇气。因为网上没有书评哦,所以 恩 我来试试看吧。

老师说,梁先生是他最敬佩的人。因为梁先生不说假话,信奉真理又身体力行。言行一致的人是最可靠的人。举个例子,我们都知道,毛泽东一开始是尊孔,说孔子是革命党,到后来就越来越讨厌孔夫子,认同秦始皇,又开始批孔。

尊孔和批孔都是政治,不是学术。作为学术,本来都可以讲,变成政治就是打烂仗。解放后,尊孔有两位代表,冯友兰先生和梁漱溟先生。(冯友兰之前著过《中国哲学简史》,也是通过这本书我才对儒家有了一个初步的看法。)两位先生在“文革”中的表现,形成鲜明的对比。冯友兰,于世俯仰,推波助澜,批孔比谁都过份,连教书育人做学问,他都批。记得在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中,曾评价过冯友兰先生这一做法,王小波说,“我记得冯友兰先生曾提出要修改自己的《中国哲学史》,以便迎合时尚和领袖,这是变狡猾的例子。…从学问的角度来看,冯先生已作了最大的牺牲,但上面也没看在眼里。佞人不做学问,你要什么我编什么,比之学人利索了很多。”

反观梁漱溟先生“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他和毛泽东吵架,挨毛泽东骂,挨周恩来骂,居然一点不记仇,晚年仍推崇毛泽东,说平生最佩服,就是此公,周恩来也是少有的完人,真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他老人家,前后如一,表里如一,人格非常高尚。

还记得我们老师当初比较冯友兰先生和梁先生的时候和我们说,你说的你自己都不相信也不践行,怎么能让别人相信并且去做呢。所以,先生身上的这种品质真的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我觉得这才是中国文人身上的气质。所以这本书是一生推的一本书。

废话不多说,现在来介绍一下这本书。因为这本书是我们的教材,所以大部分内容可能就是列举一下梁先生的看法,还有我们老师的想法。我呢 则是鹦鹉学舌的那只鹦鹉,木心的《文学回忆录》不也是学生陈丹青整理编成的嘛。

首先介绍一下,这本书的写作背景。这本书是先生在抗日战争时期,对中国文化的思考写下来的。从1941年写至1949年。前后历时9年完成。一开始是日本侵略中国,中国民族如何自救,从中国文化的角度思考。后来是解放战争,建国,“认识老中国,建设新中国”,是先生提出的口号,通过对旧中国文化的探讨,思考如何建设新国家。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先生书中所论述的中国文化,是鸦片战争即1840年之前,中国文化的那种未被打破的状态。且作书于1949年,距离现在也已经将近70年,很多地方已经发生了变化。但是对于当今的我们来说仍具有巨大的启迪作用。

先生在第一章绪论当中概述了中国文化比较特殊的几点表现,以及特殊性具体在哪里,还有在这片土地上在这种特殊的文化熏陶的国民有什么特征。其他的都是泛泛之谈,唯有中国文化的特殊性,先生一一指出,并在下面的章节中一一介绍,于是中国文化便通体洞然明白,其《中国文化要义》中的要义就可以在握了。

总结一下,其中要义分为十四点。也就是整本书,先生围绕着这十四点要义对中国文化作出阐释:

一、广土众民
二、偌大民族之同化融合
三、历史长久,并世中莫与之比
四、除去知识,政治,经济,军事之外另有一伟大力量,却又指不出力量究竟在哪里
五、历久不变的社会,停滞不前的文化
六、几乎没有宗教的人生
七、家族制度
八、学术不向科学前进
九、民主,自由,平等这一类要求不见提出,法制不见形成
十、礼教伦常,道德气氛特重
十一、介于国家与社会之间,以天下观念代替国家观念,超国家类型
十二、无兵的文化
十三、孝的文化
十四、中国隐士与中国文化

