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需要怎样的老师——读《海伦•凯勒自传》有感

朗读这篇文章

孩子们需要怎样的老师

——读《海伦·凯勒自传》有感

城阳第十中学 孙路路

我们最可怕的敌人不是怀才不遇,而是我们的踌躇、犹豫,将自己定位为某一种人,于是,自己便成了那种人。
——题记
“你没办法完全保护另一个人,你只能教他们如何保护自己。”初次遇到这句话的时候,我便想到了自己和自己身后的孩子们。读完《海伦·凯勒自传》,不禁感慨:与其说海伦·凯勒的一生是一部传奇,不如说他的莎莉文老师是奇迹的缔造者。从莎莉文老师身上,我更学会了怎样去做一名“真正”的老师。
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者,我们不免听到许多声音:你要做一个温和的老师,你要做一位宽容的老师,你要做一位慈祥的老师,你要做一位爱学生的老师,你要做一位开明的老师……听到这些声音以后,我不断的动摇,是不是我有些严厉了?是不是我课堂上的哪句话伤到了孩子的自尊心了?是不是我的课堂枯燥无味了?孩子们到底需要一位怎样的老师呢?
在思考这样问题的时候,我时常想,我想让我的学生们成为怎样的学生呢?我的回答是肯定的:如果孩子优秀,我希望他能够推动科技和世界的发展;如若孩子普通,我希望他们能够完成自己的人生目标就好;如果孩子天生有障碍,我希望他能够足够幸运,遇到许多善待他的人。莎莉文老师便遇到了第三种学生,她的学生人身的缺憾是她无法改变的,但是她仅仅是希望自己的学生足够幸运就可以了吗?不是的,初遇海伦·凯勒的时候,她的排斥她的举动,相信无论是谁都会被逼疯的,不断地摔打、抗拒、试探,一个7岁的孩子像恶魔一样去吞噬着老师的耐心、体力。但同样差点失明的莎莉文老师,用她的耐心、毅力和对学生的爱去一点一滴融化这一块坚硬的冰。海伦·凯勒的成功,是莎莉文老师一生的杰出作品。
一味的仁慈,一味的包容,一味的退让就是爱吗?无疑,海伦·凯勒的父母是爱她的,在莎莉文老师没来之前,她可以肆无忌惮地抓盘子里的食物,心情不好就摔东西,父母并没有对她有正常人的约束,在她暴躁的时候给她一颗糖果来安抚她的坏脾气。这让她越发的肆无忌惮。可是莎莉文老师的到来,让她改变了,她认识到了规矩,用人性来战胜身体里的恶魔情绪,不断地去摸索、发现这个世界。正是对她有要求,不一味地妥协才给海伦·凯勒的人生带来了光明。
我们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到底需要的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呢?作为家长,我们首先关注的是孩子的第一感受:我喜欢那一位老师,上她的课,我很开心。短暂的欢愉与长远的未来相比,哪一个更加重要呢?我想我的心里已经有了答案。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做事之前要考虑一下,我们是从个人情绪出发还是为了学生以后的发展呢?他到底需要的是怎样的人生呢?
我想教育带给孩子们的并不是“果实”,而应该是“种子”,让他们在无边的黑暗之中能够拥有永远向上的内驱力。在杂乱的世界观面前,带给孩子们拨开云雾见月明的能力,带给他们独立的人格、丰沛的精神生活、无功利的终身学习态度和遵从内心的勇气!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孩子们需要怎样的老师——读《海伦•凯勒自传》有感

赞 (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