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那些事与理

朗读这篇文章

生活中的那些事与理

作者:朱双顶 摄影:蔡淑萍

生活中的一些事与理,只要留心总能感悟。近读《淮南子》,联系到现实中的一些事,就有了一些新的认识。于是就选择了一些说来与众人分享。
临近退休,有人说在岗工作时间不多了,于是就抢着时间干工作;有人认为辛苦一辈子了,该趁此时歇息一下而放松自己。两种人生观决定着不同的行为结果,高下立见。所以有“或曰知其且赦也,而多杀人;或曰知其赦也,而多活人”之别。就是说,有人知道自己将要被赦免了,而要多杀人;有人知道将要被赦免了,而要多使一些人存活。机会千载难逢,得之者在善恶面前就有了人生观的分水岭。
狼狈为奸,事贬理不贬,也是一种取长补短的双赢。别人之长我却无,便是短,借用或利用就是取长补短。强盗来了,瘸子告诉瞎子,瞎子背着瘸子逃走了。瞎子腿好而瘸子眼明,俩人配合各自发挥自己的长处,于是都活了下来。此类事生活中还会少吗?

有人干尽了坏事,却时时处处表现出假仁假义,把人杀了还说为你好,把你卖了还让你替他数钱。此人此事,从古至今都未缺过。古时候,有一个人卖他的生母,对买的人请求说:“我的妈妈年纪老了,请好好抚养不要让她受苦。”这是干了大的缺德事而却想行一点小义,好来表现他的假孝。另一故事说,东边有户人家的母亲死了,她的儿子哭得不怎么悲哀。西边一户人家的儿子见到这一情况,回去对他的母亲说:“妈妈你何必吝惜自己的生命,不如快点死掉,你如果死掉,我一定十分悲痛地哭你。”一个想要自己母亲死掉的人,即使他的母亲当真死了也绝不会真正悲痛的。对于这样的人,除了嗤之以鼻外,更要保持高度的戒心,否则吃亏的总是自己。
现实中一般认为举手之劳就是易,上山擒虎即为难。可事实总能教育人,想用脚踩到地下使足迹平正,想在月光下行走使影子正直,这是看起来容易不过的事,可实际上却是很难做到的。所以,人千万别被生活中的假象所迷惑,别把小事看得容易,轻视小害而多有后悔。没有看到有被大山绊倒的人,却有被蚁穴的小土堆绊倒的人。事业是难以成功而容易失败的,名誉是难以树立而容易败毁的。所以对待难易之间,应持慎重的态度而处之。

人有惯性思维,总是喜欢由此及彼的推导,结果是一不小心就出了差错。小马大眼睛,不能称作大马;而大马的眼瞎了,却可以叫做瞎马。万物本来就有自己的本性特征,不能想当然的类推。可以说儿子像父亲,如果说成父亲肖儿子就成了笑柄,内容大体相似,位子却完全颠倒了。有的人断了手指就丧了命,而有的人断了手臂却安然无恙。所以对待经验不可全信,更不能盲信,墨守陈规、因循守旧往往成了一些人的失败之因。
天下有好些事物是不存在的,可它就是好好活在现实之中,宗教崇拜的上帝、华夏民族的图腾龙等,只因人们心中有他。更有像天下没有纯白之狐,却有纯白的狐裘,它是取自众狐之身而成的事发生。所以,遇事不要轻易的说个“无”或“不”,因为个人的认知是有限的,而世界却是无限的。
同样一件事,为什么有时做得好,有时做得差?除去客观的原因外,那么主观上的情绪就是决定的因素了;同样一种结果,有时说好有时说不好呢?是时机不对;同是一个人,为什么有的说好有的说不好?是视角站位不同。古时候,春天饥荒时借出粮食,秋季丰收时收取赋税,老百姓都非常高兴;如果在春天饥荒时收取赋税,秋季丰收时借出粮食,老百姓就会怨恨。得失相同,喜欢却根本不同,这是由于时机不同而造成的。

有人报恩却得怨,有人做好事却被骂,这是因为或者是选对了人做错了事,或者是做对了事却选错了人。对鱼施加恩德,不是携带它进入深渊;对猿猴赐恩,不是背着它攀援树枝,放开它们而让其回到所生活的地方就行了。可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些人,热心于干着那些拿着钓钩上山、举着斧头去深渊之举,还打着“我是为你好”的旗号,去为别人而想而行而言而定,还要别人去感恩戴德,这实在是南辕北辙了。
有人遭遇非议,结果是越描越黑。凡越是想开脱就越是被缠身,被烙上此地无银三百两之嫌。从前,有一个遭人非议的人,他向家家户户告诉说:“我确实没有和嫂子乱伦。”自己这样到处乱说,结果是非议非但不止,反而是愈来愈多。用多言制止流言,用多事制止事端,就像扬起尘土来消除灰尘,抱薪而救火一样。
有人总认为做人是自己的好,做事是别人的差。走邪路的人,总是想表明自己是正派的;想干不正当事情的人,总想表示自己的正直;品质低下的人总是高喊自己的品行端正。也唯有此,才能将自己装扮成好人、能人。所以,人要有见怪不怪之心,善处之,善分之,不要被假象所迷误。
生活中的事与理,是说不尽道不完的,但从善如流、遇事多思、处事多悟,则是基本的要求。不必牵累,也不需强求,用心随意顺其自然就可。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生活中的那些事与理

赞 (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