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自己的方式读成我自己——《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读后感

朗读这篇文章

– “明师读书慧”读书心得 –

从莫提默的《如何阅读一本书》到“超链接读书卡”,再到奥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闫德明教授是在认真地告诉我们:要读好书多读书,得先学会如何读书。

拿到奥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我快速浏览一番,与《如何阅读一本书》相比,较通俗易懂,感觉作者是一个极其细致的人,他不仅仅是在阅读一本书籍,而是在享受与读书有关的每一个细小过程,他认为“读书体验比书本身更重要(P115)”。

于是,我也学着作者用笔记读书法开始了新的阅读。通读,边读边把觉得有价值的一页折角;重读,把折角的页面重新读一遍,仍然觉得很好的,就把另一个角也折起来;标记,再重新读一遍上下角都折起来的几页,仍然觉得很不错的,就用笔在上面做些记号。这样反复之后,发现整个读书的过程成了一种看得见的体验了。

接下来该动手做笔记了。说到做读书笔记,不禁想起了上学的时光,我也喜欢摘抄,当然,也只有摘抄,单纯地把自己认为值得摘抄的内容工工整整地抄在笔记本上,没有评论。如今,尝试一下“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摘抄+感想”(P75)”,找回一点当年的感觉。我没有选择手写,毕竟有点费时。读书笔记整理如下: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的读书笔记

作者简介: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江西人民出版社;第1版(2016年6月1日)。作者奥野宣之,日本作家,同志社大学新闻专业毕业,曾在出版社和报社工作。他独创的信息整理术和智慧创造法在商务人士中大受欢迎,累计销量超过50万册。在利用新闻出版经验进行网络与杂志专栏撰稿人的工作以外,他还以“笔记本作家”身份活跃在媒体节目和论坛中。不管工作还是兴趣,他都坚持使用读书笔记本记录,这种生活方式在NHK和TBS电视台的节目播出后引发了热烈反响。

阅读时间:2018年3月

笔记内容:

一、用读书笔记管理读书生活

○“笔记本即将成为你读书生活的好搭档”。( P9)

☆作者介绍的读书笔记是可随身携带的,包括平时感悟的随想笔记、找到真正想读书的购书清单、收录感兴趣的报道的简报、文字读后感的读书笔记。通过笔记来选书、通过笔记来记录读书体验,用笔记做参考,通过笔记来回顾反思。这样整个读书过程都在促进自己对书的理解,从而构成对书独到的见解。笔记本就成了读书的伴侣。

○“在一本写什么都可以的笔记本里,增加关于读书的记录”。(P26)

☆读书笔记本是一元化的:可以书写任何内容,按时间顺序书写,附上日期,灵活运用速记和略记,可以粘贴。

读书笔记5个步骤:

1.选书-列出购书清单;2.购书-指明购买;3.读书-做记号;4.记录-写笔记;5.活用-用检索标签。

二、用购书清单指名购书

○“看清自己真正的读书需求”。(P41)

☆通过报纸、杂志、书籍和电视等途径,捕捉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信息,收集自己感兴趣和想读欲望的书,通过笔记本一元化记录下来,之后通过网络检索,记录书名形成购书清单,最后实体书店或网上书店入手。书中作者提到实体店购书印象更深刻便有助于与书建立感情。现在互联网发达,我个人基本都是在网上购书,方便快捷,不过,也错失了逛书店的许多乐趣,以后还是应该带上小孩多逛书店,享受慢淘时光。

列购书清单技巧:

1.表格法。制作简单表格,包括书名、作者、出版社等或按照自己喜欢的格式将自己感兴趣的书籍罗列出来。

2.在线书单。利用智能手机对购书清单进行在线整理,随时删减不适合自己的部分。

3.在日常生活中收集线索。通过与人交流和看电视报纸等方式获取想看的书。

三、用笔记把读过的书变成精神财富

○“坚持下去”。(P74)

☆要坚持写读书笔记,才是最有效的读书方法。只有坚持下去,读书笔记才能发挥作用。当“你以思想输出为前提去读书,就会有意识去思考,思想输入的质量也会有所提升,而且亲手写文章的好处比口头叙述更多。”(P75)

读书方法3个步骤:

1.通读。一边阅读,一边把觉得有价值的那一页折角。

2.重读。把折角的几页重新读一遍,如果仍然沉得好,就把另一页也折角。

3.标记。把重读部分有价格的,再重读,有价格 的做标记。标记有三种方法:普通直线,用于“重要”;波浪线,用于“非常重要”;圆圈,用于关键词/句。

“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包括写读书笔记日期(六位数字日期)、书名、作者名、对自己来说重要的内容(摘抄书中值得学习的地方,用”○”表示)、自己对这篇文章的感想(评论书中某些内容激发你的感想,用“☆”表示)。

“剪报式读书笔记”。即“贴起来”的笔记笔记,包括书腰、信息卡片、书签和其他,还可以复印粘贴 在笔记本上以备重读。

四、通过重读笔记提高自我

○“读书笔记是一种升华工具,可以让读书活动完成从生搬硬套到独创思维的飞跃”。(P121)