关于前三点很好解释,上面说了这本书动笔写于1941年,也就是抗战开始的第5年,眼看着后来的欧洲战争,几个国家一个接一个先后被消灭,日本曾痴心3个月占领中国,可是这一打就打了那么多年。按理说,当时我们中国的军备国防,政治经济文化都不如别人,可是就是没被攻破。究其原因,就是我们国大,他们国小而已。国小,没有退路,没有后继,便完了。国大,你把我南京占领了,我可以跑到重庆去。你攻,我退。我土地依然甚广,人口依然众多,资源依然丰富。我方还在撑持,可是敌方战线拉得太长,时间拖得太久,就不经望洋兴叹了。

可是国大,即为之福,也为之祸。不易亡在此,不易兴也在此。比如对于中国来说,最难的问题就是统一的问题,假如我们只有一个省那么大,是不是早就统一了。而且局面太大了,就不好统治管理。举个例子,一个班10个人和一个班50个人,是不是50个人的班级更难管理一些。于国家来说,也是这个道理。

至于第二点和第三点,就是56个民族56支花,中华民族的包容性特别强。无论什么都被我们汉化了,比如说孝文帝改革呀,清朝对中国的统治也是汉化了的。历史长久就更不用说了,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他三个文化都中断了。我泱泱大国五千年文明,现在去读那些先秦文学,同距离现在3000多年的人对话,你依然还能看懂,理解他的意思,被他字里行间所透露出来的精神打动是不是。

剩下的几点先生都在后面的章节加以表明,首先,我们就要从中国的家说起。

学了那么多年的政治,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那么我们就可以思考一下,为什么中国自秦汉以来确立的政治制度没有变化。按照我们一直学的历史里面所说的就是封建制度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且中国在明朝万历年间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只是昙花一现,势力微薄的不足以成长为资本主义经济。那么为什么中国经济不发展?中国的政治制度也不发生变化?

书中有个观点很有趣,也是我第一次听说这样的看法。保护中国民族的唯一障壁,是其家族制度。按照黄文山先生在《文化学论文集》中的说法就是,中国家族制度实在决定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命运,乃至中国整个文化的命运!

这个说法是不是挺新奇,这话是否足为定论,梁先生没有进行回答,但是中国人的家是极其特殊的,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了。

先生之前写过一本书,叫做《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所以在这本书中,先生大多都是通过中西文化的对比,从而看出中国文化的特殊性。

西方人是集团生活,而中国人是家庭生活。集团在宗教上表现为教会,经济上工商业表现为基尔特(行会),农业则是大地产经济制度下的庄园。集团则为团体,西方自中世纪到近代,自近代到最近,始终就在团体与个人之间,此高彼低一轻一重之间,反复不已。集团压迫束缚太多,个体觉得不舒服了,他就要反抗,“我”的意识的觉醒,从文艺复兴到宗教改革就可以看出来。于是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抬头,以英美为例。

自由主义有弊端吗,有啊。比如说盲目生产,生产与供需之间的矛盾,以二十世纪的资本主义大萧条为例,于是政府就加以干预,发挥到极致,那么就是集体主义,也就是社会本位。这里以苏联为例。

你说集团生活有什么好处,它的向心力强,纪律习惯比较好,组织能力和法治精神都比较突出。这些都可以用“公德”一次加以概括。所以西方人的公德比我们好一些,可能就是因为这个缘故。当然集团生活的最大的一个好处,就是政治能力的培养。因为近代西方人的国家意识以及爱国的心情,首先养成与范围比较小而且亲切确实的地方,而后扩大到一个民族国家。于是政治能力也就是组织国家的能力,就在这是培养起来了。

还有一点比较重要的就是,在团体中人人都是平等的。所以民主,平等,法治的精神在这里培养起来。而这正是我们中国所缺乏的。

至于集团生活的缺点呢,则是它一直在斗争,集团与集团之间得斗,以基督教引起的血的冲突为例。集团和集团斗完了,集团内部还得分裂,还得斗。所以西方自从有了基督教之后,总是过着集团而斗争的生活,虽然基督教是主张和平的,但是你纵观它的历史,你会发现基督教是最血腥和暴力的了。而中国自从受了周孔教化以后,大体过着散漫而和平的生活。周公真的是一个很伟大的人。

