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金.奥尼尔的故事 ——虔诚的祈祷

朗读这篇文章

这是纽约一个随处可见的教堂,天色已经晚了,穹顶上的灯发出暗昧的光,将幕帐的影子浓重地投到地上,做礼拜的人都已离开了,两边数以千计的座椅空荡荡的,没有唱诗声,偌大的教堂显得更为空旷。

临近神父布道的地方,此时却还有一个孩子,他静静地跪在那儿,双手合什,眼睛里满是虔诚,望着前面圣母马丽亚的像,嚅动着嘴唇,默默地祈祷着。

一个修女走过来,看见了他,感到惊奇,走上前去,关心地问他:“天已晚了,你不回去吗?你有什么事呢?”那个男孩子抬起头来,修女才发现那亮晶晶的眼里满是泪水,他想对她说些什么,但话到了嘴边,却咽了回去,转身跑出了教堂,留给修女一个瘦削的孤独的影子。

是啊,他怎么能说得出口呢?他怎么能对别人说是为了让母亲戒毒成功才这样做的呢?那个温柔善良、多才多艺的女性,她本来出身于一个富裕的商人家庭,可不幸她嫁给了他的父亲——那个悭吝而低俗的演员,一旦这桩婚姻结成,她所有的梦想,做一名钢琴家或者做一名修女的愿望都难以实现了,她不得不跟着巡回演出的丈夫四处漂泊,居无定所。更让她痛苦的是,演员地位的低下直接影响到她的生活,那些原先的朋友都与她断绝了往来,那些亲戚都看不起她,没有了这些,没有了她赖以寄托精神的艺术,她倍感孤独。再加上母亲生他的时候,正好难产,可生性吝啬父亲为了节约开支,却请了一个庸医,那场撕心裂肺的苦痛最终导致她染上了嗜毒的恶习。那种恶习像魔鬼一样纠缠着她,便她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当她清醒的时候,她就处在自责与悔恨之中,当毒瘾发作的时候,她就变得死去活来,精神恍惚,神不守舍,脾气大变。多少次,她在儿子的泪水中下定决心戒毒,可每一次都宣告失败,而每一次这样的过程只能招来更大的痛苦。母亲就在吸毒的危害中一天天消瘦下去,一天天不正常起来。于是,这个家也就变得不成其为家了:大哥酗酒狎妓,不务正业,潦倒不堪,二哥无人照顾,自生自灭,最终夭折。他自己一直过着颠沛流离,困惑不安的生活,家庭带不来半点温暖。

在他幼小的心里,一直存在着一个隐密的希望,那就是母亲能成功戒毒,他相信只要达到这个目标,那么这个家庭就会好起来,他也会得到应有的童年的幸福。这个出生于笃信天主教家庭的孩子,真诚地相信这个愿望只有上帝能够帮他实现,上帝应该看到他这颗纯洁的少年的心了吧?上帝一定听到他发自内心的呼唤了吧?

剩下的日子,他只有等待,等待着奇迹在母亲身上发生,可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一周过去了,两周过去了,他所希望的幸福迟迟没有降临到苦难深重的母亲身上,她仍然吸毒,仍然憔悴,仍然困陷在毒瘾的折磨中。

他失望了,这件事使他明白,关于上帝的一切都是虚妄,从些他对宗教失去了信仰,他再也没有到过那所教堂,再也没有随着父亲去做过弥撒。

这个童年备遭不幸的孩子长大了,他曾潦倒不堪,一度轻生,自杀未遂,做过小职员,开采过金矿,当过演员,混迹于社会底层,亲眼目睹了被称为人间天堂的美国下层人民的生活,人间的不平,世态的炎凉给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源泉。后来,他凭着惊人的毅力,将这一切写到他的剧本中,《天边外》、《安娜·克里斯蒂》、《琼斯皇》、《毛猿》、《奇异的插曲》等作品让他四获普利策戏剧奖,1936年他还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他就是被称为美国严肃戏剧的奠基者——尤金·奥尼尔。

[简介]尤金.奥尼尔(1888—-1952),美国著名剧作家。一生共4次获普利策奖(1920,1922,1928,1957),并于193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奥尼尔是一位严肃的戏剧家,他的剧作可以说是美国严肃戏剧、试验戏剧之滥觞。他才华横溢,擅长写作悲剧。奥尼尔对美国戏剧的发展有划时代的影响。首先是奥尼尔努力下,美国戏剧才逐步取得了不比小说和诗歌逊色的成绩,并赢得了国际性的声誉。

[作品举隅]

自由

我厌倦世界的纷乱,

厌恶众人的目光

渴望狂暴的大海

让灵魂自由高翔

都市的魅力已消失,

它梦幻一般被掩埋,

而我渴念再次看到往日湾流蔚蓝的色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尤金.奥尼尔的故事 ——虔诚的祈祷

赞 (0) 打赏

评论 0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