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拍”与“定格”,你会吗?

朗读这篇文章

“抓拍”与“定格”,你会吗?

作者:张玉庭

有个画面特别传神,这是巴尔扎克笔下的一个画面:
老葛朗台就要死了,当神父把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的面前让他亲吻一下以送他平安升天时,他的眼睛突然猛地一亮,还做了个伸手向前的极可怕的动作,恨不得把那个亮闪闪的玩艺儿一把抢到自已的手里,可惜没做到,他死了- – 正如作品中那极精彩的一笔:“正是这最后的一次努力彻底地断送了他的姓命。”记得讲法国文学讲到巴尔扎克时,我曾让大学生们思考过有没有什么写法能够超越巴尔扎克的这一笔,结束,大家一致认定:没有!绝对没有!
于是想起了影视创作中的术语:定格。
所谓“定格”,通俗地说,就是让运动着的画面突然静止下来,而且,这因突然静止而形成的画面必须是清晰的、精心选择的、一以当十甚至一以当百的。换言之,创作者必须善于在一个最有说服力的瞬间完成他的“抓拍”,抢准最合适的镜头- – 正如巴尔扎克写葛朗台,正因为“定格”的这一瞬间选得极妙,这才把一个“将吝啬进行到底”的邪恶者的形象那么醒目那么传神地推到了我们的面前。
请我们再回忆一下安徒生笔下的那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儿,她分明是在大年夜活活冻死的,但,当第二天的曙光照亮了这个世界,我们看到的却是,她居然静静地坐在墙角,她的嘴边居然挂着笑,她的脸蛋居然是红朴朴的!平心而论,这样的写法的确不合逻辑,冻死的人也的确不可能有如此安然的姿式。但,安徒生是“大家”,安徒生是“巨匠”,“大家”就是“大家”,“巨匠”就是“巨匠”- – 正因为有了这极其反常的鬼斧神工的一笔,才格外点明了作品的主旨,这就是:对于不幸的小女孩儿,与其受冻挨饿地活着,何如一了百了地死去!怪不得这段关于死的描写会一举成为文学史上最经典的一笔,原来,安徒生最懂得定格的艺术!
那么,生活中有类似“定格”的情景吗?答曰:有的是。
如若不信,请注意以下两位不朽的死者。
一是化学家卜拉克。卜拉克是因心脏病悴发突然去世的,死时手里端着满满一杯牛奶,奇的是,那杯子里的牛奶居然一滴也不曾泼洒出来――卜拉克就这么稳当当地坐着,从从容容的一如雕塑。而之所以如此,乃是因为这位化学家有个“绝对一丝不苟”的“好习惯”――做化学实验时,总能把盛放化学药剂的器皿端得平稳之极 – – 也正因为他有这么一个一丝不苟的好习惯, 这才使他的死有了一个堪称天下第一的姿式。
二是一位“壮烈牺牲”了的无名的母亲。那是在大兴安岭火灾现场,当人们扑灭了无情的大火,突然惊呆了,因为他们发现:尽管这位无名无姓的母亲已被大火活活烧死,但她却那么坚定地保持着一个极稳妥的姿式:紧紧地卷曲着她的上肢!她的确被烧死了,但她怀抱中的孩子却依然活着,这无疑意味着,正因为她义无反顾地坚持着这个姿式,才硬是在熊熊烈火中护住了她的孩子。于是,面对着这个最能象征母爱的雕塑般的姿式,消防队员们不由得潸然泪下。
自然,只要将以上两个镜头如实地写进文章,就肯定能感动读者。
如此看来,当我们写作人物时,“抓拍”好那种“最有份量”的镜头并努力做好“定格式”的处理,就一定能突出人物的特点并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索性说穿了吧!人物写作的艺术,在很大意义上就是关于“定格”的艺术。
既然如此,请学会“抓拍”,请学会“定格”。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抓拍”与“定格”,你会吗?

赞 (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