好了,西方的说完了,我们现在来看中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家族制度是怎么一回事,伦理本位又是怎么一回事。上面说了,西方人是重团体和个人,家庭在这里是不太重要的。而我们中国人呢,则是团体和个人不太重要,而家庭是最重要的。这个我们每个中国人可能都有很大的感触,在这里就不多做表述。

把重点放在个人,就是个人本位,而把重点放在社会呢,就是社会本位。那么我们中国人把重点放在家庭,可以说我们中国是家族本位吗?

告诉你哦,不可以哦。为什么呢,因为只有宗法社会才是家族本位。宗法社会以西周为例,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诸侯都是亲戚,但是秦汉之后,宗法制就被破坏了。所以不可以说中国是家族本位的国家。

那么不是家族本位,中国社会间的关系的重点是什么?

人一生下来,便有与他相关系之人(父母,兄弟等),人生且将始终在与人相关系中而生活(不能离社会),如此则知,人生实存于各种关系之上。此种种关系,即是种种伦理。伦者,伦偶,正指人们彼此之相与。相与之间,关系逐生。家人父子,是其天然基本关系,故伦理首重家庭。父母总是最先有的,再则有兄弟姊妹。既长,则有夫妇,有子女,而宗族戚党亦即由此而生。出来到社会上,于教学则有师徒;于经济则有东伙;于政治则有君臣官民;平素多往返,遇事相扶持,则有乡邻朋友。随一个人年龄和生活之开展,而渐有其四面八方若近若远数不尽的关系。是关系,皆是伦理;伦理始于家庭,而不止于家庭。

伦理关系,即是情谊关系,亦即是其相互间的一种义务关系。伦理之“理”,盖即于此情与义上见之。更为表示彼此亲切,加重其情与义,则于师恒曰“师父”,而有“徒子徒孙”之说;于官恒曰“父母官”,而有“子民”之说;于乡邻朋友,则互以伯叔兄弟相呼。举整个社会各种关系而一概家庭化之,务使其情益亲,其义益重。由是乃使居此社会中者,每一个人对于其四面八方的伦理关系,各负有其相当义务;同时,其四面八方与他有伦理关系之人,亦各对他负有义务。全社会之人,不期而辗转互相连锁起来,无形中成为一种组织。

此种组织与团体组织是不合的。它没有边界,不形成对抗。恰相反,它由近以及远,更引远而入近自古相传的是“天下一家”,“四海兄弟”。所以说家族本位太过狭隘,是以宗法制度为基础的,而宗法制度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它的排他性最强。所以不能说中国是家族本位,而应该是伦理本位。

伦理之“伦”,本意就是一个小石子扔在水塘里泛起的涟漪,一圈又一圈,无限往外散去。就像树桩上的年轮一样,像极了我们的社会构造。阶级是立体的,而伦理则是平面的。记住这句话,在这里做一个铺垫。具体会对中国文化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则会在阶级对立与职业分途中具体讲解。

上面说了,伦像往水塘里投进去石子泛起的涟漪,那么那个小石子是什么?则为孝,中国有句古话叫做“百善孝为先”,孝是人类一切情感的发源地。好了,还记不记得十四条要义里面有一条叫做孝的文化。这也是中国文化特殊的一个部分。以孝推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就是孔子说的“以家治国”,也是《孝经》说的“以孝治天下”。

这幅字是朱熹写的,存于安徽西递。有关这幅字还有一个小故事,有兴趣的可以找来看一看。

至于伦理本位会在经济政治上对中国产生什么影响?中国究竟有没有宗教,何以用道德代宗教?中国究竟是不是一个国家?中国有没有阶级则会在下一篇推送中介绍。

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可是这也是文学最有魅力的部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中国文化要义》(一):读一百本小说,不如读本名著

赞 (0) 打赏

评论 0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