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课就是评自己——读《听王崧舟老师评课》有感

朗读这篇文章

评课就是评自己

——读《听王崧舟老师评课》有感

城阳第六中学 纪清尚

“人只能看见自己想看见的。心中有佛,看人如佛;心中有魔,看人如魔。”

乍一看,很唯心主义。继续看,也便释然——

“评课大体上也是如此。如果心无诗意,就很难发现课堂上流溢的美,哪怕只有一点点;如果心无智慧,就不要指望对课堂中闪现的灵光能做出会心的响应。在评课中,你在发现他人的课的同时,也会发现他人的课的同时,也会发现一个新的自己。一句话,评课就是评自己。”

细细想来,确是这番道理,顺着就可以化用罗曼∙罗兰关于读书的名言,“从来没有人为了评课而评课,只有人在评课中评自己,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

从教十七载,听课不敢狂言说无数,也着实不少了。名师的课、新教师的课、同组教师的课,跨学科的课……每次都希望从他们的课堂上有所借鉴,有所启发,有所反思。但是往往只拘泥于点,而不是面,只是从自身角度出发的一点浅知拙见,而不是站在多个角度之上对一堂课的深切剖析,三三两两的评课语也只是蜻蜓点水,甚至如痴人呓语。看了王老师的评课后,首先是汗颜,王老师面对每一次评课都是那么认真,评课语如谈话交流,娓娓道来,深入浅出,“韵味”、“诗意”等词时常出现,我能想象到授课者在这样的评课环境中是多么的舒服和受启发;其次还是汗颜,王老师的每一次评课都是基于在课堂上的倾听和对授课人的理解,因地、因时、因人、因材、因境进行评价,让授课人感受到的是设身处地地考虑,是对每一位语文教师和每一堂语文课的莫大的尊重;最大的感受便是叹服,王老师总能在授课者实践的土壤上,催生出智慧之花。在这朵智慧之花上,彰显着王老师对教育学、心理学的深厚认知,渗透着与时俱进的课程理念,反映着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还有精深的文化底蕴。总结一下,评课,需包容尊重,需深厚积淀,需高屋建瓴。

借用王老师的这句话,读书也是在读自己。林林总总的关于语文教学的书籍真的读了不少了,课程研究的、教学设计的、教学反思的、听评课的……实话讲,除了汗颜与叹服,其余竟没学得太多。

近几年常常有这样的感受,读的越多这种感受越强烈,对自己的不自信越严重。往往为某本书而拍案叫绝,除了叹服,还是叹服,或可照葫芦画瓢,但真要变成自己的经验,才发现难如登天。读一本,叹一本,赞叹别人,慨叹自己。慨叹之余,也曾反观自身,对语文的热爱并不缺少,书也读的不少,但是面对语文教学的诸多问题却做不到举重若轻,游刃有余,自己欠缺的太多了,缺少系统的学习,缺少深厚的积淀,更缺少理论的高度。于是有时难免用网络段子来自嘲:不是所有事情努力就可以的,哪怕五块钱的面值上印了多美的风景,它也没有一百的值钱。

那就继续努力做一张最美的五块钱吧,继续读书,厚重自己。追赶不上名师大家的脚步,那就慢慢地沿着他们的脚印,坚持前行。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评课就是评自己——读《听王崧舟老师评课》有感

赞 (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