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部电影,分别是《神奇热气球》和《勇往直前》

朗读这篇文章
  • 一晃又是一周时间没更新了,书照样在读,感想照样也有,只是有时太忙,等忙过之后,那种想写下来的冲动也就淡了。这几天看了两部电影,分别是《神奇热气球》和《勇往直前》,一为德国片,一为美国片,都挺不错,写了两篇观后感,加起来总有六七千字。把时间花在了彼处,花在此处的时间也就有限了,这也是几天未作更新的一个重要原因。当然,一旦稍有时间,还是会想着将平时的所思所想写下来,过了这么些日子,能想起来的非常有限,想到多少就写多少吧,反正也不收费。
  • 连着看了两本章诒和女士的监狱小说,第一本是《刘氏女》,书中曾写到刘月影在刑满后探望儿子失望归来的情形:一步跨进监狱大门,身子就倒下了,浑身湿透的她匍匐在地。倒下前她高喊:“劳改队永远是我的家啊。”这很让人震撼!想起《肖申克的救赎》里面的老布,他在监狱里待了50年,当要出狱的时候,他不是开心,而是排斥和恐惧,他已经适应了长期监狱生活的规则体制化,出狱后面对的是完全崭新的世界,该如何适应,如何找到人生的价值,这个世界又会如何看待他们,如何对待他们。就像前文作者所说,除了“我”,大部分人进监狱后就已经没有家了,所以刘月影才能喊出那句—-劳改队永远是我的家啊—-令人万分心碎的话。
  • 在接下来的一本《邹氏女》中,有个情节是妻子将重病在床的丈夫杀害并肢解后进行腌渍,不巧被儿子看到。遂想起李碧华的《潮州巷》,里面讲到一个吃卤水鹅的女人,跟此书一样,她把老公杀死后放到坛子里卤着,同样不巧地让自己的女儿看到了。结局也都一样,因小孩子的无心之语而案发。读的过程中发了条微信朋友圈,好友金福在下方留言,讲到了多年前老家的一件案子,颇有几份相似。他说这是九几年发生在兴国的案件:广东务工的漂亮妹妹谈了一有钱男友,怀孕后回到老家姐姐家养胎。姐姐家正在建新房,妹妹就拿出一万元给姐姐,不想却也因此露财。姐夫姐姐因建房缺钱,认为妹妹钱来的容易,想妹妹多拿点,妹妹不愿意。姐夫姐姐就把妹妹剁了,煮一大锅喂了家里养的母猪,据说母猪都吃了三天。没几天母亲来看小女,姐姐说妹妹回广东了!。姐夫杀鸡招待老丈母,想起前几天杀妹妹情景,不禁手发抖。孩子看见了,说:爸爸你前几天杀小姨都那么厉害,怎么杀只鸡还怕呢。幸好老母亲在一旁听见,遂案发……
  • 民国才女苏青在一篇散文里写到我们的民族性都富有“大江西精神”,旁有备注:即江西人钉碗,自顾自。好奇,遂百度,摘录其中一个答案,貌似有几分道理:过去江西人钉碗(修补碗)时,金刚钻头钻向瓷碗,发出“滋一咕一滋”(自一顾一自)的谐音,此歇后语用来批评那些自私自利的行为。尤记得孩提时,经常有补锅修伞的人来到村子里,一把锤子几个铁钉,伴之而来的是叮叮当当的敲击声,隔了近三十年的时光回头去听,仍觉着悦耳动听。如今一代,是早已不闻这种敲击声了,更无从体会“瓦罐不离井上破”的道理,但是自私自利的行为却并没有少却一丝一毫,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只有过之,而无不及。这种自私自利的行为是全国的,乃至全人类的,当然不仅仅指我们江西人。
  • 此外,上周还抽空温习了一下《水浒传》。少不读水浒,老不看三国。父辈训导,诚不我欺。年少时,读水浒怕你学那梁山好汉,遇事不爽就快意恩仇揭竿而起。年迈时,看三国怕你执迷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机关算尽晚景凄凉。《水浒传》,作为经典白话小说,语言丰富,节奏明快,尤其是看到林冲、武松、鲁智深等人的快意恩仇时,总是觉得过瘾。这应该是自己第三次阅读此书了,与之前一样,读到第七十几回,即一百单八将排定座次后就不怎么想看了,什么征辽呀,什么斗寇呀(其实他们自己就是寇),一点想看的兴头都没有。虽会感叹后期宋江等人被招安后众好汉逐个凋零消逝,不免唏嘘,但已非热血少年的自己,早已明白“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多在阵前亡”的世间道理。看书,我想,除了情节外,也就是看个道理吧。花时间认真对待过的东西真的是可以记很久,就像一百零八好汉,中学时代曾用心去记过,隔这么久依然还可以不费力地说出前三十六天罡的名字、绰号和排名来,想想都觉得开心。而我的《晓世闲言》,恰好就是用的这108将作封面,一期一个,依次而来,不知不觉已来到了第79位,所余不多,且写且珍惜吧。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两部电影,分别是《神奇热气球》和《勇往直前》

赞 (0) 打赏

评论 0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