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小鸭“也会变成“黑天鹅”——读《黑天鹅》有感

朗读这篇文章

有些书很值得读但离我们有点远而且有一定的难度,你读不读?《黑天鹅——如何应对不可预知的未来》就是这样的一本书。我读了好几遍,深受启发。建议你读一读,读完之后你会掩卷沉思良久。本期推出4篇中小学幼儿园老师读此书的心得,以飨读者。

图片
《黑天鹅》

– “明师读书慧”读书心得 –

  儿时我们都听过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故事,故事告诉我们只要你有理想、有追求,并为这目标而努力奋斗,最终也会变成一只美丽的“白天鹅”。可见,在大部分人的固性思维里,天鹅第一印象就是白色,它是美丽与纯洁的象征。今天我也和大家分享一本关于“天鹅”的书籍,它的名字正好与白天鹅的颜色相反,它叫做《黑天鹅》。

一只很聪明的黑天鹅

  本书的作者叫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Nassim Nicholas Taleb),他一生专注于研究运气、概率、知识和不确定性。他既是文学随笔家,又是经验主义者,还是理智的数理证券交易员。他曾经在华尔街从事量化交易的工作,在“911”事件和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发生之前,他大量持有价格很低的认购权证,用一种独特的方式坐空美国股市,在两次股灾中他都获得了巨额的盈利,成为了人们眼中“聪明的黑天鹅”。

曾经不存在的黑天鹅

  这本书主要让大家了解一种现象叫做“黑天鹅事件”,它讲述在发现澳大利亚的黑天鹅之前,欧洲人认为天鹅都是白色的,没有黑天鹅的存在,“黑天鹅”曾经是欧洲人交谈与书中的惯用语,用来指不可能存在的事物,但这个不可动摇的信念随着第一只黑天鹅的出现而崩溃。

  “黑天鹅事件”寓意着不可预测的重大稀有事件,它表示在意料之外,却又能改变了一切。人类总是过度相信经验,而不知道一只黑天鹅的出现就足以颠覆一切,无论是对股市的预期,还是在政府的决策中,黑天鹅都是无法预测的,例如世界的金融危机、全球的疫情都是如此。在生活中,“黑天鹅事件”更体现在随机性中,而人们总是用自己的想法来解释不可预测的事件,即便是专业人士,也难保不被随机性愚弄。这本书会教你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了解黑天鹅事件带来的机会,采取应对策略,从中受益。

丑小鸭怎样变成“黑天鹅”

  如果把我们自己比喻做“丑小鸭”的话,在成长蜕变的过程中,应该变成怎样的黑天鹅呢?我借用书中的三个观点来分享我的读书感悟:

  (一)做真实理性的黑天鹅——用客观事实改变叙述谬误

  一直以来欧洲人都认为天鹅是白色的,当他们登入澳大利亚的时候,却发现当地有成群结对的黑天鹅,就是这仅仅一次的发现就颠覆了上千年观测所得出的结论,我们总是在试图归纳总结自认为正确的结论,事实上这种认知方式存在着重大的缺陷。关于这一点在书中第七章“别做一只火鸡”中,英国哲学家罗素用了这样一个例子来说明:有一只聪明的火鸡自从出生以来,它已经舒适生活了一千天,经过这一千天的谨慎观察,这只火鸡就觉得每天被按时投喂、被精心照顾,似乎自己天生就有了权利,而它不知道的就是明天就是感恩节,它即将成为餐桌上的美味。如果我们从一个更高的维度人类的思维来思考,其实我们的认知和火鸡是一样的,在做一些判断的时候过于自信,而有些判断仅仅只是在猜测而已。

  书中第六章作者就用叙述谬误来概括我们这种思想,它是指我们在无法编造理由或者是强加一种逻辑关系的情况下,观察一系列事实,对事实的解释会和事实混合在一起。举个案例,例如在2003年的伊拉克前领导人萨达姆被捕的当天,最开始美国的国债是上涨的,全球最大的财经咨询彭博讯社发布了一条头条新闻说,美国的国债上涨和萨达姆被捕有关;就在发完这条消息之后,美国国债突然下跌了,洪博讯又重新发布了一则新闻说,美国国债的下跌还是和萨达姆被捕有关。同一件事情被用来解释结果完全相反的两件事,好像都说得通,而事实萨达姆被捕其实和美国国债上涨和下跌毫无关系,只是市场经济正常的波动而已,所有的一切都是我们自己猜想的。

