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二号首长》书摘 -一个人的思想境界有多高,发展空间就有多大

朗读这篇文章

本文3427字 〡预计阅读7分钟

不久之前,向在职场的朋友推荐了一部十年前出版的当年非常火的官场小说《二号首长》,记得当年阅读的很多体验和精彩的语句,但是真正的内容早已淡忘,恰好这位读书的朋友需要在阅读的过程中与人交流,我也就应TA的邀请,重新拾起了书,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职场体验,使得这次的重读收获良多。

当然,因为这本书的特殊性,很多的体验只能在日常的工作和管理中去不断的实践,并不能在此化作文字分享,所以,特别把阅读过程中的一些笔记做了专门的整理,分享到此,愿有缘的人看到,并有所收获,也或许因为这只言片语的阅读,促使你也开始读这部书岂不是更好?

关于任职
就算给了你一纸任命,但因为你无法平衡权力,也无法真正控制权力。你自然可以找一些客观理由,比如说这个地区的情况非常复杂,或者说某些人太强势,建立的权力联盟太强大。但是,省委书记肯定不会这样看问题,他给了你一纸任命,实际上就是给了你平衡权力场的尚方宝剑。你自已不能用好手中的权力,那只有一种解释,你使用权力的能力有问题。知果省委书记觉得你的能力有欠缺,便会失去对你的信任,从而减弱对你的支持。

他所拥有的,是一把手的任命书,却不是一把手的权力。任命书只是给了你掌握权力的法律依据,并不等于就给了你全部权力。任何人,如果没有切实有效的办法打破盘根错节的权力网,建立起新的权力平衡,他就永远只是孤家寡人。

中国官场实行的是伯乐制,上面的伯乐,难道真的只要拿得出钱,就可以买通?绝对不是。

伯乐也是需要政绩的,而他们的政绩,仅凭自己的三头六臂三拳两腿,绝对干不出来。他们还需要下面有能干的人。假如下面全都是一般齐,他就会矮子里面拔长子,看谁顺眼或者谁对自己好一些,他们便将赞成票投给谁。假若这些于之中,突然冒出一个巨人,干出了惊人的政绩,别人就算想踩也踩不着,想压也压不住。

人们都说,世界上最容易干的事是当官,其实,这种说法真是大谬,世界上最不容易干的事,就是当官。官员对于每一件事的处理,火候的拿捏异常重要,真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就是这个毫厘之差,体现了人与人之间能力水平的差距。

合格的下属

第一,你必须是一部内存强大的记忆库,随时准备首长的检索。就像百度知道一样,首长问到任何问题,你都得给出一个客观的答案。首长不需要的时候,你不仅什么都不知道,而且根本就不存在。

第二,你必须是一台超率的智能过滤器。首长也是人,也有人的弱点,不可能将所有的问题都看到想到,所以,许多时候,首长还是需要别人对他说些什么的。到底说什么,学问就大了,你不仅要从大量的信息中提取那些首长可能感兴趣的话题,还要认真组织语言,做到不多说一句不少说一句。

第三,你必须是一台高配置的处理器。无论出于何种目的,你可能希望告诉首长一些东西,甚至影响首长对某件事的看法。但对这类事,首长往往异常警惕,稍不留神,首长可能对你产生反感。你只能对这类信息小心处理,然后夹带在一些首长需要的其他信息中,极其隐蔽地输送给首长。

一个人的力量,并不来源于他的体力,而是来自于他的思考。你做这件事的时候,需要更多的思考,有时候,还需要独自承担某些东西。

唐小舟有些暗自庆幸,自己的想法,和赵德良又一次不谋而合。官场真是一个奇特的场,每做一件事,可能充满了风险,却又不得不去做。做对了,讨得上司的欢心,不一定能得到什么。做错了,上司不高兴,那你肯定就会失去什么。这种患得患失的日子,大概会伴随整个官场生涯的始终。

自己不仅是赵德良的秘书,不仅是赵德良的下级,还是他的学生。自己跟了这个老师,真是一辈子的运气。这一年多时间,他所学到的东西,远远多于他在此前三十几年所学。人生如果跟对了一个老师,那是可以产生质的飞跃的。

唐小舟发现,自己许多想法,和赵德良之间,相差的,确实只是毫厘,而恰恰是这毫厘之差,效果却截然的不同。

官场中,谁会和你靠得近?无非几类人。

人们往往将会拍的列在第一类,那恰恰错了。

列在第一类的,往往是能够替你办事,善于为你排忧解难的。官场就是一个矛盾场,很多矛盾纠葛在一起,有许多事,你自己并不适宜出面,如果有这么一个人,你什么话不说,他早已经知道你希望做什么,并且悄无声息地替你办好。这样的人,你不用才怪,一定会重用,而且会永远把他留在最重要的位置。

