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情思

朗读这篇文章

音乐可能是人一生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至少对我来说,是这样的。

很小时候,就听邻居说,我的母亲在大队的宣传队剧团唱过戏,虽然当时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宣传队”,但对母亲的音乐才能着实还是充满了崇拜和好奇,即便时至今日我也没有听母亲唱过一次。

也许是受了母亲的遗传,我从小就喜欢唱,不谦虚的说,似乎也天生了一副“好嗓门”,无论是豫剧、黄梅戏,还是越剧,都能随意哼上几小段,虽不专业,但绝对可以自娱自乐。随着年龄的增长,戏曲逐渐淡出了同龄人的视野,随之而来的就是港台、内地流行音乐的黄金时代,我们的青春,正好完整地走过了它的辉煌历程,我们也成了内地乐坛一个时代最忠实的见证者。

郑智化的《水手》曾经激励着我们乘风破浪,追逐鱼跃龙门的梦想;毛宁的《涛声依旧》让我们带着朦胧的情愫跨过了青春爱意的萌芽;王菲、那英的《相约九八》让我们在激情燃烧的岁月祈盼千禧之年的到来。那个时代,没有微信,没有微博,可以记录我们的,就是那一本本书写工整、装饰精美歌词本,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歌词本绝对是我们学生时代最精致的青春手记,只可惜它随着青春的消逝,也慢慢被尘封在遥远的岁月。

伴随乐坛的不断更迭,我们也走过了青春,告别了学生时代,走上了工作岗位,成家立业、结婚生子,从当年的英气少年,也成了如今的中年大叔,虽然音乐不再常常挂在嘴上,但对于音乐的情愫却渗入了血液,成了郁闷彷徨时的一剂良药,与自己独处时的内心律动。喜欢音乐,当初可能只是一种嬉闹和好奇,后来可能是一种跟风和时尚,而今就真的成了自己生命的伙伴。
七零八零年代的人,估计都会有跟我一样的音乐启蒙历程,发端于地方戏曲,兴盛于流行音乐,而今接触的音乐更加多元了,更加方便了,刷一下抖音、拨一下快手就可以轻松切换想要的音乐,但衷爱的曲子反而没有了,大概是太过方便,抑或是音乐的基因很难再有回响和共鸣了。

人之将老,就容易怀旧。对于音乐的喜爱似乎也定格在了固有的风格和年代,享受音乐的空间也慢慢被挤压到最小的角落,这大概也是一个普通中年人挥手即将逝去的壮年时代最现实的表征。

每当身心疲累的时候,总会躲在车里默默享受一会儿音乐,甚至忘情的放声歌唱,释然了、平静了,就带着些许的满足,迈着轻松的脚步去拥抱属于自己的当下。

我爱音乐,如儿子所说,这种热爱没有变,只是慢慢老了!

作者简介:
樊战杰,河南省郑州经开区实验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音乐情思

赞 (0) 打赏

评论 0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