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兵《晚清民国的学人与学风》读后感

朗读这篇文章

作者:孔鲤

我们对晚清民国时期的西学东渐是比较熟悉的,从那时起,中国的传统社会开始解体,传统文化开始被质疑,最终形成了新的文化。但是这个过程却并不顺畅,甚至还有一些「荒谬」。

首先出现的西式学校属于教会学校。教会学校的教育宗旨名为中西并重。其实在学的范围内,中西相对,中学为用,西学为体;更进一步说,学与教相对,宗教为体,中西学皆为用。教会学校的科学教育,虽然从后世看来影响不小,但从传教士的角度来说,只是无心插柳的结果,传教士自认为具有精神道德的优势,便想改造被其视为异端的中国传统文明。

但问题是,中国文化总体上是非宗教性的,作为终极关怀的信仰在一般人心中的价值主要是有用。所谓儒释道、可以同时同地供奉,心诚则灵,关键看是否有用,至于究竟属于何方神圣,反而不大在意。在这样的文化传统中,宗教神祇存在可以,独尊很难。传教士反对中国传统,没有能开辟上帝高歌猛进的坦途,倒是为全面引进西学鸣锣开道。即使是西化的维新派,也只是舍中学而就西学,很少会弃圣道而尊外教。

梁启超

然后,梁启超登场了。

这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人。从学术角度上说,几乎可以说一事无成;但从历史进程来看,他所钻研的几乎每样学术最后都反过来推进了中国文化的变革。原因也很简单,梁启超是一个非常喜欢附会的人,往往拿到一个新理论便会将它套进旧理论中。

当中国经过抗拒西潮的节节败退后,不仅中西乾坤颠倒,而且已进入转由东学学习西学的阶段。于是「哲学」一词便舶来了。西方哲学的概念能否对应中国固有学问,变成了困扰在当时几乎所有人头上的难题。以梁启超为首,严复、章太炎、钱玄同、王国维、钱穆、胡适等相继登场,好不热闹。

然而,近代学人所致力的,果然徒劳无功。不仅无助于国人乃至世界进一步理解古人本意,反而强古人以就我,陷入越有条理系统,去事实真相越远的尴尬。自此而后,无论是孔丘,还是朱熹、王阳明,都在不断被建构的历史中再次被重新建构,然后被推倒。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桑兵《晚清民国的学人与学风》读后感

赞 (0) 打赏

评论 0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