其次,还是用那些会办事的,这种事,不是替领导办私事,而是办公事。能够把公事办得漂漂亮亮,让你政绩斐然,却又不对你形成任何威胁,这样的人不用?才怪。

第三,大概才是会拍的,平民反感领导身边有那些阿谀之人,可他们从来不知道,领导身边,恰恰需要这样一些人,否则,领导的意图,谁来宣传谁来贯彻。靠那些所谓的忠耿之士?那些所谓的忠耿之士自以为是,不太会在领导的意图上面花心思,很难真正理解领导的思想,且不说他们肯不肯替领导去吹这个喇叭抬这个轿子,就算他们愿意去做,因为没有深刻领会,往往会走形。领导身边,如果没有一圈惟马首是瞻者,领导的威信,怎么能树立起来?

权力之道

权力之道在于平衡之道,而平衡之道绝对不是痛打落水狗,赶尽杀绝,而是借力打力以及张驰有度。

你不要以为你是官场老手,就一定能立于不败之地,官场中人,没有船到码头车到站,就永远都在仕途这条路上,这条路布满了陷阱,你若想不陷进去,就得时刻胆颤心惊,每一步都得小心翼翼,丝毫不能行差踏错。

既然不可进,那就只有退。退其实有两种办法,一种是溃退,一种是战略转移。以赵德良的性格,自然不甘认输,不肯溃退,只能是战略转移,退是为了以后更好地进。

王者伐道,智者伐交,武者伐谋。

说的就是政治智慧的三个层次,而谋,只是最低一个层次。

王者伐道,这里面说的王者,并不是指皇帝或者大王,而是指最高层次,最高政治智慧者。伐,在中国字里,通常被理解成讨伐,我认为,伐其实包涵运用、实践的意思,道,指的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顺势而为。应该说,最高政治智慧,就是顺势而为。顺应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这才是王道。最难做到的,就是认清这个势。所以,王道也是最高政治智慧,因为能够认清势并且顺应势的人,少之又少。

拥有最高政治智慧的人是王者。其次,是智者。智者在运用政治智慧的时候,更多的采用外交手段。这里所说的交,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既可以是外交,也可以是社交,还可以是交易,置换,或者可以更简单地理解,是平等的交往、交流,是一种权力力学上的平衡。不仅官场需要平衡,整个世界,都需要平衡。平衡一旦打破,招致的必然是灾难。

武者,有勇者或者武将。对于这一部分人,最高的政治智慧,就是运用谋略。而谋略,又分为两个部分,阳谋和阴谋。可见阴谋不仅是政治智慧的末流,而且,最多也只占政治智慧的六分之一。

将相和。说一千道一万,其实只是一个哲学道理,和则两利,斗则两败。如果让我理解,需要不需要斗?肯定需要,但是,这个斗字里面的哲学意义深奥得很,斗的目的,不是为了斗赢,而是为了斗和,或者为了自己获利。做生意的人讲究互利,其实官场之上,更讲究互利。

实际上,他的内心深处,有一股巨大的力量。这股力量,既不是权力带给他的,也不是个人人格魅力形成的,而是一种知识的积累。

用市井的话说,那是善于权术,用官场的话说,那是政治智慧。用唐小舟自己的理解,这就是控制权力平衡的能力,就是王道。

中国是一个讲究交情的国家。无论是在官场,还是商场,或者其它行业,感情是很重要的。职场的许多人认识不到这一国情的特殊性,总觉得这也该办那也该办,而不去想办法去疏通方方面面的关系,结果制度规定讲了一大堆,绕了半天事情却没有一点进展。因而要想成功,必须深谙中国官场的规则,喻情于理,晓之以义,公事私办,才会提高办事效率。如果不懂得这一点,只是考虑公事公办,十有八九会碰一鼻子灰,至少不会十分顺利地把事办成。

以上是《二号首长》的部分书摘,这部书分一二册,网上还有的第三册非作者本人续写,可以选择不读。对于每一本书的阅读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此不做任何的评价,但是至少这本书让身在职场的我们,可以通过文字的传递,看到更丰富的人文世界,籍此多一份思考和站位,能够如此,已经算难得的读书收获了。

下面这段话,是书里的文字,十年前对我影响至深,今天重读,依然觉得意义非凡,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努力升级我们认知的天花板。以此作为文章的结尾吧,希望也对你有所启发。

一个人的思想境界有多高,发展空间就有多大。思想境界就像头上的天花板,哪怕运气再好,发展空间,也不可能超越天花板,除非你人生际遇奇特,对你的思想空间进行了重新装修升级。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重读《二号首长》书摘 -一个人的思想境界有多高,发展空间就有多大

赞 (0) 打赏

评论 0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