☆通过反复输出,也是对自己思想的灌输,这样的过程,把已经消化的信息又经历了一次精细的咀嚼。

重读笔记两个步骤:

1.在固定的场景选择一个重读笔记时间来重读笔记。

2.养成重读习惯。首先量化重读频率,可以是一周一次,也可以三天一次。其次看读书笔记要独处,这样才能集中精力。

整理完这本书的笔记,又翻阅了一遍《如何阅读一本书》,重读了自己在明德读书会做的读书卡,关于读书这件事,又多了一些体会,简而言之,归结为以下三点:

一、 “坚持”为先
奥野宣之说“把读书笔记坚持下去才是写读书笔记最基本的要求(P74)”。莫提默说:“所谓艺术与技巧,只属于那个能养成习惯,而且能依照规则来运作的人”。凡事贵在坚持,阅读这事更加。

《如何阅读一本书》介绍的三种做笔记的方法也好,做读书卡也罢,“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也行,重要的不是选择哪一种方式,关键是你能把哪一种方式坚持下去,练成一种习惯,一年,几年,几十年……

要养成坚持的习惯,除了不断地动作练习之外,别无他法。一开始肯定有难度,比如大家都会觉得做笔记太难,但是只要你动手做了,经过练习后,你会做得比刚开始要好很多。一开始做不好的,慢慢就会得心应手,时间长了,坚持下来,就会像你走路、吃饭一样自然。这也是为什么说习惯是第二天性的道理。

经过尝试,通过对比,“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还比较适合自己,我想,加以改进,坚持下去,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二、“主动”为纲
“制作购书清单能培养带着目的去读书的目的意识(P39)”。奥野宣之认为从购书开始,就要有明确的目的性:我想要读什么样的书?这么强的主动意识,令我触动很大。我的购书清单来自两种途径:一是身边人推荐的;二是参加培训班要求购买的。其实可以归为一类:他人推荐。很明显,没有主动的痕迹。

很多时候,我都在漫无目的地读书,看完就好,书的内容并没有在脑海里留下多少深刻的印象。奥野宣之用实践证明:而当你决定以写读书笔记为前提去读书的时候,“读书不再是随随便便地读,而是带着明确的目的、充满主动性地去读(P3)”。就这样,读书的目的从“读完就好”变成了“写读书笔记”,读书的重心也自然发生变化:不再是“因为读了书而写读书笔记”,而是“为了写读书笔记而读书”。我也学着为了写读书笔记而读书,确实,读书的重点很明确:有些信息无关紧要,一带而过;那些非常重要的信息,反复咀嚼,将其消化,最后记录下来。

想起了教授要求我们做读书卡,也是如此,目的很明确,吸收的信息很精准。莫提默也说过:“良好的阅读基础在于主动的阅读,阅读时越主动,就读得越好”。由此可见,读者对自己,以及自己面前的书籍,要求的越多,获得的就越多。这个读者比另一个读者更主动一些,那么他在阅读世界里面的探索能力就更强一些,收获更多一些。

三、“输出”为重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倡导“积极输出促进思想内化(P122)”。即使掌握再多的信息,如果不去积极输出,也无法形成知识体系。也就是说,人并不是因为无所不知而去发表演讲或出书,而是通过演讲和出书让自己达到了新的高度,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

奥野宣之用一元化笔记来进行阅读输出、知识生产:

(一)收集。知识的生产,也就是信息的输出,是从用笔记收集信息开始的。写读书笔记时遇到的“应该摘抄哪段文章”“应该如何评论这点”这两个问题 ,实际上就是思想输出的第一步了。

(二)咀嚼。读书笔记不是写完就万事大吉了,而应该再重读,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多读几遍书可能有困难,但多读几遍笔记轻松多了。每重读一次,都要增加一条评论,使用“交叉参考笔记法”,这算是反复输出了。

(三)发酵。不管有多少信息,如果不重新组合碰撞,是不会产生创意的。将笔记发酵组合有三个小方法:重组法,移植法,拼贴法。

(四)生成。我们要在获得了创意顿悟之后,动手写成文章,进行知识生产,让原创思考遍地开花,才会让思考逐渐前进。比如通过读书笔记写论文、写博客、内部通知或者商业文书,甚至解决个人烦恼。

我想,阅读的重中之重便是输出,就是要把读书的体验、读书的信息利用起来,将其转变为自己的精神财富。写读后感也是一种积极的输出,看似简单,但于我而言,要把脑袋里的众多想法,梳理成文,真的是一件大工程,究其原因:读书太少,还不得法。

闫德明教授说:“读书有法,法无定法,大家要通过研读这类书,找到属于自己最佳的读书方法。”读再多书,不如先学会如何读书;方法再多,必须找到适合自己的。

阅读的路上且行且思,用自己的方式读成我自己。

作者简介:陈鹏,女,东莞市长安镇第一小学教导主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用自己的方式读成我自己——《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读后感

赞 (0) 打赏

评论 0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