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荒潮》陈楸帆

朗读这篇文章

因为封底刘慈欣的推荐——「实属近未来科幻的巅峰之作」——而读这本书,但我想说,书的内容辜负了这句推荐词。

本书的故事很简单:

美军的“荒潮”计划,时隔60年在中国潮汕的垃圾岛“硅屿”上意外催生出一个大脑升级的“赛博女神”,这加剧了本就尖锐的阶级矛盾,更引发政府、美方、本地宗族、外来劳工、环保组织等各方势力的争夺,最终掀起一场大战。

“中国电子垃圾拆解第一镇”汕头贵屿

书的优点很明显。作者用他极其绚烂的文笔,将赛博朋克移植到我国的潮汕文化中。义体、电子垃圾、霓虹闪烁以及阴暗奇诡的环境等经典赛博元素与潮汕的宗族文化、传统习俗及方言一同出现,为读者渲染出一片神奇的中式赛博之地——麻木、诡异、喧闹、孤独。

然而除此之外,本书可以说是乏善可陈。

首先,科幻设定毫无新意。

读完整本书,没有一处设定可以像一记重拳那样让我印象深刻。而这种“punch”是一部优秀科幻作品的核心,例如《你一生的故事》中八肢桶无视时间的文字、《三体》中徐徐展开的二维膜和弹指间摧毁文明的二向箔、《童年的终结》中对种族记忆的解释和对人类最终命运“进化即灭亡”的思考。

很可惜,这本书从根上就缺乏一个足够有趣的内核。

遑论对于故事核心——突然“进化”的少女大脑,作者对其进行了类似灵魂出窍的描写,并只给出「我是偶然。我是必然。」这样语焉不详的解释。

其次,人物刻画肤浅、动机混乱。

这本书的出场人物众多,有外来务工的少女、学成归国的青年、本地的三大家族、身负血仇的蛰伏者、把持全岛命运的政府官员、似乎极有背景的环保组织,但所有人物都十分脸谱化,要么是推动剧情的工具人,要么像是作者为了丰富作品元素而强行安上的立绘板。

比如,两位主角的爱情发展就十分不自然,像是为了把他们囊括进同一个故事而不得不恋爱;设定上非常厉害的“经济杀手”斯科特自始至终像个提线木偶,总是出现在重要场景,却无实际作用;环保组织的背后似乎隐藏着大势力,却自始至终在故事中毫无存在感。

最后,故事乏味,且无意义的桥段太多。

对于一本20余万字的小说而言,本书的故事实在太单薄,并且节奏缓慢,即使在接近结尾的高潮处,也没有任何激动人心的紧凑叙事或是出人意料的反转。

开篇时环保人士在任务中因炫技意外身亡、环保组织给斯科特的“海胆外卖”、因为男主受伤而临时更换翻译、小米1的意识偷偷上传到空间站等情节,原以为是为揭开真相而留的伏笔,结果在后文中却毫无作用。

总之,作者基于现实“垃圾岛”写作呼吁环保的行为值得尊敬,但这本小说似乎被过誉了,喜欢赛博朋克的读者可以有更好的选择。

. The End .

shadow0312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读书笔记 |​《荒潮》陈楸帆

赞 (0) 打赏

评论 0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