  同时作者认为因为叙述谬误,我们在教科书上看到的历史比真实的历史更容易把握和理解,因为经过层层的事后解释,教科书上的历史变动脉络清晰,趋势明确;但真实的历史过程根本不是这样的,它是随机的、跳跃的、断崖式的,充满了不确定性。比如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在二战爆发的时候,法国人一直认为希特勒只是暂时的敌人,这也是他们缺乏准备和迅速投降的原因,当时任何人都没有想到会发生一场这么持久的浩劫。而现在来看这个事件就会完全可以理解,因为事件发生之后,有无数的专家从各个角度给出了非常严密和信服的解释,好像二战的发生是必然的。

  回到现实当中,叙述谬误也可以理解为过度的解释,人类的大脑不停地给各种现象找原因,寻求因果关系,但研究发现信息越简化、越有条理,我们的理解就越偏离事实的真相。因此我们在生活工作中对待同事关系、工作表现不要轻易地进行评价结论,立刻给予正确与否的判断,我们要进行客观的信息收集、全面的掌握实际情况,不要让叙述谬误影响我们的判断。

  (二)做美丽智慧的黑天鹅——勇于更新认知并敢于证伪

  既然知道叙述谬误会影响我们的判断,那怎样避免叙述谬误呢?作者给出的答案是证实谬误。证实谬误的过程是很矛盾,它分为正反两面求证,正面的例证是很容易地找到,但随着收集的正面例子越来越多,我们就会对自己的认知产生盲目的自信。有一个心理学实验,就是给两组志愿者同时展示了一张非常模糊的图片,第一组分五次逐步的提高图片的清晰度,第二组分十次逐步提高图片的清晰度,当两组看到的图片到同样清楚的时候,要求说出图片上是什么物体,结果只分五次得到更少信息的第一组反而能够更快地辨认出图片的内容,反而得到的信息更多的第二组,判断力却变得更差。

  这说明得到的信息越多,产生的干扰也就越多,这些干扰信息会让大脑形成很多错误的假设,按道理说大脑应该按照从后到前不断纠正错误假设,但实际上大脑的反应恰恰相反,凡是支持预测观点的就留下,和预算观点不符合的就忽略。所以塔勒布认为“信息是有毒的”,因为人们知道的细节、小道消息越多,对事实的判断往往越不靠谱,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就有很多,实际上正确的认知方法不是去证实而是要证伪,这是哲学家卡尔·波普尔首先提出来的,证伪是指一旦我们在头脑中产生了一种假设或是判断,我们就要进行标记,先寻找反面的证据,用反面的证据去不停反驳这个假设,从而不断地接近真相。

  (三)做羽毛丰盈的黑天鹅——学会保持冗余以应对未知

  历史上很多重要的发现,都是在无意间发生的,比如哥伦布的航海大发现,他本去寻找到达印度的新方法,结果就发现了美洲大陆;青霉素的发现是亚历山大弗莱明在清理实验室时,无意中青霉菌污染了实验样本,于是偶然间发现青霉菌的抗菌特性。别说是预算未来,就算现在解决“三体问题”,我们都无法精确的推导出三个天体在相互之间引力下运动轨迹。那么人类世界要比天体问题复杂得多,它包含了无数的事物,所以人们很迷茫,我们喜欢预测,但又发现未来无法预测,因为未来无法避免。

  怎么能更好地应对未来,在书中第十章作者给出的解决办法叫做保持冗余,塔勒布认为面对未知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最直接的办法就是保持冗余,保持冗余就是要积累和增加资本。比如参加一场无领导小组考核,你永远不知道选手要提出什么观点,也不知道评委侧重那个结论,这时候能让你应对的只有自己的准备,也许在多数情况下这些准备远远超过了我们的实际需求,但是这种重复的配置是应对意外情况的可靠保险。作者认为保持冗余是大自然的智慧,也是对所有可能的结果最好的应对方法。

  作者简介:李闫,男,东莞市长安镇教育管理中心教师。

指导:闫德明

美编:长安融媒体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丑小鸭“也会变成“黑天鹅”——读《黑天鹅》有感

赞 (0) 打赏

评论 0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